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會計金融學院 吳建新
公司財務報表利潤操縱的原因與防控對策分析
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會計金融學院 吳建新
本文通過分析公司財務報表利潤操縱的動機與常見的利潤操縱方式,較為詳盡地分析了公司進行財務報表利潤操縱的原因,以及公司進行財務報表利潤操縱的手段,并提出了相應對策,以提高公司的經濟增長質量。
財務報表 利潤操縱 原因 防控對策
財務報表中的利潤操縱是指使用合法或者不合法的手段,對即將要披露的利潤消息進行刻意處理,以得到預期希望利潤的財務報表。
1.1公司業(yè)績考核目標的驅動
這屬于操作公司財務報表利潤的一個經常性動機??己艘粋€公司的經營業(yè)績,都只立足于財務指標,像是投資回報率指標、稅收指標、銷售指標、固有資產增值指標、利潤指標等,考核公司的業(yè)績不但牽涉到評價公司的全面經營現狀,而且還需要評價公司經營者的經驗業(yè)績,為了實現比較高的報酬率,公司管理人員會操縱財務報表利潤。
1.2公司為了實現經營目標
因為繳稅是公司的實際流出現金,所以選用的會計政策會對公司的現金流量產生影響作用,而公司財務常常以推遲納稅、漏稅、避稅等為目的,需要操作會計報表的結果。且在并購或出售的一些談判當中,其價格也是非常重要的,業(yè)績良好的公司股權能夠賣上好價錢。為此,公司非常有可能會為了增加出售或者是并購籌碼而操作財務報表的利潤,從而粉飾經營業(yè)績。另外,部分公司出于私人目的,在企業(yè)內私自侵吞收益,再操縱公司的財務報表利潤,進而對自身的不法活動進行掩蓋。
1.3社會經濟環(huán)境因素
在國內,因為環(huán)境要素存在缺陷和不足之處,報表當中可以操作的利潤空間較大。因為我國的市場結構不是特別合理,有關公司價值的非空間信息獲得的方式比較少,或者說得到公司真正價值的信息成本過高。普遍中小型投資者在使用公司財務報表充當決策根據的過程中會面臨無法對暫時性利潤與主營業(yè)務利潤進行區(qū)別的情況。就我國市場而言,信息競爭的長度非常低,不可以借助市場自身的調節(jié)對公司提供的會計信息的真假進行辨別。而之后對管理與應用會計信息的人員有關公司價值的實際信息面臨非常大的不對稱性。也正因如此公司管理層所期望的收益大于機會成本,必然不愿意真實披露自己的實際信息,從而導致對公司財務報表的利潤操控。
1.4經濟利益驅使
會計準則本具有選擇性,各個公司的實際現狀存在差異性難以十分完美地制定會計準則,僅僅是公司的一些基本規(guī)范,因此常??梢赃x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處理相同的會計事項,這些選擇性使公司財務報表利潤操控成為可能。此外,我國審計工作者的業(yè)務素質比較低,缺少較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而審計工作者也缺少較強的風險觀念。國內依舊沒有形成劃分審計業(yè)務市場的形勢。審計機構的專業(yè)化知識針對性不強?;谌绱说沫h(huán)境要素,審計監(jiān)督的形成常常是給管理人員操縱利潤提供了方便,在經濟利益驅使下,“合謀舞弊”也成為公司財務報表利潤操縱行為的重要方式。
公司為了達到對財務報表的粉飾目的,進行公司財務報表利潤操縱,重點存在三種方式,也就是調節(jié)收入、調節(jié)成本、調節(jié)資產負債表來操縱利潤。
2.1公司通過再調節(jié)成本的基礎上操縱利潤
其一,確認收入時間。銷售收入的確認是公司經營獲得利潤的前提。一方面而言,銷售收入的確認在理論上是一個時間點,但是在實際操作上卻是一個時間段,這為公司管理層進行的利潤操縱提供了極大的空間;另一方面通過虛擬交易的方法,人為造出銷售收入,或者產品未曾投入生產,進而難以進行正式銷售,卻事先將發(fā)票開給客戶,以此充當收入確認的入賬根據。其二是通過關聯(lián)交易。公司通過關聯(lián)交易,在結束子公司與母公司全部會計年度的情況下,私自交易額度較大的貨物,實際上并未進行實質的轉交貨品和資金結算,卻使得利潤調節(jié)。即利用較高價格賣出貨品的方式,進行關聯(lián)性交易以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其三是通過非主營業(yè)務收入。公司通過對非主營業(yè)務的人為調節(jié)利潤,或者確認了不應該確認的營業(yè)外收入進行確認等手段進行利潤操縱。
2.2公司在對確認費用時間進行調節(jié)的基礎上操縱利潤
公司對確認費用的時間進行調整,刻意在日后表達當期形成的銷售費用,并不將其列入當期;人為增加攤銷的期限以降低本期廣告費用的成本支出;理應記入固定資產科目的已經在正常使用的固定資產,仍然掛在在建工程科目減少折舊費用;將設備維修費用掛在待攤費用科目或遞延資產待以后年度進行攤銷等。另外,通過關聯(lián)交易,與分攤共同費用來調整利潤成本,以達到利潤操作的目的。
2.3通過調節(jié)資產負債表進行利潤操縱
其一是利用其他應付款和應收款賬戶。從理論上來講,其他應付款科目與應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應不會太大。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公司的其他應收款和其它應付款期末余額較大,有的甚至還出現了大幅超過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這些科目余額的現象。這常常是因為很多公司,利用其他應收款科目來掩蓋潛在虧損,以及利用其他應付款科目來掩蓋實際所得利潤進行利潤操縱。
其二是通過存貨賬戶。公司借助異樣的存貨計價方式,從而會影響到公司的盈利現狀與資產。像是估計的期末存貨的價格太高,如此不僅會使公司的資產虛增,還會對公司的主營業(yè)務成本構成虛減,從而間接地虛增利潤;否則,會虛減公司資產,主營業(yè)務成本虛增,公司利潤虛減。盡管固有會計準則嚴格要求公司會計政策的制定和變更,可在現實當中,還是有不少公司對存貨的計價方式進行隨意更改,進而對利潤進行調節(jié)。除此之外,一些公司在產品成本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應用定額成本法,也就是在產品和期末庫存商品間分攤產品定額成本的差異性,在分攤的組成中卻不列入本期的銷售產品,以此來降低本期銷售成本;甚至有的公司故意隱瞞存貨短缺,或者將損毀的產品虛列存貨,進而實現對財務報表利潤操縱的不良目的。
3.1建立健全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審計監(jiān)控職能
內部控制是公司防控利潤操縱的一種最為有效的策略,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明顯降低公司利潤操縱行為的出現?,F代審計普遍都是建立在內部控制之上的抽樣審計,所以明確審計程序標準的合理性,可以得到更加高效的審計工作,但關鍵還在于評價內部控制是否有效,內部控制目標是否明確。因此,應當建立健全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審計監(jiān)控職能,通過注冊會計師的查詢審核,進而評估該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對應檢測并評定經營業(yè)務中各部門會出現的風險,從而發(fā)現公司是否有利潤操縱行為。
因此,注冊會計師應當確認,被審計公司是否擁有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另外是否有書面稿來表明,在發(fā)現違法行為時應該及時采用應對措施,是不是要求積極地召開特殊會議,防止利益操縱的措施建議等。就我國公司的現實情況來說,并沒有過多重視公司的內部控制體系,內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導致財務報表利潤操縱成為可能。因此,如果公司利潤操縱的行為,不能通過內部控制及時發(fā)現、防治,那么注冊會計師就應當重新認真評價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對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缺陷的檢查與反饋。
3.2加強公司現金流量表的指標分析
現金流量表是將現金及其流動作為基礎編制的報表,公司在相應的會計期間之內對有關現金等價物或者是現金流出與流入的信息,其反映的是公司取得資金的水平。倘若一個公司的經營狀況良好,那么其經營活動形成的現金流量就是負的,那么注冊會計師必定要特別關注經營業(yè)績狀況的真實性,應該著重注意銷售收入的真實性,在銷售收入真實性能夠確定的情況下,還應該注意公司的銷售行為,不但需要判斷是否是為了銷售業(yè)績而故意虛開發(fā)票,還應對能否收回應收賬款的可能性進行正確分析,判斷公司是否采用不合理或者存在很大風險的甚至是欺詐的銷售行為而做出虛假業(yè)績。倘若一個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是正的,然而其總現金流量是負的,那么注冊會計師需要尤為重視公司的籌資與投資過程中會形成的現金流量,若是公司的部分對外投資金額巨大并長時間的投資回報低于通常的指標或者是不存在投資回報,那么注冊會計師需要對投資的準確性與可靠性進行審查,進而斷定其是不是通過對外投資的方式在賬外轉移資金,且非法運轉。
3.3掌握公司財務報表的相關指標變化
公司進行財務報表利潤操縱,必然會造成財務報表的一些財務指標的變化。比如存貨比例下降、主營業(yè)務毛利率提升、存貨周轉率下降、銷售費用下降、主營業(yè)務收入當中的主營業(yè)務成本的比例下降、總資產中存貨比例提升等,以上都會導致公司存在造假提升利潤的現象。除此之外,屬于相同領域的一系列的公司財務指標間,尤其是部分相對數的指標間通常不會存在比較大的不同之處,倘若面臨不正常的情況,那么意味著公司可能面臨財務欺詐或者是操縱報表的行為。假設公司通常采用一般不使用的損益類項目進行利潤調整,且在財務指標上加以表述,也就是跟相同領域的公司進行比較,公司總利潤中主營業(yè)務利潤的比例顯著降低。相比較于非利潤操縱公司,利潤操縱公司的特點是資產周轉率較低、財務杠桿較高、流動資產比率較低。因此,為了防控公司進行利潤操縱,不但應當做好企業(yè)的財務工作,更應注重企業(yè)的各種財務指標進行有效分析,以及時發(fā)現、防止公司進行利潤操作。
[1] 安華.中小企業(yè)利潤操縱的手段及對策探討[J].商業(yè)會計,2013 (23).
[2] 鐘俊華.上市公司利潤操縱行為及其防范[J].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6(8).
[3] 陳瑞生.新會計準則視野下的企業(yè)利潤操縱及其應對措施[J].財經問題研究,2014(2).
[4] 杜婷玉.利潤操縱現象的成因及其治理[J].新疆社會科學,2012 (3).
[5] 黃曉容.企業(yè)利潤操縱的現狀及對策探究[J].會計師,2015(10).
F275
A
2096-0298(2016)11(a)-089-02
吳建新(1969-),男,漢族,重慶人,副教授,主要從事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