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淑敏
摘 要:在小學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會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就是學生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并且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還能夠發(fā)現(xiàn),情感性因素占有重要的比重,表現(xiàn)的往往更加的明顯和強烈。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注重情感教學,科學合理利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情感因素,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情感教學也是新課標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情感教育的作用以及怎樣有效開展,旨在能夠幫助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關鍵詞:情感教學 小學語文 漫談
前言
當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材與學生實際情況的匹配度還是很高的,經(jīng)過專家學者精心編選的語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很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學生所學習的每篇文章都能夠稱得上是情感的載體,每段文字之間都承載著作者的情懷,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愛意,也包含了人間情感的冷暖。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對于這些情感有一定的了解。想要真正學好語文,熟練掌握語文知識,就需要學生真正地感悟作者的情感。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也包含了教會學生語文知識,完善其情感,使其情操得到一定程度的陶冶。[1]
一、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情感教育的作用
1.調(diào)節(jié)情緒,穩(wěn)定學生的情感
小學生所處于的年齡決定了其具有非常豐富的情感,對于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但是由于缺少社會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導致學生缺少自我情感控制能力,不能夠深刻地認識問題,內(nèi)心情感非常容易外露正是小學生情感世界不夠成熟的標志。新課標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引導,使其能夠很好地理解其中的情感,這樣能夠很好地調(diào)節(jié)學生的情感控制能力,使學生的情感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同時對于提高學生的情商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2]
2.陶冶情操,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可以說,滲透情感的過程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由于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nèi)容相對來說比較豐富,有很多富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所以,通過教師的細致講解,能夠使小學生從學習中領悟到更加豐富的情感和思想。這樣對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思想和積極地情感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小學生年齡小,心智發(fā)展不夠成熟,所以學生在缺少社會經(jīng)驗的時候,就會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夠正確判斷是非。通過對教材中的課文進行深入的講解,對作者的情感進行感悟和思考,對學生會有重要的啟發(fā)作用,同時能夠有效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凈化心靈,優(yōu)化學生的情感
相對來說,小學生的情感世界比較簡單,小學生的思維還不夠成熟,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尤其是一些不良的思想。這就需要使學生長期處于健康的思想中,通過健康的情感環(huán)境,有效增強學生的情感自制力,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自覺抵制不良思想誘惑的能力。通過對于教科書中豐富多彩的教學內(nèi)容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這樣就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凈化心靈,優(yōu)化學生的情感。
二、開展基于情感教學的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
1.打造師友心態(tài),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生眼里,無論是教學還是生活,教師始終處于高大的形象之中,所以學生對教師采取的方式更多的是敬而遠之。同時,教師會認為學生還處于小學階段,對學生的情感、想法采取不重視的做法,尤其是一些小的細節(jié)。這樣就會使學生與教師之間出現(xiàn)隔閡,最終影響交流,情感教學也就無從談起。所以,想要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開展情感教學,需要教師積極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夠把自己當成朋友,同時,學生也要主動接近教師,注重獲取語文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很好地保證語文教學的效率。
2.精心備課,找準情感教學的重點
對于小學生來說,準確地把握一篇文章的重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仔細研究,準確把握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情感教育,需要教師能夠把情感教育貫徹教學的始終,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從而更加有效地感化學生。例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時候,教師應該在備課的時候僅僅抓住其中的情感點,然后引導學生理解其中的感情,從而開展有效的情感教學,并且能夠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3]
3.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造情感教學的情境
針對小學生直觀思維能夠比較強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課文需要的情境,使學生的情感受到這種情緒的影響,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例如,在學習《夏夜多美》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出夏夜的美景,通過美景的情感來感化學生。同樣,在學習《難忘的潑水節(jié)》的時候,因為許多學生沒有機會親自到現(xiàn)場觀看潑水節(jié)的情形,所以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潑水節(jié)的場面,讓學生視覺上受到一定的沖擊,從而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4.注重真實情感的交流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取的內(nèi)容基本上都是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內(nèi)容豐富情感真實。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可以很好地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例如在學習《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文中講解的道理,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使學生受到一定的啟發(fā)。通過這樣真實的情感交流,對學生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既幫助了學生的語文學習,同時對于學生的生活實踐也是一種很好的指引。[4]
結(jié)語
綜上所述,相對于其他階段的學生來說,小學生處于一個情感比較獨特的群體之中,他們體驗情感和表達情感的方式都會有所不同。小學語文教學既要注重教授學生語文知識,同時還需要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領悟語文教學的中情感,體會其中的真、善、美。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能夠認真研究教材,注重對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通過講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情感教育。通過情感教學來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使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理解教材中的內(nèi)容,從而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呂月青. 關于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2,02:119-121.
[2]劉健. 淺談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 中國校外教育,2012,28:45.
[3]周紅英. 小學語文情感體驗式教學談[J]. 基礎教育研究,2009,12:30-31.
[4]季延濤. 關于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的一些思考[J]. 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0,0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