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應菲律賓單方面請求成立的南海仲裁庭作出非法、無效裁決。中國政府當即再次聲明,這一裁決是無效和沒有約束力的,中國依法不接受、不承認。習近平主席在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時,再次強調,“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所謂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影響。中國不接受任何基于該仲裁裁決的主張和行動?!?/p>
中國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中國最早發(fā)現、命名和開發(fā)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并持續(xù)、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確立了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相關權益。二戰(zhàn)期間,日本曾非法侵占中國南海諸島。戰(zhàn)后,中國予以收復。二戰(zhàn)后期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確立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文件,要求日本將竊取的中國領土包括臺灣和澎湖列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歸還中國。戰(zhàn)后,中國有關收復行動得到了當時太平洋盟軍的支持。中國軍政人員正是乘坐美國提供的軍艦分赴西沙和南沙群島舉行接收儀式的。事實說明,南沙群島回歸中國,是戰(zhàn)后國際秩序和相關領土安排的一部分。戰(zhàn)后相當長時間內,各國一直承認并實際上尊重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作為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一部分,受《聯合國憲章》等國際法保護。坦率地講,有關國家現在說在有關領土問題上不持立場實際上是一種倒退,是對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否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堅定維護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領海的聲明》、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qū)法》、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qū)和大陸架法》以及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決定》等系列法律文件,進一步確認了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上世紀70年代以后,菲律賓等國陸續(xù)非法武力侵占中國南沙群島共42個島礁,才產生了南沙群島部分島礁領土爭議問題。幾十年來,菲律賓等國在非法侵占的中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上大興土木、部署武備,不斷在海上采取挑釁行動,這些所作所為無疑為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所禁止,應當受到普遍譴責。全世界可以看到,在南海問題上,中國絕不是加害者、肇事者,而是完完全全的受害者。根據國際法,中國完全享有自保權和自衛(wèi)權,也有能力收復上述島礁。但從維護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的角度出發(fā),中國長期以來一直保持高度克制,尋求通過談判和平解決。近年來中國采取的一些行動,只是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針對個別國家侵權行動升級的最低限度的回應。
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將南沙領土主權爭議包裝為“海洋管轄權”爭議強行提起強制仲裁,中方從一開始就表明了不接受、不承認的堅決態(tài)度。三年多以來,這場非法仲裁的“表演”已經越來越多地暴露出其“政治鬧劇”和“國際法破壞者”的本來面目。在仲裁庭利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程序漏洞和瑕疵、自己裁定自己擁有管轄權的判詞中,在仲裁庭采信菲方代表律師“倘若太平島被界定為島嶼,則中國和其他潛在聲索方便可繼續(xù)聲稱海洋權力重疊問題存在”“為了防止南海爭議成為永久僵局”而作出的南沙群島全都不是島嶼的政治性判定中,有良知的世人不僅不能看到國際法的公正與尊嚴,反而可以清醒地看到,仲裁庭出臺的所謂最終裁決,是一出以法亂法、以法亂世的政治“仲裁”,是一個冒天下之大不韙、動搖與侵蝕國際海洋法和國際公法根基的反面判例。是的,這場仲裁會如許多西方媒體和有關國家外交聲明中所言成為“一場歷史性的仲裁”,但是它必將成為國際法實踐史上的一個重大污點。包括國際海洋法庭庭長柳井俊二和五名仲裁庭仲裁員,無論其出于成就個人名聲還是背后有形無形的大國壓力強推并作出了這樣的一個非法、無效的仲裁,他們都已經親手將自己釘在了“以法亂法”的歷史恥辱柱上。
鬧劇終將收場,陰謀終會破滅。中國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提起的仲裁,具有充分的國際法依據,對喪失合法性的裁決采取不承認、不執(zhí)行的立場,才是對國際法的堅定維護,是對主權國家自主選擇爭端解決方式的權利的堅定維護,是對中國與東盟各國共同作出的承諾的堅定維護,是對一個負責任國家應盡職責的堅定維護。也正因如此,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所持立場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和理解,得到國際社會正義力量的理解和支持。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作為南海地區(qū)最大的沿岸國、作為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負責任大國、作為《聯合國憲章》與國際體系的堅定維護者,盡管當前南海和平穩(wěn)定受到一些內外消極因素影響,但是中國仍然沒有喪失信心,堅持通過雙邊談判協(xié)商和平解決南海問題,堅持中國同東盟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基礎上共同維護南海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
通過談判協(xié)商和平解決爭端,是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的最大堅守?!堵摵蠂鴳椪隆贰秶H法原則宣言》等國際文件,均把談判作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首要方式。《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要求當事國首先通過談判解決海洋劃界爭端。中國和東盟國家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也就此作出鄭重承諾。事實上,中國是現行國際秩序的獲益者,同時也是模范遵守者和堅定捍衛(wèi)者,中國將繼續(xù)不折不扣地履行條約義務,嚴肅對待國際和地區(qū)責任,維護《公約》的完整性和權威性,維護國際法和國際法治。
通過談判和平解決爭端,也是中國踐行國際法治的成功實踐。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就提出了根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協(xié)商解決歷史遺留邊界問題的倡議。通過長期、艱苦但和平的雙邊談判,中國與14個陸地鄰國中的12個解決了邊界問題,劃定、勘定約二萬公里長的邊界線,中國還同越南談判劃定了兩國在北部灣的海洋邊界。歷史經驗表明,通過談判和平解決有關爭端,最能體現各國的自主意愿和主權平等,在解決復雜的領土和海洋爭端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最具有生命力。我們沒有理由不通過和平談判去解決南海爭議。
通過談判協(xié)商和平解決爭端,是管控和化解南海問題最終的必由之路。事實上,南海爭議有關各方一直在通過談判協(xié)商來探索爭議和平解決,這也是《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明確規(guī)定,各方有著成熟有效的機制,“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也不斷取得務實進展。所謂南海仲裁案,完全是菲律賓強加給中國的,它的背后實際上隱藏著不良政治圖謀,即有人有意挑事,刻意激化矛盾,慫恿對抗,唯恐南海不亂。仲裁庭沒有管轄權,其自行擴權、越權審理并作出裁決,這違背了《公約》,是非法的、無效的。
今天的中國不是100多年前的中國,中國在領土主權問題上會把命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絕不接受任何第三方解決方案。中國有足夠的決心和能力維護好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好國家合法的主權權利和海洋權益,維護好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
當然,中國也決不學習歷史上的殖民帝國和霸權大國,決不走武裝擴張、國強必霸的老路,決不搞“門羅主義”和勢力范圍。正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中所明確的那樣,中國將繼續(xù)致力于同直接有關的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xié)商和平解決有關爭議。簡而言之,今天的中國有足夠的決心也有足夠的能力堅決維護南海和整個區(qū)域的和平與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