楊虹
摘 要: 根據(jù)多年來從事高中語文教學的經(jīng)驗,作者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好語文教學的“課前熱身”活動,有利于增強語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提高語文教學成績。
關鍵詞: 課前熱身 語文課堂 有效課堂
語文“課前熱身”活動指每堂語文課前,在教師的計劃和安排下,利用3~5分鐘時間,讓一名學生上講臺以演講、朗讀、講解等形式組織學習語文知識的活動。正如熱身運動是為了保護身體更好地進行體育活動一樣,語文“課前熱身”活動是為了讓學生展示學習能力,更好地學習和運用語文知識的語文課前準備活動。我多年來從事高中語文教學,一直堅持有序地安排好學生的“課前熱身”活動,對增強語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語文成績有很大幫助。
一、教師怎樣有效組織好語文教學的課前熱身活動
一是要有計劃、有安排,緊扣教材,形式多樣。根據(jù)高中三年來語文教學內(nèi)容及高考要求,有計劃地選擇各個學習階段的活動內(nèi)容,安排好各項活動的時間。如高一上學期,我安排兩項活動,每項活動大約兩個月,第一是“今天,我讀論語這一則”,第二項是“今天,我們一起學這兩個成語”。第二學期安排“我演講的主題是****”、“我講一副對聯(lián)”。高二安排“講一個《三國演義》中的成語故事”、“朗讀一首簡短的詩詞”,“我崇拜的一個人”,“名人名言”。高三安排“注意這三個成語的意義和用法”,“這個句子是病句”,“這件事讓我很受啟發(fā)”,“勵志名言”。
二是要有目的、有要求、有點評。教師安排一項語文“課前熱身”活動,要心中有數(shù),對每項活動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做好預設,對學生組織的這項活動有明確要求,學生講完后有簡短點評。例如:高一上學期的“今天,我們一起學這兩個成語”,我的目的是緊扣教材探究梳理中《成語·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了解成語的來源和結構,以及成語與中華文化的關系,因此活動前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是:查找并理解兩個成語,講清出它們的出處或來歷,弄明白它們的意義及用法(學生提前把意義和用法寫在黑板上),用你的講解讓同學們記住這兩個成語。到高三上學期的“注意,這三個成語的用法”,我對學生的要求是:與同學們分享你曾經(jīng)用錯的或高考題中出現(xiàn)的或者你認為同學們可能會用錯的三個成語,讓同學們記住它們的意義和用法。明確目的和要求,學生才能有方向,才能為自己組織的活動做充分準備。
三是全班參與,有序進行,并做好記錄和梳理。從高一起要求全班學生按學號依次組織好課前活動,每個同學講的內(nèi)容不能重復,每個同學要準備好一個本子做好每天的活動記錄,每一項活動完成之后我會組織學生對這項活動所講的全部內(nèi)容進行梳理總結。
二、組織語文課前熱身活動的意義
首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因為這項活動形式多樣,又是由學生上講臺組織并講解,學生關注度很高,學習積極性很高,既要總結別人講的情況,又要想想自己該怎么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利用課前幾分鐘時間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情境,集中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增強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
其次,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和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學生為了臺上的活動,必須在課前做精心準備,認真查閱資料,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在講臺上組織語文活動,將準備的知識用語言、表情和文字 展現(xiàn)在師生面前,讓同學們聽懂,長期鍛煉,有利于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綜合能力。
再次,有利于語文知識積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語文學習過程是一個知識積累過程,尤其語文基礎知識,平時的點滴積累超過教師課堂上強化性的訓練,如成語是高考中重要的基礎題,學生利用課前熱身活動每天積累3個成語,一段時間后進行梳理總結,往往掌握得比較牢固,得分很容易。
最后,有利于教學中靈活處理教材內(nèi)容,增強教學效果。
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情況安排好課前熱身活動,可以巧妙地把教材內(nèi)容學得牢固,學得扎實,增強教學效果,如成語、對聯(lián)都是教材上探究梳理的內(nèi)容,《論語》、《三國演義》都是教材要求閱讀的著作。
總之,高中語文“課前熱身”活動,計劃好、安排好,落實到位,既有利于學生學習更多語文知識,又能幫助增強教學效果,多年教學實踐中,感覺這實在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