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李佳樾 敖儀斌
摘要:工程經濟學對折現率的確定比較明確,但對于PPP項目中政府在評估私營部門提出的方案時所使用的折現率的計算方法沒有明確,本文在介紹折現率確定的基本方法之后,考慮風險分配因素對折現率的影響,提出了一種根據風險發(fā)生時政府與私營部門之間的損失比例來確定風險分配的方法,介紹凈支出項目和凈收入項目中計算折現率的“風險補償法”和“風險保留法”。
關鍵詞:折現率;PPP;風險分配
中圖分類號:F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8-000-01
一、引言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指由私營部門為基礎設施項目進行融資、建造并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運營此項目。[1]政府部門與私營部門通過這樣的合作形式可以使合作的各方達到比單獨進行項目更有利的結果。目前,PPP在我國已經有一些成功的實踐案例。PPP項目的本質在于政府所購買的不再是一項資產,而是通過對PPP的財務評價,當這項服務成本較低時政府才會做出采用PPP形式的決策。[2]在PPP的財務評價中,折現率的取值問題一直是研究的熱點。
二、CAPM模型
使用CAPM計算的折現率為無風險折現率加上風險溢價,其中無風險折現率一般使用長期國債或者銀行的長期利率。CAPM中假設非系統風險不會產生相應的風險溢價,其計算公式如下:Ra=Rf+βa(Rm-Rf)(1)
其中:Ra:折現率;
Rf :無風險折現率;
βa:反映資產收入(即具體項目的收入)隨市場收入(即資產多元化的資產或項目組合)變化的程度;
(Rm - Rf ):市場風險溢價,代表投資者在投資中需要的無風險率之外的“額外”收入。
CAPM在計算證券的期望收益率時能夠很好的反映出項目的預期收益。但是,在PPP項目中用于政府評估私營部門方法時CAPM沒有考慮風險分配的因素,直接利用CAPM所計算出來的折現率為項目利率。因此,將CAPM應用到PPP項目中來評估私營部門的方案時需要作出一定的調整,從而使計算出的折現率能夠反映政府與私營部門之間的風險分配情況。
我國在PPP項目方面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PPP項目應用還不夠廣泛,在應用過程中也存在許多走形式的現象。目前我國關于PPP項目評估中的折現率取值的研究成果較少,在折現率的計算過程中人們也大多憑借經驗來確定政府與私營部門之間的風險分配。本文在使用CAPM計算PPP項目的折現率時從損失多少的角度考慮政府與私營部門之間的風險分配,并在計算公式中體現了出來。
在PPP項目中基于CAPM計算的折現率具有以下4個特性[3]:
1.確定出的折現率值反映項目的系統風險;
2.私營部門承擔的風險越多,就需要越高的風險溢價來補償其所承擔的風險;
3.確定出的折現率反映了政府部門與私營部門之間的風險分配;
4.不同的風險分配確定出來的折現率不同。
三、凈支出項目與凈收入項目
我們可以根據政府在PSC模式下的盈利狀況將項目分為凈支出項目和凈收入(或收支平衡)項目。政府在凈支出和凈收入項目中,對私營部門所提出的方案評估的最終目標都是在現金流相同的情況下承擔風險最少的方案最優(yōu)。在凈支出項目中政府通過合同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其所承擔的風險,此時計算折現率的方法稱為“風險補償法”,所考慮的是政府轉移給私營部門的風險,政府的支出較少的方案更優(yōu)。在凈收入項目中政府向基礎設施的使用者收取費用(如道路、橋梁),所收取的費用可以支付該項目的資本成本和運營成本,從而政府在該項目中沒有現金流支出。在凈收入項目中計算折現率的方法稱為“風險保留法”,所考慮的是政府所承擔的風險,政府收入更多的方案更優(yōu)。
凈支出項目折現率公式:折現率=Rf+a*βa*(Rm-Rf)
凈收入項目折現率公式:折現率=Rf+b*βa*(Rm-Rf)
其中:Rf :無風險折現率;
a:轉移給私營部門的風險百分比
b:為政府部門保留的風險百分比
βa:反映資產收入(即具體項目的收入)隨市場收入(即資產多元化的資產或項目組合)變化的程度;取值根據項目本身的風險程度來確定,澳大利亞政府在計算折現率時提出采用廣義“風險帶”法來確定βa的取值。
(Rm - Rf ):市場風險溢價,代表了投資者在投資中需要的無風險率之外的“額外”收入。
四、結論
PPP項目在國外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我國的PPP項目的應用和研究還處于初期階段。我國的PPP項目應用的成功案例并不多,且存在有走形式的現象。在PPP項目評估中,折現率一直是一個研究的熱點,目前已有的PPP項目評估中的折現率計算方法有多種,但是沒有一種能夠很好的考慮政府與私營部門之間的風險分配因素的折現率計算方法。CAPM在折現率的計算中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但是將CAPM直接應用到PPP項目中時不能反映出政府與私營部門之間的風險分配。針對PPP項目中風險分配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根據風險發(fā)生時政府部門與私營部門之間損失的比例來確定風險分配的方法,介紹凈支出項目和凈收入項目中計算折現率的“風險補償法“和”風險保留法。
參考文獻:
[1]柯永建.中國PPP項目風險公平分擔[D].北京:清華大學.2010.
[2]郭鷹.試論政府在PPP項目財務評價中的折現率取值[J].生產力研究.2009.15:175-177.
[3]New South Wales Government. Determination of Appropriate Discount Rat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Private Financing Proposals [Z].2007.
項目:1.四川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科學技術研究項目——高職類工程管理專業(yè)案例教學(項目編號20140208);2.成都理工大學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階段成果(項目編號:13JGY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