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梅
學校實施的“尊重—合作”教學模式倡導通過課堂上多種形式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可持續(xù)學習力。評價能力是可持續(xù)學習力中至關重要的一種能力。我在教學實踐中,通過課堂互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能力。
師生互動——指導學生學評價
評價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師每一節(jié)課細致靈動的指導,也需要學生點滴的積累。例如,在學習《月光曲》這一課時,學生在交流“貝多芬為什么給盲姑娘彈奏第一曲”這個問題時,一個學生回答道:“我記得在搜集資料時,找到貝多芬的一句名言,他說:‘我的音樂只應當為窮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這一點該是多么幸福。’他為能給盲姑娘這樣的窮人彈琴,能給他們帶來快樂而感到幸福?!甭牭綄W生這樣的回答,教師應及時跟進:“同學們,他能從大量的資料中提取出一條有價值的信息,幫助他理解課文,真是了不起!我們大家都應該像他一樣會學習?!苯處熀喍痰脑u價語中飽含著肯定和表揚,不僅給發(fā)言的學生極大的鼓舞,而且讓更多的學生明白如何搜集、提取信息。
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每一次互動都先評價他人的亮點與進步,再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議,久而久之,學生自然知道該怎樣評價他人。
生生互動——鼓勵學生敢評價
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間的相互評價是不可或缺的。同學間的互評使學生學會如何客觀地評價別人和自己取得的進步,引導學生取長補短,促進他們共同提高。例如,作文講評課上,全班共同評議《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這篇作文。我先請一位學生讀他的作文,讀完之后,大屏幕出示文章的第一段,這個學生說:“請大家評議我寫的這篇作文?!币婚_始,學生們面面相覷,不敢舉手。在我的鼓勵下,學生們開始陸續(xù)舉手。一個學生說:“我覺得文章的開頭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出媽媽平時非常愛你?!甭犕暝u議之后,被評議的同學沒做任何反應,我立刻站出來說:“這位同學評價得準確不準確?人家這樣夸獎你的作文,你是不是應該回應一下?”他笑著說:“謝謝你的評議,我會繼續(xù)努力的?!?/p>
教師此時是個傾聽者,要善于捕捉學生在互動過程中的評價語言,對精彩的評價要鼓勵表揚,對不恰當?shù)脑u價要進行引導和修正。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僅能評價別人,還要學會回應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這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種表現(xiàn)。
組組互動——培養(yǎng)學生會評價
小組間的互動評價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成小組之間的競爭,便于調動組內每個成員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中華少年》一文時,我把全班學生分為四大組開展朗讀競賽,各組練習后進行全班朗讀展示,其他組的同學進行評價。當?shù)谝唤M的同學朗讀展示后,另一組四人進行評價。學生1說:“他們能做到正確流利,但是沒把少年振興中華的決心表現(xiàn)出來。”學生2說:“我覺得他們組朗讀時聲音都比較洪亮,但是李萬金同學缺少點感情,希望你可以再練習練習?!睂W生3說:“吳桐就做到了聲音洪亮,有感情?!睂W生4說:“這組讀得最好的是黃志瑋同學,應該向他學習?!薄@種小組互評的形式,促使每一個學生認真傾聽,練習口語表達,提高評價的能力和水平。
課堂上多種形式的互動評價,讓學生成為評價活動的主體,使他們有了自由表達的機會,發(fā)揮了個性互補的優(yōu)勢。在一次次的漸進評價中,他們學會了傾聽、思索、表達,真正實現(xiàn)了共識、共享、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