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龍
【摘要】教育教學旨在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并非所有學生都是好學生、“乖”學生,現(xiàn)實中往往存在著一部分“問題學生”。問題學生是指那些與同年齡段學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會、學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響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進的因素,從而導致在思想、認識、心理、行為、學習等方面偏離常態(tài),需要在他人幫助下才能解決問題的學生。面對這部分學生,教師應該多加教育與引導,使其得以轉(zhuǎn)化。為此,本文從問題學生的類型入手,對不同問題學生的教育與引導策略展開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問題學生 教育引導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178-02
引言
教育管理的難度不在于普通學生層面,而在于如何在常規(guī)管理的基礎上,更好地教育與引導某些方面存在問題的學生,這些學生存在問題,勢必要更多地得到關注與特殊引導,教師要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和特殊引導,才能促其有所提升,健康成長。
一、問題學生的類型
問題學生不僅僅是學習方面存在問題的學生,還包括紀律方面存在問題以及心理方面存在問題的學生。在此,我們根據(jù)學生存在問題的不同層面將其分為不同類型。
1.紀律問題生
學校和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是規(guī)范學生行為的一種強制性的力量,如果學生能夠自覺遵守學校和課堂紀律,既有助于學校和班級的管理工作,也能使他們在課堂上高效地學習知識,而且對學生良好思想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也有幫助。但是,在各級學校、各個班級中都有紀律問題生,而且這類學生在問題生中所占的比例較大,這部分學生智力正常,個性突出、膽子較大,有的甚至非常聰明,但是他們自制力和自我約束力很差,缺乏紀律意識和良好的習慣,學習上自由散漫,經(jīng)常在課堂上吵鬧、大聲喧嘩,這些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不但擾亂了課堂秩序,還影響了其他學生,也會妨礙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2.學習問題生
所謂學習問題生,就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種種問題的學生。當然,學習問題生并非只有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還包括學習能力差、學習興趣低、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他們由于種種原因,知識接受起來比較慢,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存在諸多知識漏洞,令教師感到十分棘手。
3.心理問題生
每個學生都有可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有的學生自卑,有的學生自負,有的學生缺乏安全感……但并非有心理問題就是問題學生,我們不能將所有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都扣上“心理問題生”的帽子。這里所說的心理問題生,主要是指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所謂心理問題嚴重,其評判標準是由于該心理問題,學生的學習、生活都面臨著困難。比如,有的學生自卑,自卑到不敢與人交往的程度,這就是心理問題生,尤其需要加以重視,并給予及時、有效的教育和引導。
二、不同問題生的教育與引導策略
對待不同類型的問題生,教師應該從不同角度入手加以教育和引導。
1.紀律問題生教育與引導策略
紀律是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保證,也是構建良好的校風和學風的保證,班級紀律關系到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而且關系到學??己税嗉壍臉s譽,因此,引導和教育紀律問題學生,教師可以從班級紀律的制定入手,用規(guī)章制度、管理條例來幫助這類問題學生提高自我約束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設定班級管理目標。教師應當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與學生共同擬定一份班級計劃,以構建良好的學風、班風為宗旨,設定合理的、恰當?shù)陌嗉壈l(fā)展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努力的方向,紀律問題學生也會在團結協(xié)作的氛圍中自覺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其次,師生共同制定課堂紀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題,因此,教師應當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班規(guī)的制定中來,在班級會議上與學生一起商定具體的課堂紀律和規(guī)則,這樣,能夠使學生體會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而且由于是學生自己制定的班規(guī),他們會自覺遵守,紀律問題學生也容易接受由自己參與制定課堂規(guī)則。當然,對于學生提出的一些不合理、不科學的班級規(guī)則,教師要及時引導和糾正,通過良好的的班風、班紀來教育和引導紀律問題學生。
2.學習問題生教育與引導策略
對待學習問題生,教師需要加強輔導,針對不同問題來采取不同的對策。在進行教育引導時,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夯實基礎,加強輔導。
(1)夯實基礎
學習問題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困生,學困生無論是什么原因形成的,無論是哪方面存在問題,都可以歸結為一個原因——學習基礎薄弱。所以,對待學習問題生,教師就需要從夯實基礎入手。比如,一名學生數(shù)學成績從未及格,這說明該生數(shù)學基礎薄弱,知識漏洞較多,要想對其進行轉(zhuǎn)化,就必須要在基礎方面入手,一點一點修補其知識漏洞,夯實其數(shù)學基礎,穩(wěn)中求進。
(2)加強輔導
對待學習問題生,不能像對待優(yōu)等生一樣“放心”,因為學習問題生在學習方面自覺性較差,加之基礎薄弱,所以興趣也會較薄弱。為此,教師需要對其加強輔導,利用課外時間來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之處,幫助學生認識到應該努力的方向。在教師的輔導與關注之下,學生能夠更有信心和勇氣克服困難,實現(xiàn)自身的突破。
3.心理問題生教育與引導策略
可以說,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多有著較坎坷、曲折的生活經(jīng)歷,有的學生家庭貧困,容易產(chǎn)生嚴重的自卑心理;有的學生缺乏父母關愛,容易出現(xiàn)嚴重缺乏安全感的心理;有的學生受過較大的挫折(比如家庭變故),容易出現(xiàn)極端心理……因此,教師面對這些學生,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讓他們感受到溫暖,感受到來自教師善意的幫助,從而在教師的教育與引導中逐漸樹立自信心,找到安全感,平復不良心理,逐漸變得更加陽光、健康,充滿正能量。比如筆者執(zhí)教班級有一位學生由于父親犯盜竊罪被捕,該學生受到了同學的嘲笑和欺辱,變得極度自卑,并展現(xiàn)出了一定的復仇心理。面對這一問題學生,教師沒有放棄,而是經(jīng)常照顧他,為他推薦好書,帶他去理發(fā),讓這名學生感受到了教師的關愛,內(nèi)心頑固逐漸被軟化。后主動向筆者情愫。作為他忠實的傾訴對象,身為師長應認真傾聽他內(nèi)心的聲音,幫助他分析,引導他勇敢面對,使他變得更加堅強、善良。
此外,教育者還應當認識到,對問題學生的心理分析及引導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應當持之以恒,做好長期作戰(zhàn)的準備,全心全意致力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結語
有的學生是單類型問題學生(即存在一種問題),也有的學生是復雜型問題學生(即存在多種問題),教師在對其進行教育與引導的過程中,應該辨別問題學生的類別,發(fā)現(xiàn)其身上存在的問題,一針見血,對癥下藥,使學生逐漸改善身上的問題,得以轉(zhuǎn)變。同時,教師還要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很小的進步,都能夠用以培養(yǎng)問題學生自信心,使其更為健康、自信、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楊燕萍.“問題學生”的教育轉(zhuǎn)化探析——以S學生為個案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02).
[2]王碧琴.用愛心撐起一片綠蔭——對“問題學生”的教育引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02).
[3]祁雪峰,張學軍,楊嘉樺.“問題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教育對策[J].河北教育,2005(13).
[4]李崇愛,徐杰.一個特別需要關愛的群體:中小學心理弱勢問題學生[J].教學與管理,2005(18).
[5]趙純?nèi)?,左艷輝.關于“問題家長”、“問題學生”和“問題老師”的思考[J].吉林教育,200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