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暉,陸偉成,劉偉才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qū)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528100)
?
糖尿病自身抗體檢測在成人隱匿型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
胡暉,陸偉成,劉偉才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qū)人民醫(yī)院檢驗科528100)
目的為2型糖尿病患者中成人隱匿型糖尿病(LADA)的早期診斷、病情評估及治療提供依據(jù)。方法通過免疫印跡四聯(lián)檢測試劑條對319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糖尿病自身抗體[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胰島細胞抗體(ICA)、胰島素抗體(IAA)、酪氨酸磷酸化酶自身抗體(IA-2)]檢測,同時通過生化儀對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C肽、餐后2 h C肽進行檢測,計算陽性率,并對結(jié)果進行分析。結(jié)果GAD、IA-2、IAA、ICA的陽性率分別為14.42%、4.70%、4.70%、5.33%,GAD、IA-2、IAA、ICA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為24.50%,顯著高于單一抗體檢測。自身抗體陰性組和陽性組空腹血糖、空腹C肽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 C肽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檢測血清GAD、IA-2、IAA、ICA能夠為LADA的早期診斷提供依據(jù),同時更好地進行病情評估和治療方案的調(diào)整。
糖尿病自身抗體;免疫印跡;胰島細胞功能;成人隱匿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或胰島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主要分為1型和2型糖尿病,在我國有較高的發(fā)病率,特別是以甜食為主的地區(qū)。成人隱匿型糖尿病(LADA)起病相對較晚,臨床表現(xiàn)酷似2型糖尿病,因而容易導致漏診和誤診。本研究通過對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自身抗體[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胰島細胞抗體(ICA)、胰島素抗體(IAA)、酪氨酸磷酸化酶自身抗體(IA-2)]的聯(lián)合檢測,結(jié)合相應生化指標,為臨床對LADA的早期診斷、病情評估及治療提供依據(jù)。
1.1一般資料糖尿病組為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經(jīng)臨床初診的319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76例,年齡22~86歲、平均56.9歲;女143例,年齡21~88歲、平均55.7歲。對照組為同期本院健康體檢者100例,其中男50例,年齡24~85歲、平均55.1歲;女50例,年齡22~88歲、平均56.0歲,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正常,無糖尿病家族史。
1.2儀器與試劑空腹C肽和餐后2 h C肽采用雅培I2000分析儀及原裝試劑檢測,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采用雅培C16000生化分析儀及原裝試劑檢測,GAD、IA-2、IAA、ICA采用Tenfly Blot-c免疫印跡分析儀及深圳亞輝龍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抗體譜檢測試劑盒檢測。
1.3方法采用免疫印跡法對所有研究對象的血清同時作GAD、IA-2、IAA、ICA 4項聯(lián)合檢測,同時采用生化分析儀對相應血清和靜脈血做空腹血糖、空腹C肽、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 C肽檢測。所有操作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說明書進行。
4種糖尿病自身抗體檢測結(jié)果顯示糖尿病組GAD、IA-2、IAA、ICA陽性率分別為14.42%、4.70%、4.70%、5.33%,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組GAD、IA-2、IAA、ICA4項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為24.50%,明顯高于單一抗體陽性率。自身抗體陰性組和陽性組空腹血糖、空腹C肽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 C肽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果見表1、2。
表1 4種糖尿病自身抗體檢測結(jié)果[n(%)]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與單一抗體相比,△P<0.05。
表2 自身抗體陽性組與陰性組檢測檢測結(jié)果±s)
注:自身抗體陽性組為GAD、IA-2、IAA、ICA 4聯(lián)條帶中任意條帶陽性的患者組合,自身抗體陰性組為GAD、IA-2、IAA、ICA 4聯(lián)條帶中全部條帶均陰性的患者組合。
LADA是胰島自身反應性T細胞所介導,最終導致胰島β細胞遭受免疫損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早期表現(xiàn)酷似2型糖尿病[1]。但因其本質(zhì)是1型糖尿病,體內(nèi)存在糖尿病自身免疫性抗體,通過自身抗體的檢測可以將其與2型糖尿病區(qū)別。目前,LADA的診斷依據(jù)主要是:起病年齡≥30歲、至少1種胰島自身抗體陽性、診斷后至少6個月不需胰島素治療[2]。
糖尿病自身抗體是糖尿病發(fā)病過程中胰島自身免疫損傷而產(chǎn)生的,主要包括GAD、IA-2、IAA、ICA。GAD是胰島β細胞遭受免疫破壞的一個特異性標志,也是最早出現(xiàn)的一種抗體,持續(xù)時間較長,其陽性預示著內(nèi)源性胰島素的缺乏或喪失,對成年人起病、臨床初診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診斷為LADA起著決定性作用[3-4]。ICA是唯一一個針對破壞胰島β細胞成分的特異性抗體,也是最早用來預測1型糖尿病的免疫球蛋白,其陽性預示著胰島β細胞功能的衰竭,隨著病程的延長陽性率有所減低[5]。IAA是一種能夠與胰島細胞內(nèi)多種抗原結(jié)合的混合抗體,是胰島細胞自身免疫的重要指標,在甲狀腺疾病和健康人群中均有一定的陽性率,因而不是糖尿病的特異性抗體,單純IAA陽性不能作為1型糖尿病的標志,僅表明有進展為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傾向[6]。IA-2是GAD后發(fā)現(xiàn)的又一重要胰島細胞自身免疫抗體,與胰島結(jié)合分泌相關,是胰島免疫早期成分,能反映胰島β細胞損壞而導致的早期發(fā)病,作用比GAD更具特異性,但抗體可隨著病程的延長而陽性率減低,GAD合并IA-2陽性,預示著更快的胰島β細胞功能損害[7]。
過往針對糖尿病自身抗體的檢測主要采用敏感性尚可的ELISA試劑盒,但特異性較差,非特異性反應較多,不利于臨床的診斷和治療[8],而隨著商品化免疫印跡法試劑條帶的問世,讓更多的基層醫(yī)院也能準確、及時、標準化地檢測糖尿病自身抗體,對胰島細胞抗體譜進行觀察,為臨床提供早期診斷、病情評估和治療的依據(jù)。
本次研究顯示,糖尿病組GAD、IA-2、IAA、ICA的陽性率分別為14.42%、4.7%、4.7%、5.33%,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陳美才等[9]研究的放射配體法報道相比,陽性率相當,但相對放射配體法,免疫印跡法操作更加簡單,更易于標準化,有利于基層醫(yī)院的項目開展,為臨床診斷提供更加及時的依據(jù)。熊東林等[10]也曾報道2型糖尿病組中GAD、ICA、IAA3種抗體的陽性率分別為9%、16%、11%,和本文接近但有一定的差異,可能與選擇的人群有關。在不同人群的大樣本研究中,LADA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陽性率差異較大,國外報道為4%~10%[11]。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讓聯(lián)合檢測變得更加有意義,能更好地提高檢測的敏感性,降低漏診率,免疫印跡法一個測試條帶可同時檢測多個抗體,更加省時省力,本次研究GAD、IA-2、IAA、ICA中任一條帶陽性的概率為24.50%,明顯高于單項目陽性率。
本研究還顯示糖尿病自身抗體陽性組與陰性組空腹血糖、空腹C肽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王競等[12]報道的LADA與2型糖尿病臨床特點的較一致,表明僅靠空腹血糖和空腹C肽的檢測很難在早期將LADA與2型糖尿病區(qū)分開,及早地進行糖尿病自身抗體的篩查更有利于LADA的早期診斷。同時抗體陽性組與陰性組在糖化血紅蛋白、餐后2 h C肽水平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抗體陽性組長期血糖控制不如陰性組理想,需要更加嚴密的監(jiān)控,實時監(jiān)測血糖變化,將血糖控制在合適水平,降低對人體的慢性損傷。因此,糖尿病自身抗體的檢測能更好地輔助診斷LADA,為臨床早期診斷、病情評估和治療提供依據(jù)。
[1]張利方,涂建成,劉瑩,等.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預測與診斷[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7):774-775.
[2]李翠,李麗.胰島自身抗體測定對糖尿病分型的臨床意義[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3,22(1):85-86.
[3]陳杰,胡小平.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體對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診斷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9):1252-1253.
[4]Miao D,Guyer KM,Dong F,et al.GAD65 autoantibodies detected by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assay identify high risk for type 1 diabetes[J].Diabetes,2013,62(12):4174-4178.
[5]周淑杰,李輝,高申,等.胰島素自身抗體的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分型中的診斷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1):146-147.
[6]林江,溫先勇,郭永燦.T2DM患者糖尿病自身抗體檢測及其臨床價值[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5,10(5):588-590,594.
[7]張利方,劉瑩,石莉萍,等.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實驗室診斷的臨床意義[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3,27(3):159-161.
[8]胡紀文,熊建輝,張永頂.免疫印跡試驗檢測血清胰島自身抗體的應用價值[J].重慶醫(yī)學,2013,42(20):2413-2414.
[9]陳美才,張玲,王雯娟,等.免疫印跡法與放射免疫法檢測抗谷氨酸脫羧酶抗體結(jié)果的比較[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35(22):3132-3133.
[10]熊東林,黃芬.糖尿病自身抗體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7):66-67.
[11]Pietropaolo M,Towns R,Eisenbarth GS.Humoral autoimmunity in type 1 diabetes:prediction,significance,and detection of distinct disease subtypes[J].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Med,2012,2(10):a012831.
[12]王競,孫靜,謝云,等.LADA與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特點的比較[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17(3):335-337.
10.3969/j.issn.1673-4130.2016.16.052
A
1673-4130(2016)16-2329-02
2016-02-12
201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