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紅,徐修禮
(第四軍醫(yī)大學西京醫(yī)院全軍臨床檢驗醫(yī)學研究所,西安 710032)
侵蝕艾肯菌致頸部膿腫1例
楊佩紅,徐修禮△
(第四軍醫(yī)大學西京醫(yī)院全軍臨床檢驗醫(yī)學研究所,西安 710032)
侵蝕艾肯菌;頸部;膿腫
侵蝕艾肯菌是人類黏膜表面固有菌群的一部分,可從上呼吸道、胃腸道或泌尿生殖道標本中分離到該菌,通常不致病。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或黏膜表面破損時,此菌進入周圍組織引起感染,如軟組織膿腫、中耳炎、鼻竇炎、肺炎、心內膜炎、腦膜炎、關節(jié)炎及術后感染等[1]。筆者于2015年9月從1例頸部膿腫患者的膿液標本中分離出侵蝕艾肯菌1株,現(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患者,男,69歲,2015年7月發(fā)現(xiàn)頸前正中有一包塊,呈球形,蠶豆大小,質較軟、無疼痛,表面皮膚無紅腫、潰破、流膿、未見瘺口,無發(fā)熱、咽痛、寒戰(zhàn)等,未做特殊處理。8月初發(fā)現(xiàn)包塊逐漸增大,約紅棗大小,伴刺激性咳嗽。8月底出現(xiàn)頸部腫脹,無明顯呼吸困難。9月初出現(xiàn)頸部膿腫破潰,流出較多黃色膿性液,輕度聲音嘶啞?;颊唛T診行頸部B超顯示頸部軟組織感染并膿腫形成;MRI顯示頸前皮下感染性病變,局部膿腫形成。門診遂以“頸部膿腫、急性喉炎”于2015年9月9日收入院?;颊哂?015年9月10日行頸部膿腫切開,頸部腫物活檢術,術中采集膿液送細菌培養(yǎng),培養(yǎng)分離出侵蝕艾肯菌。臨床應用頭孢他啶/他唑巴坦治療10 d,痊愈后出院。
圖1 侵蝕艾肯菌72 h羊血瓊脂菌落形態(tài)
圖2 侵蝕艾肯菌菌落刮涂后底部凹陷現(xiàn)象
2細菌培養(yǎng)鑒定及藥敏試驗
將膿液標本常規(guī)接種羊血瓊脂、麥康凱瓊脂、厭氧瓊脂,分別置于5%CO2孵箱、普通孵箱、厭氧孵箱35 ℃培養(yǎng)。麥康凱瓊脂、厭氧瓊脂培養(yǎng)5 d均不生長細菌。羊血瓊脂菌落生長變化特征:24 h生長為一層針尖大小菌落,刮涂革蘭染色為革蘭陰性球桿菌;72 h后出現(xiàn)邊緣灰色扁平擴散狀、中間灰白色凸起、不溶血的斗笠樣(草帽樣)菌落,菌落刮涂后底部清晰可見凹陷現(xiàn)象;96 h菌落周圍培養(yǎng)基呈現(xiàn)淡綠色。培養(yǎng)48 h的菌落用法國梅里埃VITEK MS質譜儀鑒定為侵蝕艾肯菌。實驗室及時電話與臨床溝通,參照ABX指南建議臨床治療選擇廣譜青霉素類或β內酰胺類含酶抑制劑,臨床為了覆蓋其他細菌引起的混合感染選擇頭孢他啶/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療。同時實驗室繼續(xù)參照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化協(xié)會(CLSI)M45-A文件中少見菌或苛養(yǎng)細菌的藥敏方案,采用含血水解酪蛋白(MH)瓊脂上完成此株侵蝕艾肯菌的E-test藥敏試驗:青霉素、氨芐西林、氨芐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棒酸的最小抑菌濃度(MIC)分別為0.38、0.094、0.25、0.25 μg/mL,這4種抗菌藥物體外檢測結果均敏感。實驗室再次電話與臨床溝通,告知藥敏試驗結果,詢問患者病情,臨床繼續(xù)維持原先的抗感染治療方案,至患者痊愈后出院。
3討論
實驗室對于臨床送檢的無菌標本(如膿液、穿刺物、組織等),除了規(guī)范采樣及時送檢外、延長培養(yǎng)時間及提高特殊病原菌的分離技巧也很關鍵。實驗室不要輕易放棄生長緩慢的細菌,待典型菌落出現(xiàn)鑒定后要判斷有無臨床感染意義。有文獻報道,在添加了5 mg/L克林霉素的選擇性培養(yǎng)基上可明顯提高侵蝕艾肯菌的分離率[1],但要注意應與常規(guī)培養(yǎng)基一起使用,以免將其他致病菌丟失。侵蝕艾肯菌的鑒定,目前多數(shù)實驗室采用質譜儀或VITEK 2 NH鑒定卡,再結合細菌菌體及菌落特征綜合分析。
侵蝕艾肯菌引起的感染病例國內報道有引起頭頸部膿腫、腹部竇道感染、陰部潰瘍感染、前列腺炎、新生兒結膜炎等[2-5],由此可見,條件致病菌引起感染的概率越來越高,臨床和實驗室應共同關注少見細菌引起的感染。
[1]張秀珍,朱德妹.臨床微生物檢驗問與答[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02-203.
[2]楊秋紅.腹壁感染性竇道中檢出侵蝕艾肯菌1例報告[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33):215-216.
[3]楊小蘭,胡增軍,杜素芬,等.14歲少女外陰部潰瘍分離出侵蝕艾肯菌[J].檢驗醫(yī)學2010,1(25):26-29.
[4]常紀,杜靜,郭曉英.從前列腺液中分離出嚙蝕艾肯菌1例[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0,1(33):109.
[5]彭海林,田鳳喜,陳亞寶.侵蝕艾肯菌致新生兒結膜炎一例[J].湖南醫(yī)學,2013,10(24):2950.
2016-01-10修回日期:2016-03-18)
10.3969/j.issn.1673-4130.2016.12.070
C
1673-4130(2016)12-1748-01
·個案與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