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燕
【摘 要】 中國少年先鋒隊是基于廣大兒童建立的具有積極引導作用的組織,而主題教育活動一直是發(fā)揚少先隊風范、培養(yǎng)孩子們思想品德和實踐能力的必備活動。針對新形勢下對少先隊主題教育活動提出的新要求和傳統(tǒng)主題教育活動的弊端,結(jié)合實際操作經(jīng)驗與切身觀察所得,探討新時期少先隊主題教育活動的建設理念,是文章為之探究的重點內(nèi)容。
【關 鍵 詞】 新時期;少先隊;主題教育;理念
少先隊的全稱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其是由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具體操作、組織的以兒童和青少年成員為主的群眾組織,少先隊主要的建設理念是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接班人,加入少先隊不僅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責任。[1]隨著黨的十八大的召開和《少先隊輔導員工作綱要(試行)》的具體實行,給眼下的少先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采用更優(yōu)良的少先隊主題活動來培養(yǎng)品德高尚、集體榮譽感強、毅力堅韌的少先隊員,少先隊主題教育活動需要遵循何種原則與建設理念,是每個少先隊組織者需要著力思考的問題。
一、少先隊主題教育活動的現(xiàn)狀
(一)針對性和教育性的缺失
有價值和有教育意義的少先隊主題活動是對于活動開展的最基本要求,少先隊輔導員只有在了解孩子們情況的前提下做出準確的判斷后采用合適的活動內(nèi)容及方式,才能達到一定的教育意義,否則便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
活動的“針對性”主要是指針對孩子們的所需和所想,切實從孩子們的心理層面出發(fā),輔導員們需要在平日的工作中多和孩子們交流,以挖掘他們內(nèi)心深處對于某些活動的熱愛和興趣,而后在條件允許下進行開展;而“教育性”主要強調(diào)的是活動的內(nèi)容,是否能夠達到使得孩子們獲得心理和身體教育的目的。首先,主題活動絕不能采取“純理論”的講授形式,需要有一定的實踐探究活動,讓學生們通過自身的行動來獲取真知實踐;其次,活動的內(nèi)容不能超越孩子們可以接受的范圍,且盡量以正面教育為主,以培養(yǎng)他們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2]
(二)形式大于內(nèi)容,忽略時效性
筆者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小學都會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一系列的少先隊活動,無論是活動的形式還是內(nèi)容都是較為廣泛的,但從實質(zhì)意義來看,許多少先隊活動都是流于形式和缺乏時效性的,無法達到鍛煉孩子們身心的目的。
首先是在形式多樣的前提下,一些少先隊輔導員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接受程度與范圍,過多且泛濫的活動形式會讓孩子們產(chǎn)生較重的心理壓力,容易將原本開心、有趣的集體活動變成一種心理上的負擔與任務;其次是部分學校開展的少先隊活動只是為了應付檢查,活動僅僅是為了走過場,缺乏應有的效果。這樣的現(xiàn)實情況必然導致主題活動的時效性低下。
(三)活動中的“片面化”問題嚴重
優(yōu)良有益的少先隊活動應該是在少先隊輔導員的帶領下開展的由全體少先隊員集體參與的探究性實踐活動,而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兩種不同表現(xiàn)的“片面化”現(xiàn)象。
其一是輔導員完全或大部分放棄了自己輔導的義務,而基本采取由隊員們自主活動的形式開展主題活動,采取此種形式固然尊重了學生們的主體性,但基于小學生們心智和心理仍不健全的特征,自由散漫式的活動方式顯然是不成功的,從本質(zhì)上說,主題活動是在理論指導后的通過具體的操作實踐來完成的具有綜合性特征的活動,輔導員則需要在其中擔當領導者、輔助者抑或支持者的身份,完全由小學生們自己組織并參與,是無法達到活動的有效目的生成的。[3]其次是在活動過程中過分突出一兩個學生們的主體性,缺乏了集體性的概念與認知,對于少先隊員們集體榮譽感的培育是主體教育活動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在活動過程中也應充分尊重每位少先隊員參與活動的熱情與信心,一旦過分突出某一兩位學生的地位或身份,則難免會導致其他沒有被照顧到情緒的學生們的積極性降低,繼而導致主題活動教育的片面性。
二、新時期少先隊主題教育活動建設的理念與具體措施
(一)活動開展需要“理念先行”
針對主題活動應該具備的特征而言,輔導員應該在活動過程中注意“教”和“學”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需要由先前的重“教”轉(zhuǎn)為重“學”,強調(diào)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其次,針對主題活動應有的價值來說,應將活動的重點放在過程上而不是結(jié)果上,活動本身強調(diào)的是學生們的參與和實踐,在自主參與中領悟活動的價值,增強實踐能力;與此同時,輔導員需要注重自身身份的有效轉(zhuǎn)移,不能將身份定位于教師或類似于教師身份之上,而更多的需要將身份定位于指導者和輔助者上,以在活動中給學生們正確的引導與教育;最后則是活動的形式或內(nèi)容需要有效和多樣,在滿足預設目標的前提下,盡量采取迎合學生們興趣或愛好的活動方式來進行開展,以達到活動有效性的最終目的。
(二)活動的設計應淺顯易懂
與活動的形式可以豐富多樣相對應的是,對于主題活動的設計需要淺顯易懂,因為活動參與的主體是未成年的小學生們,活動的主題設計需要符合他們的心理承受度與接受能力。輔導員在設計活動時,要盡量減小思想道德知識的坡度,以便于隊員們能夠通過活動來較為輕松地接受。如果活動設計的主題太深奧難懂,則會在一定程度上挫敗學生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以開展“文明禮儀”為主題的活動來看,輔導員可先聯(lián)系生活實際向隊員們講述社會生活中擁有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再在隊員們之間開展與文明禮儀有關的活動,以加深他們對于此項內(nèi)容的認知度,如在“手拉手”一起游戲的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后,引導他們互相道謝等。
(三)主題活動應貼近生活實際
孩子們的認知和感知能力具有趨熟性,他們能較為輕松地接受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帶給自己的影響或干預,而與生活實際相去甚遠的事物則很難被他們所理解,因此,在設計主題活動時,需要和學生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用學生們“已知”的事物進行活動的設計是不錯的方法。以開展“誠信”為主題的活動設計來看,教師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小故事來為大家講述擁有誠信的重要性,而后再讓學生們進行自我感悟,可以問這樣的問題:大家平時在家里面有沒有撒過謊?撒謊之后受到過什么懲罰嗎?這種“回憶式”的引導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們對于主題的認識,強化活動的效果。
(四)主題活動要以“小”為主
平時我們在進行少先隊的主題活動建設時,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非常大而且寬泛的主題,如類似于“珍愛生命”“追尋理想”這樣的主題,這種大范圍的寬泛的主題對于認知能力還不是很高的小學生們來說,接受起來會較為困難,在具體的活動設計環(huán)節(jié)時,輔導員需要將這些大的主題細化,可以分成若干小點,也可以將其和現(xiàn)實生活做緊密聯(lián)系,不求學生們?nèi)坷斫馀c掌握,但求學生們能夠知道其中的某些重點內(nèi)容即可。
以“珍愛生命”這一活動主題來說,輔導員可將其細化成在生活中我們應如何盡量規(guī)避可能存在的危險,如可以向?qū)W生們講述和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內(nèi)容,如:夏季不可在沒有大人陪伴的情況下下河游泳,上學、放學路上應注意交通安全,集體游戲環(huán)節(jié)時注意自我保護和不要誤傷他人等。這種將主題細化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們較為輕松地接受,更可以切實地落入到他們的實際生活中,對于他們的健康成長是有益無害的。
最后再需要明確一點的是,和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建立“生本課堂”教學模式的要求相類似的是,在開展少先隊主題活動時,也需要在了解學生們興趣愛好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他們的意愿,在符合預設主題目標要求的前提下,盡量用新穎的活動形式來達到主題目標的有效生成。[4]
假如主題是少先隊活動的靈魂,那么其形式就是附在靈魂表面上光鮮的外殼,但絕不能“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在不斷開展的少先隊主題活動中,除了不拘泥于某一兩項單純的活動外,輔導員還需要在活動開展之時注意觀察學生們的動態(tài)與表現(xiàn),也可以適時適當?shù)貙W生們的行為進行簡要的記錄,采集必要的信息,為下次的活動開展提供有益的準備與材料。
【參考文獻】
[1] 蔡蓓蓓. 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的現(xiàn)狀與思考[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
[2] 何小平,朱君梅. 如何策劃少先隊主題教育活動[J]. 少先隊活動,2012:12.
[3] 陸非文. 群育——少先隊活動教育的重要理念[J]. 學科群建設,2013:45.
[4] 陳德杰. 淺談新時期少先隊文化建設[J]. 青少年日記,201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