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秀春
(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 福建龍巖 364000)
?
幼兒文學與幼兒心智發(fā)展關系探索
彭秀春
(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 福建龍巖364000)
幼兒時期幼兒心理和智力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抓好幼兒的教育工作對幼兒的成長意義重大。幼兒文學在一定程度上對幼兒心智的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選擇合適的幼兒文學作品,一方面,符合孩子大腦智力和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另一方面,可以取得良好的早期教育效果。幼兒心智發(fā)展具有一定特殊性,為了使幼兒文學教育得到更好地提升,需要將幼兒文學和幼兒心智發(fā)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進行進一步地闡述和分析,這對我國幼兒教育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幼兒文學;心智發(fā)展;幼兒教育
PDF獲?。?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7.013
幼兒文學具有一定的引導性和目的性,看似簡單的文學作品中卻包含了各種情感和智慧,它用自己多姿多彩的美學形態(tài)和內容引領孩子探索人生的奧秘和真諦,凈化孩子的心靈和情感,教會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給孩子帶來無窮的樂趣。幼兒文學是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它在學前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夠使幼兒學習興趣和行為習慣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是促進幼兒心智發(fā)展的有效途徑。為此,從幼兒學前教育的改革出發(fā),將幼兒文學與幼兒心智發(fā)展相結合,發(fā)揮幼兒文學的優(yōu)勢,促進學前教育邁向新高度。
幼兒的心智組成成分和成人基本相同,主要是情感、知覺和思維等在內的精神活動。幼兒的認知水平較低,思維活躍程度也有限,情感價值觀的意識相對薄弱,所以,在整體表現(xiàn)上,幼兒與成人存在較大差異。幼兒身體、心理、智力都尚未發(fā)育完全,往往還處于事物的表象階段,缺乏觀察力,看待問題缺乏思考,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較差。幼兒表現(xiàn)形式與成人的差異還有很多,大概包含以下幾點:
(一)幼兒對現(xiàn)實事物的認識和感知還在起步階段,其觀察能力有限,一般只能觀察事物的表象,深層次的觀察對于他們而言比較困難。因此,在幼兒文學的選擇上,作品應盡量著重描寫人物的外貌特征,創(chuàng)設簡單的情景,故事情節(jié)不要太復雜,避免過多的心理活動描寫,總體要符合幼兒的心智水平。
(二)幼兒注意力的持續(xù)時間和水平非常有限,從三歲到六歲的幼兒注意力水平從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也會有所提高。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中,無意注意仍占主導地位。幼兒文學要掌握幼兒的特點,在較短的篇幅里面介紹故事內容和人物外貌特征和性格特點,故事的發(fā)展線索要清晰明了,情節(jié)要生動形象,表現(xiàn)手法要活潑,語言和篇幅不要冗長,盡量做到簡潔。
(三)對于幼兒而言,他們的記憶能力十分有限,就算大腦記住了某些內容,那也只是強制性的機械記憶,幼兒本身無法理解他所識記的內容。幼兒往往容易記住有趣的、內容生動的小故事,簡單押韻的詩歌,或者是旋律輕松的兒歌,究其緣由,是因為這些內容富有吸引力,符合幼兒的特點,能夠激起幼兒的興趣。隨著幼兒年齡增長,他們的記憶力水平會有所提高,但是,還是不及成人。他們學會了如何回憶自己學過的內容,這個時候,能回憶起來的依然是那些有趣的、生動的內容。所以,生動有趣的文學有利于幼兒記住其中的故事。
(四)思維作為心智組成的重要成分,幼兒和成人表現(xiàn)有極大的不同。幼兒思維處于事物表象階段,并不能探索深層次的意義。幼兒到了后期,各方面的能力會逐漸發(fā)展起來,判斷事物的能力會有所提高,從以個人為中心轉變?yōu)橐灾車鸀橹行?,從以自身的主觀臆斷轉變?yōu)榭陀^評價,從事物的表象轉變?yōu)檫壿嬕饬x。此外,幼兒對道理的理解也從充滿幻想的童話世界轉變?yōu)楝F(xiàn)實生活。因此,幼兒文學作者要了解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水平,要選取生活中的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站在幼兒的視覺以幼兒的語言來進行描寫,充分滿足幼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幼兒文學是一個整體性的概念,涵蓋多方面的內容,包括幼兒散文、兒歌、詩詞、童話、戲劇、圖畫故事等多種文學形式。本文圍繞以上幾種不同的文學形式開展幼兒文學啟蒙及文學特點分析,具體介紹如下:
(一)幼兒文學啟蒙
幼兒對文學的學習需要經歷一個啟蒙階段,語言是幼兒接觸幼兒文學的第一步。幼兒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問題,幼兒難以理解語言環(huán)境和語言結構,這也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難題之一。幼兒對語言和文字的學習表現(xiàn)出特殊的能力,不過這些能力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前提條件下,幼兒文學和“媽媽語”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媽媽語”是與嬰兒進行語言溝通的主要形式,對幼兒文學的啟蒙具有重要作用。
“媽媽語”是幼兒最早感受到的語言形式,具備幼兒發(fā)音的特點,“媽媽語”通過類似兒歌的形式來進行表達,其語句和語速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助于幼兒判斷發(fā)音和分辨各種各樣的聲音,促進幼兒心智的發(fā)展。幼兒時期接觸到的文學作品,也應該具有這種特色,幼兒文學作者盡量用帶有感情色彩的語言來進行文學描寫,始終站在與孩子的媽媽或者是其他長輩一樣的立場充滿關愛。幼兒文學在創(chuàng)作方面有別于童年文學和少年文學,應當采用孩子們可以接受的故事發(fā)展速度和情節(jié),以媽媽的口吻來進行敘述,給孩子帶來親切的體驗,選擇適合幼兒學習的文學教材才能最大程度地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和天賦。
(二)幼兒文學特點
1.滿懷關愛
滿懷關愛是幼兒文學進行創(chuàng)造的基本前提,始終要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是正在被愛著的。在孩子的世界里,不能滿足被關愛的需要,就比較難得到更一步的發(fā)展。感受到了來自多方面的關愛,孩子才能進一步的發(fā)現(xiàn)世界的奧秘。幼兒文學的特點就是要讓孩子感受到愛,關懷和呵護,讓孩子煩躁的心情得到安慰。在《小喬逃跑了》這篇作品中,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1],小喬是一只可愛的袋鼠,生活在母親的口袋里面,有一天他覺得生活的地方很臟很亂,自己又懶得去整理,后來他就出走了……這篇作品表現(xiàn)出孩子和大人一樣,喜歡舒服整潔的環(huán)境,小喬離家出走并不是合理的方式,但是揭示了人的本性。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強制的壓迫和教訓是不可行的,要用科學的教育方式來走進孩子的心靈,幫助孩子樹立優(yōu)良的品質。
2.生動有趣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僅是知覺的體驗,更要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其中。聽覺的運用,主要表現(xiàn)形式就是兒歌,兒歌的歌詞和旋律,在幼兒的腦海中留下印象,簡單的歌詞和輕快的旋律幫助他們學習語言,理解語言的意義,無論是歌詞還是旋律,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往往都能滿足這些特點。
以幼兒文學的幾種常見文學形式為例,兒歌形式多樣,不僅節(jié)奏非常歡快,還能夠讓幼兒從中獲得歡樂,極大地鍛煉了兒童的語言能力。幼兒詩歌中都塑造了不同的情境,蘊含著濃厚的兒童情趣,充滿著獨特的兒童想象力,表現(xiàn)出幼兒特有的豐富想象。幼兒的情趣、生動活潑是構成幼兒詩的兩大關鍵元素,只有將幼兒的這種本性融入到詩歌的創(chuàng)作中,才能夠勾勒出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景象,引發(fā)幼兒的共鳴,體現(xiàn)出幼兒追求快樂的本質。生動趣味是幼兒文學的關鍵所在,幼兒故事要想突出主題的鮮明性,就必須要擁有豐富的童真、趣味,讓幼兒在欣賞后能夠獲取真實的欣賞和閱讀體驗,從中體會到快樂。
3.富于情境
語言的學習要和生活息息相關。在幼兒學習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場景,如,對樹木的描寫、對媽媽的描寫以及對動物的描寫等等,這些情景描寫要是生活中經常出現(xiàn)的,選取孩子熟悉的情景,孩子就非常容易理解和感知。這樣能更好激發(fā)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幫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促進孩子身心發(fā)展。
4.想象力豐富
幼兒詩歌及幼兒童話創(chuàng)作的共同點都是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基于幼兒豐富想象力的特點使詩歌和童話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影響力。幼兒詩中使用的語言非常簡潔,篇幅較短,但正因為融入了大量的想象,才能夠使兒童在閱讀后在內心勾勒出特定意境的圖畫,感染幼兒?;谟變簩嶋H生活而創(chuàng)作的童話故事也充分運用了幼兒的幻想,迎合幼兒的心理來描述童話故事的內容,這種特有的思維及情感處理方法,使童話變得生動有趣,對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幼兒散文中也充滿了想象力,使描述的事物仿佛具有生命力一樣,讓幼兒透過散文感受到真實、靈活的形象,發(fā)散了幼兒的思維。
幼兒文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幼兒的寶貴財富。幼兒口中吟唱的兒歌、誦讀的詩句、經典的童話故事等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些內容讓幼兒對生活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學會了感受生活中美和感受真實的情感,在對內容本身的思考過程中也提升了幼兒的思維能力,促進其大腦發(fā)育,極大地滿足了孩子們的心智發(fā)展需求。
(一)幼兒文學能促進幼兒的語言潛能發(fā)展
印度的狼孩,在后天的學習當中,學習了幾年才僅會四十幾個詞匯[2],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人的身心發(fā)展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要遵循其中的順序性和階段性,錯過了發(fā)展的關鍵期學習效果大大下降,甚至是無法彌補的。所以,幼兒在語言學習時,一定要抓住幼兒期這個關鍵階段。幼兒文學中的語言是簡潔明了、富有吸引力的,幼兒文學中的故事情景充滿想象力,能夠引起孩子興趣,這些內容恰恰都是小孩子最易理解、接受的部分。所以說,幼兒文學對孩子語言能力的激發(fā)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
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主要是通過兒歌來訓練和表達。兒歌的特點節(jié)湊鮮明,韻律優(yōu)美,幼兒學和唱相對簡單,內容也容易理解,朗朗上口。朗誦兒歌主要就是為了鍛煉孩子的口語能力,幫助他們正確讀音。歌詞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訓練孩子的認知和思維能力,幫助他們進一步了解現(xiàn)實的生活情境。
(二)幼兒文學能促進幼兒的思維能力發(fā)展
幼兒時期,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范圍十分有限,隨著年齡的增長,抽象邏輯思維會開始發(fā)展,但是,發(fā)展過程是需要時間的,而不是在短時期內就能立即獲得,需要靠特殊的方法來引導。要想達到與成人相似的邏輯思維水平,就要靠幼兒文學來進行積極教育。
幼兒文學中有很多經典之作,《小蝌蚪找媽媽》就是其中典型代表,這篇文章講的是一群可愛的小蝌蚪找尋自己親生媽媽的故事[3],小蝌蚪在找尋的途中碰到了很多其他的動物,碰到了鴨子,它們就問鴨媽媽,鴨媽媽告訴他們,媽媽有著圓圓的眼睛和寬寬的嘴巴,又游了一會兒,他們碰到一條大鯉魚,他們以為大鯉魚就是他們的媽媽了,因為大鯉魚也有圓圓的眼睛和寬寬的嘴巴,然而大鯉魚告訴他們,他們的媽媽是有四條腿的動物,并不是自己;又接著游了一段時間,小蝌蚪們碰到了一只烏龜,他們以為烏龜是自己的媽媽,結果又弄錯了,烏龜告訴小蝌蚪們,他們的媽媽有著白色的肚皮,小蝌蚪又出發(fā)找媽媽了;碰到了一只大鵝,這只大鵝告訴他們,媽媽穿著碧綠的衣服,會唱歌,唱歌的聲音呱呱呱的,小蝌蚪又在水里面找了很久,最終找到了自己的媽媽。整個過程中,小蝌蚪根據其他動物的提示,都只觀察某一個方面,出現(xiàn)了好幾次錯,等到尋找的過程結束之后,小蝌蚪們終于完完全全的知道了媽媽的特點。這說明,在尋找的過程中要不斷思考,不斷改變思維方式,最好綜合自己媽媽的所有特點進行判斷,避免出現(xiàn)差錯。
(三)幼兒文學能促進幼兒的情感發(fā)展
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從不同角度去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情感的培養(yǎng)排在第一位[4]。像《白雪公主》、《青蛙王子》這類童話,描繪出了善良可愛的公主和英俊瀟灑的王子,大自然里美麗的景色,以及最終圓滿的結局,這些都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情趣,讓孩子具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和心靈。童話故事都充滿感情色彩,有親情,友情和愛情。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善良美好的,他們會遇到苦難,遭遇險境,受到惡人們的威脅,甚至是受到巫婆的詛咒,但是,他們都滿懷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受到朋友們的幫助,勇敢地戰(zhàn)斗抗爭,最終戰(zhàn)勝了一切黑暗,終于過上了幸??鞓返纳?。童話故事幫助小孩的情感發(fā)育,故事里的喜怒哀樂會牽引著孩子情感,孩子的情緒體驗會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念。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和正義感,從故事中得到啟發(fā)。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接班人。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對孩子進行教育,使其具有社會道德和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孩子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自尊自立,自信自強,明辨是非,知榮知恥。用正面的人物形象、善良品質以及圓滿的故事結局來感化孩子,使其對社會充滿希望和愛心,幫助孩子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發(fā)展最為重要的啟蒙時期,幼兒文學對幼兒成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幼兒文學教育對幼兒心智發(fā)展和思想啟蒙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5]。采用具有教育意義的優(yōu)秀幼兒文學作品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不僅能夠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孩子正確的道德價值觀,而且對孩子的后繼學習甚至終身發(fā)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1]馮帆.幼兒文學在學前教育中的作用[J].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2):17-19.
[2]甄珍.幼兒文學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性[J]. 學周刊,2014(21):107.
[3]張衛(wèi)芳. 幼兒文學作品和幼兒心智發(fā)展的關系探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8.
[4]章紅.幼兒文學與幼兒發(fā)展——幼兒師范學校幼兒文學課程的定位與構建[J].學前教育研究,2005(Z1):67-69.
[5]朱慕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138-153.
[責任編輯張雁影]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Children’s Mental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PENGXiu-chun
(Minxi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Longyan,Fujian364000,China)
Early childhood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hildren’s mental development, thus children’s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ldren’s growth. To certain extent, children’s literature contributes to Children’s mental development. Proper choice of literature works not only comply with the nature of children’s development, but may attain fruitful results as well. To improve the literary education in childr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children’s ment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explored and analyzed, which is significant to children’s education.
children’s literature; mental development; children’s education
2016-01-20
彭秀春,女,福建長汀人, 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 ,主要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幼兒文學。
■兒童學習與發(fā)展
B844:G610
A
2095-770X(2016)07-00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