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克納
目前全球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政策來促進經濟增長,如何向全球經濟注入新的增長動力成為我們今天主要的議題。我們應該如何走到經濟增長的道路上?
我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機恰逢全球經濟正在面臨著經濟增長疲軟的現(xiàn)實,要解決全球經濟的問題,我們應該做不同的嘗試,通過創(chuàng)新找到經濟增長之路。問題在于誰來做這些?我們的目標群體是那些人?是政府、工商界,還是工會?誰來負責創(chuàng)新?
在我看來,這一問題的解決需要政府、企業(yè)和整個社會來一同群策群力。我們看到在今天經濟發(fā)展的階段當中,當私營企業(yè)對于未來的前景感到不確定的時候,它會后退,會停止或者減少投資;與此同時,工會不但不擔憂經濟前景,反而不斷要求加工資,甚至在企業(yè)已經表示沒有錢加工資的時候他們還這樣要求;此外,社會也會希望政府能夠在這個時候竭盡所能創(chuàng)造新的增長,但是經濟的實力并不是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的投資不可能是無限的,完全由政府帶來新的增長是不可能的。
各行各業(yè)各個部門都需要開展對話。如果經濟沒有實現(xiàn)增長的話,所有人必須達成一個共識:政府必須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有助于企業(yè)開展投資;私營企業(yè)此時應當停止在投資方面的猶豫觀望,面對現(xiàn)實,敢于投資;同時我們需要給私營企業(yè)一個保證,讓他們相信投資并不僅僅是在經濟強勁的時候才能獲益。此外,我們要能夠說服工會,在進行談判的時候不能要價太高。我認為每一方都必須意識到形勢的嚴重性,并且達成一個共識,就是接下來應該采取怎樣的工作思路,讓各行各業(yè)都參與到創(chuàng)造增長當中來,這樣才能為經濟增長創(chuàng)造出空間。如果沒有這樣的共識,不能理解共同面臨的挑戰(zhàn),每一個部門都在打自己的算盤,就會使得增長繼續(xù)保持在疲軟的狀態(tài),而這樣的增長也絕不是包容性的。
要確保各方都作出貢獻,都出力,在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推動增長。在困難的情況下不能像過去那樣做事,每一方都必須作出一定的犧牲,勒緊褲腰帶。關于這一點一定要達成共識。有的時候我們聽到了非常清晰的表述和想法,問題在于應該由來做?如果找不到誰來做這件事,就不可能取得進展。
習主席提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即我們的工作重點何在。如果我們的重點是針對各國人民和全世界的,而不是某一個行業(yè)或者某一個部門,我們就能夠勝出,就能夠取得成功,這樣才能夠打造包容性的增長,否則在對話當中,如果把一些人、一些部門排斥出去了,就會碰到問題,這也就是為什么我認為必須要大力鼓勵包容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