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華,陳 哲
(1.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天津 300151;2.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北京 100020)
?
消癌平注射液聯合吉非替尼對肺癌患者Ki67及p53蛋白表達的影響
王雪華1,陳哲2
(1.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天津 300151;2.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北京 100020)
目的探討消癌平注射液聯合吉非替尼治療肺癌的近期療效及其對肺癌組織中Ki67與p53蛋白表達的影響。方法116例肺癌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觀察組59例給予消癌平注射液聯合吉非替尼進行治療;對照組57例單純給予吉非替尼治療。治療28 d后評定療效,于治療前后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測定2組肺癌組織中Ki67、p53蛋白表達水平。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治療后,觀察組組織中Ki67陽性表達率低于對照組,p53陽性表達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消癌平注射液聯合吉非替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效果顯著,能夠調控肺癌患者Ki67及p53蛋白表達,有效抑制癌細胞浸潤及轉移。
肺癌;消癌平注射液;吉非替尼;Ki67;p53
肺癌是世界范圍內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些年來該病的發(fā)病率與病死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對人類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在我國,因肺癌死亡人數約占常見惡性腫瘤致死人數的22.7%[1],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預測,至2025年,我國肺癌患者將達到100萬[2]。臨床上非小細胞肺癌最為常見,占肺癌總數的85%[3]。目前,靶向藥物是晚期肺癌治療的發(fā)展方向,吉非替尼是一種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研究顯示吉非替尼化療能夠明顯延長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4]。但是,該藥物毒副反應較大,部分患者耐受性較差。中醫(yī)藥在腫瘤治療方面具有減毒增效的優(yōu)勢,有研究表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中晚期肺癌效果顯著[5]。消癌平注射液是中藥通關藤的提取液,臨床上主要用于肺癌、胃癌、白血病等惡性腫瘤的治療。研究表明消癌平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可有效降低不良反應[6]。核增殖抗原Ki67能準確反映腫瘤細胞的增殖活性,與腫瘤的發(fā)展、轉移及預后有關[7];p53基因參與調控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周期過程[8],p53表達使腫瘤細胞發(fā)生不可逆凋亡,與腫瘤的發(fā)生高度相關。目前,關于消癌平注射液與吉非替尼聯用治療肺癌的近期療效及其對肺癌患者組織中Ki67與p53蛋白表達影響的研究較少,本研究對此進行了探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及北京朝陽醫(yī)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16例,均符合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指南(第1版)中關于肺癌的診斷標準[9]。其中男70例,女46例,年齡36~81(59.5±10.6)歲。均無化療禁忌證,年齡>18歲;痰液細胞學檢查發(fā)現癌細胞,并經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MRI以及CT證實為肺癌;支氣管鏡檢查證實腫瘤病灶以及位置。排除有藥物過敏史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風濕免疫性疾病嚴重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嚴重心肝腎等多臟器功能障礙或衰竭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癲癇等神經系統(tǒng)疾病者;治療后無法獲取病理樣本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肺癌患者分為觀察組59例和對照組57例,2組性別、年齡、病理類型、臨床分期、病灶部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1.2治療方法觀察組給予消癌平注射液聯合吉非替尼治療:消癌平注射液(南京圣和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80 mL靜脈滴注,每天1次;吉非替尼(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250 mg口服,每天1次,28 d為1個治療周期。對照組單純給予吉非替尼(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口服,250 mg/d,每天1次,28 d為1個治療周期。
1.3觀察指標
1.3.1臨床療效根據CT、MRI掃描觀察治療前后病灶大小變化及強化程度,按照RECIST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10]評定療效,治療效果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進展(PD),總有效=CR+PR,疾病控制=CR+PR+SD。
1.3.2Ki67、p53蛋白陽性表達率Ki67、p53單克隆抗體購自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fā)公司,超敏SP試劑盒購自北京中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取所有肺癌病例肺癌組織石蠟切片,10%甲醛溶液固定,4 μm切片,二甲苯浸泡15 min,95%乙醇、85%乙醇、75%乙醇中各浸泡5 min,流水沖洗5 min,微波高溫修復抗原10 min,自然冷卻至室溫,蒸餾水洗滌,3%過氧化氫溶液封閉,滴加一抗,4 ℃下過夜,升至室溫,滴加二抗,室溫下孵育20 min,PBS液沖洗,滴加DAB顯色,37 ℃下孵育30 min,PBS液沖洗,蘇木素復染,脫水透明樹脂膠封片,觀察并記錄染色情況。Ki67及p53蛋白以細胞核呈棕黃色顆粒染色為陽性表達,陽性細胞數<10%為陰性(-),10%~25%為弱陽性(+),26%~50%為陽性(),>50%為強陽性()。
2.12組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效果比較 例(%)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2組治療前后組織中Ki67蛋白表達情況比較治療前,2組Ki67蛋白陽性表達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Ki67蛋白陽性表達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組織中Ki67蛋白表達情況比較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2組治療前后組織中p53蛋白表達情況比較2組治療前組織中p53蛋白陽性表達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53蛋白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后組織中p53蛋白表達情況比較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肺癌是一種發(fā)病率與病死率均很高的惡性腫瘤,統(tǒng)計數據表明,世界范圍內新發(fā)生癌癥中有12%為肺癌患者,每年新增肺癌人數已經超過130萬[11]。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方式的轉變及吸煙人數的增長,我國肺癌的發(fā)病率亦有明顯增高的趨勢。臨床上多數肺癌患者在確診時已經進展為晚期,傳統(tǒng)的放療和化療治療方案特異性差,藥物毒副作用嚴重,對肺癌患者的正常細胞組織造成明顯損害,有數據表明鉑類藥物化療5年內生存率低于15%[12]。伴隨著現代醫(yī)學科學的發(fā)展,放化療技術不斷進步,然而,中晚期肺癌患者的長期生存率依然無法得到明顯提高。因此,臨床上迫切需要尋找新的有效治療措施。
肺癌具有許多突變的基因亞型,因此臨床上靶向治療相關的基因逐漸成為學界研究的熱點。特異性較高的分子靶點藥物能夠有效延長肺癌患者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對正常組織細胞的毒副作用。目前一些小分子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已應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并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該酶常見于表達上皮來源的實體瘤,通過抑制該受體酪氨酸激酶活性作用,達到阻礙腫瘤的生長,預防癌細胞轉移以及血管生成,加速腫瘤細胞凋亡進程的目的[13]。吉非替尼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藥物,具有抑制多種腫瘤細胞株生長的作用,能夠加速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及腫瘤細胞浸潤與轉移,增強放化療效果。醫(yī)學臨床研究表明,吉非替尼能夠快速改善漿膜腔積液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14]。
腫瘤防治方面,中醫(yī)藥的減毒增效作用具有巨大的優(yōu)勢。消癌平注射液來源于中藥通關藤的提取液,具有清熱解毒、化痰軟堅的功效,可以發(fā)揮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促進腫瘤細胞凋亡,誘導腫瘤細胞分化以及抗腫瘤血管生成等諸多作用。方歡等[15]應用消癌平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結果表明消癌平具有化療減毒作用,明顯減少了重度白細胞、紅細胞及血小板降低的發(fā)生,同時也顯著降低了重度惡心嘔吐的發(fā)生;楊宏等[16]應用消癌平注射液聯合NP方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結果顯示治療組緩解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在改善生活質量、減輕消化道反應及骨髓抑制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顯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中晚期肺癌的巨大優(yōu)勢。
Ki67是一種核增殖蛋白,在病理免疫組化中用于提示細胞增殖的活躍程度。Ki67蛋白參與mRNA的轉錄,其活性降低時,mRNA合成受限,在細胞增殖各期均可見表達。Ki67能夠客觀反映腫瘤細胞的增殖情況,可以作為影響預后的因素[17]。Ki67的過度表達誘發(fā)細胞無限增殖,從而引發(fā)腫瘤,Ki67表達水平高提示腫瘤分化程度高,浸潤增加,轉移部位增多,預后差;反之,則提示腫瘤分化程度低,浸潤以及轉移較少,預后良好。
p53是一種腫瘤抑制基因,參與調控細胞的增殖與分化。p53蛋白具有調節(jié)細胞周期以及預防細胞癌變的雙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p53蛋白維持基因組的穩(wěn)定性,防止腫瘤細胞突變轉移。研究表明,p53蛋白具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與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預后關系密切,p53陽性表達化療療效明顯低于陰性表達者[1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Ki67陽性表達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53陽性表達率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消癌平注射液聯合吉非替尼治療可以顯著降低肺癌患者組織中Ki67蛋白的表達水平,同時提高p53蛋白的表達水平,二者合用,對肺癌的發(fā)生及發(fā)展有重要影響。該方案能夠有效抑制肺癌細胞的浸潤與轉移,有利于改善臨床療效與預后。但是,由于時間受限,本研究亦存在不足之處,例如該方案的遠期療效,以及該方法以何種機制參與調控肺癌組織中Ki67、p53蛋白的表達過程尚未在本研究中進行闡述,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張龍,蔣迎九.PTEN與肺癌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5,44(21):3002-3004
[2]王洵,白春學.棘皮動物微管相關蛋白4-間變型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在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中的作用[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1,34(3):207-209
[3]李樹君,王玉強,喬欽增,等.中藥益氣養(yǎng)肺方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1):90-91
[4]王孟昭,李龍蕓,王淑蘭,等.吉非替尼單藥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與安全性[J].中華內科雜志,2008,30(4):291-295
[5]楊洋,楊得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12):1445-1446
[6]梅朝蓉,王懇,雷娜,等.消癌平注射液聯合TP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5,24(11):1531-1533
[7]Gioacchini FM,Alicandri-Ciufelli M,Magliulo G,et al.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Ki-67 expression in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2015,272(7):1-8
[8]Li KL,Kang J,Zhang P,et al.Efficacy of recombinant adenoviral human p53 gene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mediated pleural effusion[J].Oncol Lett,2015,9(5):2193-2198
[9]Ettinger DS,Wood DE,Akerley W,et al.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ersion 1.2015[J].JUCCN,2014,12(12):1738-1761
[10] 楊學寧,吳一龍.實體瘤治療療效評價標準-RECIST[J].循證醫(yī)學,2004,4(2):85-90
[11] Engels EA.Inflam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lung cancer: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J].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2008,8(4):605-615
[12] 宋鑫明,楊宇.ERCC1對非小細胞肺癌鉑類化療療效的影響及意義[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12):2278-2279
[13] 許陽,陳良安,田慶,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肺癌雜志,2010,13(1):48-53
[14] 馬保慶,張春珍,曾啟勝.吉非替尼治療漿膜腔積液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22(5):571-573
[15] 方歡,王靜,潘春峰,等.消癌平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3,13(2):165-168
[16] 楊宏,呂爽,王玨,等.消癌平注射液聯合NP方案治療晚期NSCLC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8):64-65
[17] 王莉,潘艷東,鄧輝.PET標準化攝取值與腫瘤增殖核抗原Ki67及PCNA表達關系的研究[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6,25(1):17-19
[18] 余輝,吳一龍,戎鐵華,等.非小細胞肺癌組織中p53蛋白的表達對預后以及術后化放療療效的影響[J].腫瘤研究與臨床,2006,18(1):16-18
10.3969/j.issn.1008-8849.2016.24.022
R734.2
B
1008-8849(2016)24-2683-03
201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