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智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開國氣象可謂壯觀,他橫掃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而一向高傲的秦始皇必定要令自己的陵寢氣勢恢宏,空前絕后。
今天,當人們面對驪山秦始皇陵這座巍峨的帝王之墓時,不禁要對它的奇特走向感到疑惑:為什么秦始皇陵會坐西朝東呢?這與后世的普遍方位坐北朝南顯然大相徑庭,這其中有什么奧秘呢?
在常識中,我們都知道房屋等建筑坐北朝南是漢民族的習俗。中國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和低緯度地區(qū),所以房屋朝南可以冬暖夏涼,并有最好的光照條件。不僅如此,中國的政治文化也有“南面”的特征。帝王的統(tǒng)治之術被稱為“南面之術”;《易經(jīng)》說“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古代天子、諸侯、卿大夫及州府官員等升堂聽政都是坐北向南,因此中國歷代的都城、皇宮、州縣官府衙署都是南向的。
《史記》有云,秦始皇生前為求長生不老,派方士徐福尋覓蓬萊仙境,還多次巡游。他東至碣石, 南達會稽,留下了許多石刻??上旄R蝗ヨ脽o音訊,使得秦始皇的美好愿望破滅了。于是,有人認為,秦始皇生前無法求得長生之藥,只好死后面朝東方,以求得到神仙引渡。因此,秦始皇在生前就下令讓秦陵坐西朝東了。
也有人持不同的解釋,這種解釋更具有歷史的客觀真實性。由于秦始皇的大半生都在為征服東方六國、統(tǒng)一天下而奮斗,所以,當初建陵墓時,就已經(jīng)彰顯出自己征服東方六國的決心,大有不滅六國不回頭的志向。統(tǒng)一后,更為了讓自己死后仍能注視著東方,以防天下動搖,秦始皇就下令修建坐西朝東的陵墓,顯示出千古一帝的堅定和毅力。
這些解釋似乎都有點道理,但又都讓人覺得有點牽強附會。有些民俗歷史學家認為,秦始皇陵坐西朝東的朝向與秦國當時的風俗有關。根據(jù)有關文獻記載,當時從皇帝、諸侯到上將軍,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朝東。那么,秦陵的坐西朝東也是符合這種“尊位”風俗的。從考古學的資料來看,陜西境內已發(fā)掘的917座秦墓中,絕大部分都是東西向。秦穆公陵園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東方,而且,越是早期的陵墓,就表現(xiàn)得越明顯、徹底。
看來,大量證據(jù)表明,秦人確實存在著與東部地區(qū)不同的葬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