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莉+郭志杰
[摘要]教師上課盡心盡力,學生不買賬,究其原因竟是教師的“過度付出”。教師的“包干”讓學生迷失了自我,讓師生關系緊張,讓歷史學習低效,這不能不引發(fā)我們的思考。教育要以人為本,只有站在學生的立場,真正從他們的需要出發(fā),在學生的心靈教書,課堂才會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關鍵詞]高中歷史 生命活力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190098
高考改革在即,選課走班制將再次沖擊普通高中的教學,作為自選科目之一的歷史也將面臨極大的挑戰(zhàn)。家長和學生普遍認為歷史就是過去的東西,跟現(xiàn)實生活沒有密切聯(lián)系,與培養(yǎng)學生重經(jīng)驗、重實踐、重應用能力沒啥關系,是一門與社會發(fā)展不相適應的無用學科,所以學生不喜歡學習歷史是再正常不過的。當然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怎樣才能讓高中學生喜歡上歷史課,怎樣才能將富有生命力的歷史知識傳授給學生,不能不引起高中歷史教師的重視。
一、莫讓課堂只為應試
我們經(jīng)常看見這樣一種現(xiàn)象:課前教師伏案精心備課,課堂教師苦口婆心講解,課后演練教師也是緊扣教材,唯恐越雷池半步,充當教材的忠誠“衛(wèi)道士”,充當教材與學生的中間人,充當高考“指揮棒”的執(zhí)行者。可是學生并不領情,上課打瞌睡的有,竊竊私語的有,一問三不知的有,和老師發(fā)生頂撞、挑戰(zhàn)師道尊嚴的有。教師經(jīng)常感嘆現(xiàn)在的學生不好教,而且高考的考題似乎也在對教師的 “過度付出”進行嘲弄。高考結束后聽到最多的是考生的抱怨,認為考題太靈活,和老師平時講的基本無關,記了一大堆無用的東西。為什么會這樣?這是因為教師平時的教學模式太“死板”,教師搞了“大包干”,教師的教學走進了“功利的怪圈”。教師關注的只是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成績的提高、學校對自己的考核評價,而不是真心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fā)。所以教師不是在用心靈教書,不是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搭建橋梁,這就使師生產(chǎn)生心理隔閡,師生關系緊張。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考生不是考試的機器,不是升學的奴隸,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到底想要什么,他們在什么狀態(tài)下愿意主動獲取知識,才能讓他們富學于樂。
二、莫讓課堂脫離生活
假如擁有知識你就希望用知識來解釋生活,讓學生感受學科知識的功能與魅力,因而講課中教師要想辦法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例如講《中國古代商業(yè)》中宋朝商業(yè)繁榮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穿越歷史扮演不同的角色(商人、官員、市民、地主、小姐等),自己去體驗北宋汴河風景的優(yōu)美、百萬人口京城的繁華,尤其是“夜市”及商業(yè)服務設施的齊全,感受宋代文人們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彩,傳世佳作的流傳久遠。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感興趣的“夜市”進行知識的延伸,學生自己寫劇本、借服裝、動手搜集有關宋朝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的相關資料,通過合作探討弄清了許多模糊的知識點,增長了見識,激活了思維,展示了風采。另外,每個學校都在開發(fā)校本課程,有些歷史知識可以到教室之外學習獲取。比如講中國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史時可以帶領學生走進田間地頭,讓他們自己看,自己學,自己感受。講自己所在城市的歷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讓學生學做導游,在講解中了解城市的變遷,在社會這個大課堂里獲取信息。
三、莫讓課堂止于安定
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是有吸引力的,教師精心備課,可課堂上時常會出現(xiàn)“啟而不發(fā)”的“冷場”現(xiàn)象,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這時候教師應該用智慧讓課堂“活”過來。教師首先要知道學生的思維被“卡”在什么地方,是設計的問題難度太大,還是不利于學生成為課堂的參與者,或是不利于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弄清楚這些之后,教師要及時點撥,點要害、抓重點,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用眼觀察,動腦子思考。教師也可以重新設計問題,讓學生在探索中總結規(guī)律,在辯論中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激活他們的思維。
四、莫讓課堂流于形式
教學中要杜絕搞形式,反對嘩眾取寵。比如課堂導入方式有很多種,不能過分追求形式的新穎,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要想辦法讓學生凝神聚氣,有利于新課教學的開展;課堂問題設計不能搞“高大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但一定要循序漸進。鼓勵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講究“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放權”但不是“放任”。教師要有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要講究課堂的開放性,但小組討論不能流于形式,要給學生留足思考、活動的時間與空間。要想辦法讓更多學生參與進來。講課要把握好節(jié)奏,關注學生的情緒,不能為教學進度而“趕場子”。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教師的教學設計一定要體現(xiàn)為學生服務的教育理念。
課堂教學蘊含巨大的生命力,課堂教學不僅要實現(xiàn)知識的復現(xiàn),而且要實現(xiàn)教學相長課堂是師生的樂園,我們要想辦法“寓教于樂”,讓我們的課堂煥發(fā)出蓬勃的生命力。
(責任編輯 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