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亮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200135)
品讀新古典攝影家孫郡
潘曉亮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200135)
在孫郡的鏡頭里,他把中國畫的寧靜、寫意重新帶回到現(xiàn)代人的生活里。孫郡的作品經常會出現(xiàn)對傳統(tǒng)文化缺失的尋覓,對中國夢的營造,這些宛若詩歌般的意境,幽深而又引人入勝。每一張都散發(fā)出超凡脫俗的美感,在攝影瞬間的魅力和工筆畫經歷歲月的打磨,孫郡找打了完美的平衡。
攝影;古典;孫郡
他的影像深入骨髓,是一場造夢者的風花雪月。
攝影與繪畫都是為怡情養(yǎng)性,只問自己的心是否歡喜,其他無妨。
在這個藝術圈浮躁的當心,我們品到了一個攝影人的匠心精神。
話說當今國內攝影圈最紅火的兩個人,一個陳曼,另一個非孫郡不可。一男一女,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在時尚的大旗下,都博出了屬于自己的一方天空。他們都是中國本土殺出一條血路的時尚king and queen。孫郡出道比較晚,成名也晚于陳曼,但這不不影響他后來者居上的能力。目前,他是上海灘最紅的攝影師。最近看孫郡看的多,電子媒體泛濫的當下,經常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孫郡的照片。孫郡出生在浙江紹興,在小橋流水、烏篷槳動中長大。他7歲開始學習國畫,家里鄰居有一個老畫家,小孫郡經常跑過去看畫。稍微大些,又經常聽鄰居大哥哥大姐姐念古文詩詞。有人說,童年的記憶最珍貴在這樣的古風古韻熏陶之下,成年之后的孫郡還被這樣的情懷魂牽夢繞。
時間倒退,年幼的孫郡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下,考入了中國美術學院,進入視覺傳達系讀書,畢業(yè)以后,來到一家廣告公司讀書,但對于攝影的夢想,最終誘惑他在2002,孫郡的朋友幫他做了一個匯集她作品的網站。之后,被成都某時尚在只看到的,就約他拍攝時尚大片,也是孫郡第一次嚴格意義上拍攝的時尚大片。如詩如畫的意境,孫郡在《新文化攝影》中寫道:我要走一條很窄的路子,窄到剛好能通過我一人,而不可能容下別的仿效者。我要把中國畫的寧靜與寫意,重新帶到現(xiàn)代人的生活里面。人生的成功,往往就是從走窄路開始的吧。
在他的鏡頭下,孫儷,ANGELABABY,范冰冰,李冰冰,劉亦菲等潮流一線大明星,都帶上了似煙似霧的江南文人氣息。一眾被他拍攝過的女明星說到:太崇拜他了,他拍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我。吳彥祖、張震、黃曉明等一眾男星說:太喜歡他了,他拍出了我們身體里的靈魂。他是攝影圈里的李健,他用相機和詩。開創(chuàng)了“新文人畫攝影“。有人說,在他的鏡頭下,無論多浮夸的明星,在他的鏡頭下都美得像一副古畫。他的作品走中國風,不論多浮夸的女明星在他的鏡頭下都像一幅古畫。傳統(tǒng)的濃墨、重彩宛如山水畫般意境,深幽而引人入勝。而他本人,也如徐志摩般自帶如煙如霧的文人氣息。是國內獨一無二的攝影詩人。嚴格意義上來說,孫郡并不是純粹的攝影師,而是攝影師與畫家的結合。他的作品既有瞬間吸引人的魅力,又有時光沉淀的韻味。孫郡用他嫻熟的鏡頭為我們造了一個又一個古典的夢。
初次觀摩他的作品,每個人都會眼前一亮。這些層次豐富、意境深遠的畫面,我們會在某個瞬間被某個情節(jié)擊中,在緩緩流淌的時光積淀中冥思,在層層渲染的畫面內涵里造夢。他的風格,細節(jié)決定一切。攝影、繪畫、建筑都是有細節(jié)要求的。其實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都對細節(jié)有些苛刻。本來我就在創(chuàng)造美的事物,總會盡自己可能去做到最好。在他的作品中,有的是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走過的路、愛過的人。
關注了孫老老師的微博“布法羅的樹孫郡”,細細讀下去猶如古典詩詞一般引人入盛。2016年9月30日,一副玉蘭花照片的配圖下,“雨中聽風,燈下玩花,簾內玩花,醉里生趣?!?016年9月28日,幾幅江南水鄉(xiāng)的配圖之后,引我們入境的配詞“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淵,炷盡沉煙”。2016年9月22日,一副石榴的配圖下“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2016年9月12日,一副影星霍建華的配圖下“不覺初秋夜?jié)u長,清風習習重凄涼。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2016年8月28日,一副柿子圖上,”入秋夜涼,對月無殤“。這樣一個時時刻刻活在古典情懷中的攝影師,他早已將他的品性融入到了攝影當中。他用自己獨特的風格征服了我們饑渴的眼神。
讓你說不出的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個系列的作品都是在講述一個故事,純粹的中國的故事,獨特的風格,并且能夠把人物、服裝、環(huán)境很好的融入到一起,并且很好的為故事的主題結合在一起,這種感性與理性的完美結合,讓我喜歡上了他。
媒體這樣評價他,來自上海,又一個非科班出生的年輕攝影師,他用自己的獨特的現(xiàn)代中國風格影像征服了饑渴的眼球。讀他的作品,像是偶爾撞到的一幕電影,被其中某個情節(jié)不經意的電擊,時間緩緩流淌,圖像的張力延展出無數(shù)幻想的空間,在觀者的心中刻下深深淺淺的印記。這就是一個造夢者的魔力吧。
孫郡自述到,他其實從來沒有研究過時尚是什么,也一直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只是把他作品里的拍攝對象換成專業(yè)的模特,把服裝換成品牌的服裝。他有他自己的審美標準,當然,他也會幫助編輯一起挑選衣服。不懂時尚,卻創(chuàng)作了時尚,真是一種高深文化底蘊的體現(xiàn)。
無疑,孫郡在商業(yè)上是 取得巨大成功的。我們通過對孫郡工作模式的了解,獲得如下信息。第一個信息:他畫功還不錯。第二個信息:那個花沒有繪畫基礎光會PS是處理不出來的。第三個信息:摳圖合成。盡管在攝影上的巨大成功,被冠以當代攝影藝術大家的名號,但是他卻表示:我寧可你不要叫我攝影師,也不要叫我藝術家,我就是一個普通的人,一個在玩著自己喜歡的東西的人。“
孫郡的高明之處不在于后期PS的多厲害,而是拍好之后,去掉原色,全部重新上色。觀察他早期的作品,有明顯的兩種風格,一個是有關中國風。二是酷似古典油畫。這可能跟他有極深的繪畫功底有關,孫郡從小酷愛繪畫,進入美院之后,她開始學習了專業(yè)的素描、色彩。畫一些寫意的畫鳥和山水。他的影響和靈感的啟發(fā)并不來源于一位畫家,而是這么多年自身的積累而自然而然形成的風格。他現(xiàn)在的作品結合了許多元素,從整體的已經來看,傳達了某種精神和文化的精髓。他的攝影結合了股電話的意境。所以他后期的攝影帶有明顯的“新文人畫攝影”。
源自孫郡的時尚標準是根據(jù)不同的需求變化的,他覺得中國人要擁有中國人應該要做自己中國人情緒里面的東西。如果出發(fā)點只是模仿國外,致敬國外的藝術,那還只是一個學習的階段。他的創(chuàng)作是戴著自己的情緒、喜好、審美、思維去表現(xiàn)索要表現(xiàn)的東西。有人認為孫郡的風格是一條”窄“的路線,他覺得”寬”與”窄”的定位從時尚攝影的角度來看,其實是取決于客戶和大眾的看法,孫郡認為,他的客戶都是中國風的作品,那他這樣一條中國風的道路就是相得益彰的。他認可的市場不是由客戶來區(qū)分的,而是市場來決定的。
中國風在這幾年有著比較好的發(fā)展,在國外的T臺上都能看到中國風。早些年,時尚雜志和品牌都很少有表現(xiàn)中國人文情懷和氣質的內容,只是披著“中國文化”的皮。近些年,中國風雖然依舊停留在表面,但是相比之前要好很多。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孫郡專注于享受自己的生活,不會為了賺錢而工作,也不會為了所謂的責任而工作,必須從內心出發(fā)。過了某個時期,思想和心境都會發(fā)生變化。
據(jù)他團隊介紹,他們的作品一般是這樣成形:先用相機拍,然后轉黑白做成類似于底稿的樣子,然后用類工筆畫的手法電腦上色??隙ㄓ腥藭?,那不如直接繪畫啊?我也有這樣的疑問。這就是攝影理念的問題了,孫郡認為經過相機記錄的東西都是真實存在的東西,而繪畫則或多或少會摻雜人的主觀因素,因此,他想要記錄一個真實的世界,有關花開鳥鳴,有關云卷云舒。在他的作品上,他近乎執(zhí)拗的堅持著攝影的本質,真實的再現(xiàn)。每一張照片用長達二十多天的時間手工上色,像工筆畫一樣一層一層的去渲染。
某著名酒業(yè)品牌,邀約孫郡拍攝商業(yè)廣告大片,在整個過程中,他的匠心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僅僅為了拍攝畫面里明月里的滴墨這一素材就拍攝了400稿,表明了他以專注、精進的精神,追求最完美的細節(jié)。
在他的鏡頭下,感受到的是拍攝者內心的安寧與沉穩(wěn)。在攝影這種瞬間成就的藝術需要的是時間的耐心。而在藝術大范疇下,傳統(tǒng)藝術文化價值和美學的回歸,是必然的潮流,而孫郡鏡頭下的東方詩意,也必然會形成一股潮流。
2014年,孫郡與《時尚芭莎》合作了三年中國美學復興系列作品,其中包含《明月清風》《生命供養(yǎng)》《百花錄》,這一路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他自語,一路山河花鳥為伴,不曾寂寞。
正因為拍的如此用心,正因為畫的如此用心。孫郡和他的“新文人畫攝影“才擁有如詩歌般如山水畫般的意境,幽深唯美又引人入勝。一副天長地久的工筆畫、一種歲月靜好的中國風。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個攝影匠人對中國風、對內心執(zhí)拗的追求,這正是這種執(zhí)拗,如時光凝滯,不著一言卻進得風流。
潘曉亮,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研究方向:攝影 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