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淑儀
【摘 要】教育事業(yè)是愛的事業(yè),教師理應把愛心傾注于整個職業(yè)生涯中,師德的核心更是師愛。讓師愛呵護幼小心靈,讓師愛為學生鼓勁,善用師德管理班級,可為孩子撐起一片天。
【關鍵詞】師愛;師德;呵護;鼓勁;管理
愛,讓冰雪消融;愛,讓枯木逢春。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孩子?!弊鲆粋€好老師,最基本的就是要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用一顆愛心潛移默化地浸潤每一個學生的心靈。
一、讓師愛呵護幼小心靈
新學期開始,一年級小朋友都會對新的學習環(huán)境無限憧憬,當孩子們都高高興興地走進教室時,唯獨我班一個胖胖的小男孩呆呆地站在跑道上。無論他奶奶怎樣勸說,他還是不肯走進教室。馬上就要上課了,在場的人都替他著急,他卻越鬧越厲害。從他的表現(xiàn)來看,筆者想他可能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或者是懼怕新的轉變;從心理角度來看,這是一種任性行為,美國心理學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一種心理需求的表現(xiàn)。他指出孩子隨著心理發(fā)育開始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并僅憑自己的情緒與興趣來參與,而不管這些事物是否適宜他。實際上,這種情緒和興趣,就是孩子接觸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
于是,筆者對他實行短暫的“冷處理”:讓家長們先離開學校,讓他獨自一人留在那里。缺少了熱心的“觀眾”,他也就沒了表演的沖動,開始慢慢地平靜下來了,眼睛開始不停地向四處張望,嘴巴還在不停地自言自語。過了一會兒,筆者走到他的身邊說:“小朋友,我想跟你做個小游戲,如果你贏了,這朵小紅花就送給你,好嗎?”他微微點了點頭。游戲開始了,筆者拿出一張一元的紙幣,把紙幣放到他的兩只手指的空隙,然后放手,試著讓他用兩根手指把紙幣夾住。一連幾次,他都沒有把紙幣夾住。他急著說:“老師,讓我再試一次,這一次我一定行?!蔽颐念^,說:“小朋友,上課鈴響了,老師要去上課了,如果你能乖乖進課室,認真聽老師講課。到了下課時間,我再跟你玩,行嗎?”他說:“好,一言為定?!?/p>
在這特別的開學見面例子中,反映了不少孩子普遍對新同學和新的學習環(huán)境存在陌生感和好奇感。為了讓他和其他小朋友盡快熟悉這一切新的轉變,筆者利用班會課開展《讓我認識你》活動。通過活動中的“我說你聽”和“找找我的好朋友”等環(huán)節(jié),消除了孩子們之間的隔膜,相互建立起新的友誼之橋。接著,筆者還 利用品德與生活課開展游覽學?;顒?,在這過程中,筆者會向他們介紹每一處地方的名稱和用途,他們則一邊聽一邊用小眼睛掃視這新鮮的一切。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對學校的歸屬感,參觀過后,筆者還在班上舉辦了主題為“愛我學校”的繪畫活動,請小朋友把參觀過程中最喜歡的一處地方用筆畫下來。從孩子們一張張充滿稚氣的圖畫中,筆者看到了他們眼中美麗的學校,更感受到一種愛的力量正在萌動。
二、讓師愛為學生鼓勁
善于跟學生溝通,當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愛我”是筆者當班主任的成功之道。在班主任工作中,筆者常帶著一顆“愛心”去工作,讓學生感覺到真心的關懷,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即便他們犯了錯誤,也比較容易接受教育,加以改正。
例如:筆者班的梁××同學,平時上課調皮搗蛋,不是身子動過來扭過去,就是嘴巴說個不停。學習興趣不高,成績常在班中最后。經過幾次家訪,筆者了解到造成他現(xiàn)在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父母長期在外工作,家中只有外公代為照顧,老人對外孫的教育只是過分溺愛,至于學習成績的好壞,只會用打、罵的方法來解決。對此,筆者改變了教育方法,不再批評他,而是鼓勵他說:“你并不是一個壞孩子,但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以后如果再犯錯,希望你能主動告訴我,我相信你一定能改好?!币欢螘r間后,當他再次犯錯向筆者保證時,筆者又鼓勵他:“我知道你是想改過,加油!老師相信你能改好。”在今年的六一文藝匯演排練節(jié)目時,筆者看到他特別積極,心想:轉變他的機會到了。當筆者向他說:“你可以參加我們班的六一文藝匯演,而且還是擔當最威武的旗手!”一聽到這消息后,他高興得不得了。離表演節(jié)目的時間越近他就越勤快,每天早上他總是第一個來到訓練的場地,在炎炎的夏日中,他揮動著手中那面鮮艷的旗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復著表演的動作,極其認真。表演結束后,筆者發(fā)現(xiàn)他做事變得認真多了,學習也變得積極多了。原來,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一個表演的舞臺,每一個孩子都想在班上給自己定位,都想得到別人的肯定。在往后的日子里,通過與他一次又一次的談心,對他一次又一次的激勵,讓他感受老師對他的關心,逐漸改變那些壞習慣。看到學生的進步,筆者真切地感受到:班主任所擁有的愛心和激勵對學生的成長過程是必不可少的。
三、善用師德管理班級
(一)讓班干部發(fā)揮管理作用
一個班級當然也需要一個固定的班干隊伍,學生中有了示范的標兵、學習的楷模,整個班級才能平穩(wěn)、迅速地發(fā)展起來。所以在全班每一位同學輪流做過值日班干后,筆者便通過“個人自薦,民主選拔”的方式組建出一個新的班委,一段時間后,進行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和班主任的評價。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獲取學生的反饋信息,表揚那些表現(xiàn)好的同學,讓其“連任”下去;跟那些“不稱職”“不信下崗”的同學進行個別談話,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并對他們提出希望,而他們的位置暫時由后進者替補上去。這樣一來,全體學生無不信服,力爭上游。此外,還要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工作能力。通過班干部這條繩,班主任把整個班牢牢栓住。在這樣的班風帶動下,班干部管理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二)用集體的力量帶動個別
“一枝竹仔會易折彎,幾枝竹一扎斷節(jié)難。心堅似毅勇敢,團結方可有力量!”集體的力量不容忽視。在平時的生活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字體不是很理想,于是順勢在班上開展“超級無敵,最多★”活動。每天的作業(yè)本上習字認真的同學都能得到一顆星星,經過一段時間,誰拿的星星最多就是冠軍?;顒觿傞_始時,筆者觀察每個孩子的反應,每次發(fā)作業(yè)本的時候,都是孩子最雀躍的時刻,孩子的積極性在活動中被調動起來,連平時寫字馬虎的孩子,也表現(xiàn)出認真的樣子。通過一段時間的比賽,他們的字體質量整體有了明顯的提高,不能說每一位孩子都是冠軍,但每一位學生都贏了自己,都超越了自己原來的寫字水平??梢?,把集體的力量融合到個別當中去,所收到的效果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人們常說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面對新的形勢,在學生思想不斷轉變的今天,要轉變一位學生,則需要我們教師作多方面的嘗試,需要我們在教育實踐中成長,摸索出一條適合教育學生的道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