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 班主任是學生班集體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既是聯(lián)系各科教師及學生之間的紐帶,同時也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的橋梁。在全面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隨著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和不斷的深化改革,職業(yè)教育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對職高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有關問題進行討論,并以某職高為例,詳細說明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從而對長期以來困擾職業(y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項解決對策。
[關 鍵 詞] 班主任;職業(yè)教育;關愛;班集體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4-0099-01
都說現(xiàn)在的學生難教,做一個好老師難,做一個好班主任難,做一個成功的職業(yè)中學的班主任,更是難上加難,尤其是來自不同學校的兩個班級合并后的班級。我們班一共是50名學生,由27名原職高學生和23名后加入的職高學生組成。原職高學生已經(jīng)適應了我管理班級的風格,而后加入的職高學生有一些不適應。存在一些學生不按時上課、不來上課還不請假、上課聽音樂并哼哼唱歌、吃零食、談笑、只顧自己、個性張揚等不關心集體的現(xiàn)象。我管理班級的理念是:你可以學習不好,但是你不能品質(zhì)不好,在學校的三年里先學會做人,然后再學習其他方面。根據(jù)我對班級的管理理念,如何去改變這些現(xiàn)象,我認為不外乎三點:
一、凝聚力
開學至今,九月份本班的同學一起布置了教室,比較成功地舉辦了“丹姐,您辛苦了”的主題班會課。十月份,我們班學生利用放假期間組織了秋游,使后加入的學生能夠有一個溝通的平臺,從而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二、關愛
(一)懂得體諒學生
作為班主任要體諒學生,不論是在生活中、思想中、學習中,他們犯了錯誤,不管對與不對,都有原因,要傾聽他們的內(nèi)心,即使做了令你傷心的事,我們常會非常惱怒,以至心痛、憤慨。但冷靜地想想,我們能要求一個單純幼稚的孩子怎么樣呢?他的父母在管教他的過程中受到的挫折,比你多得多。
(二)公平對待學生
對違紀犯錯誤的學生,學生最忌恨的是老師錯怪于他。
對于合并后的班級,尤其是后加入的學生,他們來到這里上學,環(huán)境變了,同學也變了,更重要的是陪伴他們一年半的班主任換了,心情可想而知,所以在開學的時候我說給他們兩個月的適應時間,兩個月后一視同仁。在這兩個月內(nèi),他們自己犯錯誤或者是上課遲到等原因我都可以原諒并且去理解,當原有的兩個班的學生發(fā)生沖突時,了解完情況在處理時我傾向于后加入的學生,因為原校學生畢竟在這個環(huán)境中待了一年半了,應該知道怎么去做。對于班級日常的值日,在兩個月的適應時間里,多數(shù)都是原校的學生值日,并且謙讓他們,有什么臟活累活都是讓他們先來,畢竟對于現(xiàn)在的班級來說,他們是主人。兩個月過后一視同仁。
兩個月后,后加入的學生犯錯了,他們以為還像以前一樣,我會原諒不去處理,有的學生甚至還像在原先學校那樣不上課,一天天的不來,也不請假,我就給家長打電話溝通,告訴學生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應該適應了,不要總拿以前說事,以前行現(xiàn)在不行,因為換環(huán)境、換同學、換班主任了。
三、制度
(一)班干責任制
班級學生分成四組值日生,每組一名組長,值日一周,并且班級一周的工作全部由值日班長來完成。
(二)衛(wèi)生承包責任制
經(jīng)過長時間的實踐,我倡導“我的地盤我負責”,所以每一個學生的另外一個責任就是自己桌椅下的衛(wèi)生。生活班長提供方便袋,每一名學生定期去取,把它系在書桌的某個部位,發(fā)現(xiàn)有垃圾隨時扔在自己的垃圾袋里,為了讓學生有一定的責任感,我反復地提醒學生:不管是誰丟的垃圾,只要是在該生所管轄的區(qū)域內(nèi),我就只會找該生來承擔這一后果,請大家隨時都要維護好自己所管轄的“地盤”。當然,如果能“抓獲”亂扔垃圾的學生會有相應的獎勵。而班級其他地方由分成的四組值日生來負責。
這個制度一出臺,學生們就開始行動,因為我有一個懲罰的措施,凡是有學生在非課余時間吃零食的,不管有沒有上簡報,請吃零食的學生為所有成員每人買一份同樣的零食。實施了一段時間之后,衛(wèi)生情況有了很大的改善。
(三)紀律承包責任制
實踐證明,衛(wèi)生承包責任制是可行的,于是我就決定將它推廣開來,決定把班級的紀律問題一同實驗成效,考慮到紀律方面,組員不能過多,每一個大組就分成2組,共計4組,一排一組,分別是原班兩人,后到的班級兩人,班級總體選舉2個紀律班長進行管理。采取類似衛(wèi)生分組的制度,對紀律問題開始了新一輪的管理,也同樣得到了些許成果。
學生的理解和支持更增添了我對班級管理的信心,希望通過三年的共同學習,學生學會”三學”,即“學做人、學做事、學會學習”,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又體現(xiàn)了“動腦動手,成人成才”的教育理念,為學生畢業(yè)后能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 社,1984.
[2]鄭永紅.如何做好中專學生的思想工作[J].黑龍江科技學院,1998(19).
[3]王明機.中專學生心理研究[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