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英?陳蘭?陳僑華
【摘要】 目的 探索產程活躍期使用電動奶泵刺激乳房對產后母乳喂養(yǎng)的影響效果。方法 202例
足月妊娠初產婦, 按照住院單、雙號順序, 單號為實驗組(100例), 雙號為對照組(102例)。實驗組在宮口開3 cm后, 診斷為低張性子宮收縮乏力者, 則使用電動奶泵刺激, 至維持在有效宮縮, 若宮口擴張<1 cm/h, 則按異常產程處理。對照組產婦在宮口開3 cm后, 診斷為低張性子宮收縮乏力者, 不予電動奶泵, 直接按異常產程處理。結果 實驗組產后3 d、1及6個月的純母乳喂養(yǎng)率分別為95.0%、96.0%、80.0%, 高于對照組的78.4%、60.8%、29.4%,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乳汁少、乳房脹痛、乳腺炎、乳頭皸裂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產后連續(xù)3 d出奶量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結論 產程活躍期電動奶泵刺激乳房可以促進產后母乳喂養(yǎng), 提高純母乳喂養(yǎng)率, 增加產奶量,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產程活躍期;奶泵刺激;純母乳喂養(yǎng)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204
母乳是嬰兒必須的理想的天然食品, 含有嬰兒大腦發(fā)育所需的氨基酸、多種可提高嬰兒自身免疫的免疫物質等, 其營養(yǎng)成分最適合嬰兒消化及吸收。哺乳能刺激嬰兒大腦發(fā)育, 使嬰兒智力得到早期開發(fā), 但在母乳喂養(yǎng)過程中會因許多不良因素而影響母乳喂養(yǎng)。宮縮乏力是影響產婦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能導致產婦產程延長, 并且容易造成產婦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 嚴重威脅產婦與胎兒的生命健康, 以往臨床上采用靜脈滴注催產素法雖然可以加強宮縮、促進產程, 但可能造成羊水栓塞、胎兒窘迫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研究表明[1], 刺激乳頭及乳暈能夠促進內源性催產素釋放, 促進子宮收縮, 提高術后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 增加產奶量。奶泵即電動吸奶器, 近年來, 本院對產程活躍期產婦應用Medias電動吸奶器, 取得滿意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分娩的202例產婦, 納入標準:單胎、頭位、足月妊娠擬自然分娩的初產婦, 宮口擴張3 cm, 胎膜未破, 活躍期1 h無進展, 低張性子宮收縮乏力;排除雙胎、巨大兒、胎兒宮內發(fā)育延緩、胎位不正、胎心率異常、宮縮過強、產科合并癥及并發(fā)癥者。按照住院單、雙號順序, 單號為實驗組(100例 ), 雙號為對照組(102例)。實驗組產婦年齡18~39歲, 平均年齡(31.8±8.5)歲, 孕周38~41周, 平均孕周(39.21±0.85)周;其中初產婦62例, 經產婦38例。對照組產婦年齡18~41歲, 平均年齡(31.5±8.7)歲,
孕周37~40周, 平均孕周(38.89±0.56)周;其中初產婦65例, 經產婦37例。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實驗組產婦在宮口開3 cm后, 宮口擴張<1 cm/h, 并診斷為低張性子宮收縮乏力, 則使用電動奶泵20~30 min, 維持在有效宮縮, 若未達有效宮縮, 則暫停20 min后再重復使用。若宮口擴張<1 cm/h, 則按異常產程處理。對照組產婦在宮口開3 cm后, 宮口擴張<1 cm/h, 診斷為低張性子宮收縮乏力, 不予電動奶泵, 按異常產程處理。兩組產婦均在產后1 h內在護士指導下進行母嬰皮膚接觸>30 min、吸吮>30 min, 新生兒在產后3 d、24 h內吸吮次數(shù)為8~13次 (按需哺乳), ≥30 min/次。1及6個月隨訪觀察新生兒的身高、體重。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純母乳喂養(yǎng)情況[2, 3], 同時觀察兩組產婦產后的乳房問題(乳汁少、乳房脹痛、乳腺炎、乳頭皸裂)及產后出奶量。純母乳喂養(yǎng)指除了母乳外不再添加任何飲料或者配方奶。參考產后0~7 d內純母乳喂養(yǎng)新生兒判斷標準, 產后1~7 d, 主要觀察小便次數(shù)(無色或淺黃色), 大便次數(shù)和顏色, 可以判斷是否攝入足夠的母乳。產后3 d內, 新生兒的大、小便>3次, 顏色棕、黃綠或黃色, 為母乳充足的表現(xiàn), 即可純母乳喂養(yǎng), 不需任何食物或飲料。產婦完全“下奶”后, 新生兒排尿>6次/d, 尿清、稀釋。出生后每天排胎便數(shù)次, 3~4 d后大便顏色應從墨綠色胎便逐漸變?yōu)樽厣螯S色。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產后3 d、1及6個月的純母乳喂養(yǎng)情況比較 實驗組產后3 d、1及6個月的純母乳喂養(yǎng)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產婦產后乳房問題比較 實驗組乳汁少、乳房脹痛、乳腺炎、乳頭皸裂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產婦產后出奶量比較 實驗組產后連續(xù)3 d出奶量明顯多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母乳喂養(yǎng)是嬰幼兒獲取營養(yǎng)的最佳途徑, 母乳喂養(yǎng)相比于人工喂養(yǎng)更簡單方便, 且能夠增強母親與新生兒的情感交流, 使產婦盡快適應母親的角色, 同時也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然而隨著經濟的發(fā)展, 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加, 許多不良因素影響導致產婦在產后不能正常分泌乳汁和持續(xù)的母乳喂養(yǎng)。研究發(fā)現(xiàn)[4], 在產程活躍期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夠促使產婦產后乳汁分泌, 解決母乳喂養(yǎng)所面臨的問題。電動奶泵模擬嬰兒吸吮, 柔和舒適無痛感、作用力均等, 能刺激母乳分泌, 且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可靠, 可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吸力大小。電動奶泵的主要優(yōu)點有:①能有效促進乳房排空, 模擬嬰兒吸吮, 刺激催乳素和催產素的分泌, 促進乳汁的分泌。②促進子宮收縮, 減少產后出血。③有脈沖作用, 對乳頭凹陷及扁平治療效果良好。④由于可模擬嬰兒吸吮, 使產婦產生欣慰感, 緩解分娩帶來的痛苦、緊張及不適, 保持良好心理狀態(tài), 對產婦身體恢復有極大好處, 可減輕護理人員的負擔[5]。本研究中實驗組產婦使用電動奶泵后感受良好, 認為其方便可靠, 使用過程中沒有痛感, 吸力柔和自然, 并且使乳頭突出, 方便嬰兒含住乳頭, 喂奶后乳房舒適柔軟, 特別適合剖宮產產婦, 產婦乳房腫脹時, 可通過電動奶泵保持腺管通暢, 排空乳房并儲存母乳, 可在需要時使用[6]。而對照組產婦采用人工擠奶, 能感受到明顯痛感, 操作費時費力, 在乳腺管不通、乳房腫脹時更是疼痛難忍, 特別是剖宮產術后產婦身體較弱, 很難忍受人工擠奶時牽拉凹陷乳頭的感覺[7]。使用電動奶泵與催產素具有促進子宮收縮作用, 其原因是由于其能夠刺激乳頭與乳暈, 沖動傳遞到丘腦下部的室旁核和視上核, 促進縮宮素的合成, 有利于子宮收縮, 可避免因子宮收縮乏力而引起新生兒窒息等并發(fā)癥, 同時可引起垂體分泌催乳素, 促進產后產婦早泌乳與多泌乳, 有效改善平坦凹陷乳頭, 為母乳喂養(yǎng)提供有利條件[8]。此外, 通過對乳房的刺激可有效減少哺乳疼痛, 使乳頭皸裂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 同時促進乳房內部血液循環(huán), 將乳腺管疏通, 從而改善產后乳房脹痛的情況[9]。
本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產后3 d、1及6個月的純母乳喂養(yǎng)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乳汁少、乳房脹痛、乳腺炎、乳頭皸裂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實驗組產后連續(xù)3 d出奶量明顯多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產程活躍期電動奶泵刺激乳房可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 減少產后乳房問題的發(fā)生, 增加產后出奶量, 與文獻報道一致[10]。
綜上所述, 產程活躍期電動奶泵刺激乳房可以促進產后母乳喂養(yǎng), 提高純母乳喂養(yǎng)率,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解麗麗.護理干預對提高產后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18):33-34.
[2] 孟珊, 張晶, 鄧青春, 等.孕婦學校的優(yōu)化課程對孕婦心理分娩方式和母乳喂養(yǎng)的影響.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4(10):1442-1444.
[3] 崔焱.兒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2:16.
[4] 李紀風.產后個性化護理對產婦產后母乳喂養(yǎng)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3, 32(9):1920-1922.
[5] 吳秀菊.乳房按摩促進產后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的影響分析.中醫(yī)外治雜志, 2015, 24(3):36-37.
[6] 張靜茹, 黃慧芳, 張娜, 等.產科設立乳腺按摩室預防乳汁淤積 500例效果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 6(7):130.
[7] 趙金珍, 都桂蘭, 齊俊榮, 等.護理干預對早產母嬰分離產婦泌乳的效果.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1, 17(7):823-824.
[8] 周潔, 劉愛英, 何曉娟, 等.初產婦產后母乳喂養(yǎng)自我效能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2, 18(35):4257-4260.
[9] 王曉俠.低出生體質量兒產后母乳喂養(yǎng)狀況影響因素分析.醫(yī)學臨床研究, 2014, 31(9):1778-1780.
[10] 倪小玲.產房內的早期護理干預對產后母乳喂養(yǎng)的影響.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2, 31(11):2032-2033.
[收稿日期: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