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春
【摘要】對于一堂語文課,營造輕松、愉悅、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尤為重要。教師要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把“疑”和“探”的權力交給學生,把交流的機會放給學生,把理解、感悟留給學生,把寫的過程讓給學生,把信賴傳遞給學生。最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力。
【關鍵詞】課堂;還給,學生;充滿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對于一堂語文課,營造輕松、愉悅、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尤為重要。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愉快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在和諧的教學情境中快樂、自信地學習,是教師在行動上、態(tài)度上對學生的尊重、信任。我們還認為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力,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是師生共創(chuàng)奇跡、探索語文的窗口,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是引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的導火索,是學生愉悅生長的天堂。教師要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堅持“大膽放手,適時引導,通過給學生鼓勵、關注、理解,讓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快樂學習,敢于各抒己見,敢于質疑問難,在知識、能力各方面得到發(fā)展,才能讓語文課堂充滿生命力”。因此,語文教師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預習課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開端,是學生自覺運用已有知識,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過程。師指導學生預習就是要倡導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預習是上好語文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途徑。學生提前了解要學習的課文生字生詞、課文中涉及的一些知識背景,為上課掃除部分知識障礙,預習中獨自弄懂的內容,經過了積極思考,就難于遺忘。
二、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
“課堂上,教師要讓自己少說一點,留出時間給學生?!睂r間還給學生,尤其是還給學生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學習。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出問題;對問題進行思考討論,對問題的解決提出方案,對方案進行評價、并能在小組合作中交流。要敢于放手,將課堂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講解自己的做法,讓其他同學評價,教師的講解有時超越學生的心理,學生不一定掌握。只要我們敢于放手,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無論是課堂人文氣氛的營造,還是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會有很大進步。
三、把朗讀的體驗留給學生
人們都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課堂上教師要把朗讀的技巧交給學生,讓學生能流利地朗讀課文。只有多讀,才能理解課文內容和把握閱讀方法。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讀法,并讓學生帶著情感去讀,達到與作者產生共鳴,去體會文章的真實含義。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時,我讓學生采取不同方式朗讀圓明園曾經的輝煌,讀中學生了解了圓明園的建筑是古代勞動人民用智慧和汗水筑成的,有著無數奇珍異寶。再以英法聯(lián)軍肆意毀壞,放火燒毀,使之化為灰燼形成鮮明對比,學生記住了這段欺辱的歷史,增強了民族使命感。
四、把“疑”和“探”的權力交給學生
懷疑是做學問的開始,有了疑問,才會促使學生去探,才有學習求知的動力。教師要把“疑”和“探”的權力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來。讓“疑”和“探”的創(chuàng)新思想在學生的心中來去自如,讓學生處處求疑、時時求疑。在“探”中成長。
五、把交流的機會放給學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提供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小組討論,大組交流,各抒己見,使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我用“群文”教學《忠山處處埋忠骨》與《毛主席在花山》時,讓學生通過對比的方式,體會、了解偉人對待自己親人毛岸英遺體與對人民群眾的情懷,最大限度地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使學生動起來,使課堂“活”起來。同時,在充分讓學生講的過程中,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真正不易理解的難點,教師應給予提示,但不能完全包辦,做到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要和諧統(tǒng)一。
六、把理解、感悟留給學生
學生的語文能力,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感悟出來的。我在教學《忠山處處埋忠骨》一文的最后一句“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聯(lián)系、調動學生的家庭親情,指導學生感受,可以讓學生想象、討論:接到毛岸英犧牲的電報,作為父親的毛澤東在干什么,想什么,是什么態(tài)度,你見過類似的情景嗎?他為什么整天不說一句話,不吃一口飯?從中你感受到什么?教師逐步誘導,這樣激勵學生深層次的感悟,從而達到教學的效果。
七、把寫的過程讓給學生
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表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一篇課文后,學到了一些寫作方法,教師就應該抓住時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引導,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情趣,引起學生寫的熱情和愿望。讓學生動筆來寫一寫,練一練。長期以來,我每課后都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練筆??梢詫憣W習本文后的收獲和體會,也可以對文中人物評價,還可以仿寫課中人物外貌、心理、動作、神態(tài)方面的描寫。寫后讓學生交流評價,相互促進,只要堅持下去,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寫,敢于寫。
八、把信賴傳遞給學生
因為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在教學《珍珠鳥》時,讓學生明白人與動物之間都存在信賴,那么師生之間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承認,相互激勵。學生是獨立的人,有個性,有差異,教師不但要承認差異,還要張揚個性。學習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實現(xiàn)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教師應蹲下身來和孩子交流,以學生的視角去了解學生。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讓學生去獲得結論,讓學生在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下去獲取新知,讓學生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參與到學習活動的全過程,是教師最終希望孩子們學會學習語文方法。
總之,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獲取知識,學會方法。把學習的時間、權力、機會、舞臺還給學生。盡量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空間,多一次表現(xiàn)的機會,多一分成功的喜悅。課堂做到學一課,有一課收獲,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知識的積累與運用。這樣,學生才能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才能讓課堂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韓君.課堂上應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J].寧夏教育,2015(5).
[2]劉淳玉.把課堂留給學生[J].學苑教育,2011(1).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