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美瓊
(師宗縣人民醫(yī)院兒科,曲靖 師宗 655700)
?
小劑量紅霉素治療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100例臨床療效
馬美瓊
(師宗縣人民醫(yī)院兒科,曲靖 師宗 655700)
【摘要】目的 研究使用小劑量紅霉素治療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方法 以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100例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57例和對照組43例,為觀察組患兒采用小劑量紅霉素治療方法,為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5%,對照組為83.7%,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使用小劑量紅霉素能夠有效治療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值得臨床推薦和使用。
【關鍵詞】紅霉素;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劑量;小兒
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癥狀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部脹痛等,長期患病將導致患兒食物攝入過少、厭食、營養(yǎng)不良,從而造成患兒免疫力低下,體質較差,不僅給患兒帶來痛苦,給患兒家長帶來心理負擔,而且不利于患兒的健康成長[1]。因此,如何有效治療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成為醫(yī)護人員關注的重點,我院使用小劑量紅霉素治療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顯著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接受治療,符合納入條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兒,分為觀察組57例和對照組43例,總計100例。患兒中男61例,女39例。年齡0.7~3.2歲,平均(1.97 ±0.84)歲?;純翰〕?.3~2.8年,平均(1.18±0.43)年。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為兩組患兒均采用藥物方法治療,如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停止用藥。要求兩組患兒家長控制患兒飲食,避免攝入不易消化、油膩、辛辣等食物,調節(jié)患兒作息規(guī)律。①對照組:為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療法,使用多潘立酮片,口服,1次0.3 mg,1天3次,要求在飯前服用,使用1周。②觀察組:為觀察組患兒采用小劑量紅霉素療法,口服,1次3 mg,1日3次,在飯前服用,使用1周。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兒的治療效果。痊愈:患兒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消失,患兒食量恢復正常,在2 d內康復;顯效:患兒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明顯改善,患兒食量有所恢復,在2~3 d康復;有效:患兒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有所改善,患兒食量有所增加,在3~4 d康復;無效:患兒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沒有改善,患兒食量沒有增加,在4 d內未康復。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平均數(shù)(±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根據(jù)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相較于常規(guī)治療方法,我院采用小劑量紅霉素治療方法用時更短,且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癥狀改善平均用時(d)
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見的兒科疾病,致病原因復雜多樣,通過各種檢查均不能確診為由器官病變引起,由于其病理基礎特殊,受到醫(yī)療領域的廣泛關注[2]。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患兒腹痛、腹脹、食欲下降、反酸、惡心、嘔吐等消化功能異常,導致患兒長期營養(yǎng)不良、免疫力弱、體質較差,嚴重影響患兒的健康成長。由于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缺乏病理基礎,給治療帶來了諸多不便,目前治療該類疾病主要是采用嗎丁啉等腸胃促動力藥物,但此類藥物見效較慢,療效不穩(wěn)定,不僅延長患兒康復時間,而且給患兒家長增加了心理壓力。
紅霉素是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的一種,由于其藥理和青霉素相近,在醫(yī)療中通常用于治療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螺旋體、衣原體、支原體等感染,我院將小劑量紅霉素應用于治療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取得了顯著效果[3]?,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紅霉素中含有豐富的二甲氨基團,能夠促進腸胃運動,引導腸胃提前進行消化運動,增加十二指腸的運動強度,提高運動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大劑量的紅霉素容易造成腸胃收縮過度,引發(fā)惡心、嘔吐,且對肝臟有一定損害,因此,必須嚴格控制紅霉素的用藥劑量,使用小劑量紅霉素治療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
根據(jù)實驗結果分析[4],小劑量紅霉素療法在改善患兒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的用時上均小于常規(guī)治療方法,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小劑量紅霉素療法見效更快,能夠減少患兒治療時間,提高治療效率。相比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3.7%,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6.5%,觀察組療效更好,且差異具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小劑量紅霉素治療方法能夠有效改善患兒腸胃功能,幫助消化,且該方法不良反應較小,更適用于患兒。
綜上所述,相較于常規(guī)治療方法,我院使用小劑量紅霉素治療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更為顯著,該方法不僅能夠促進患兒腸胃運動,有效緩解食欲下降、腸胃不適、腹脹腹痛等癥狀,而且能夠有效改善患兒的腸胃功能,從根本上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防止復發(fā),且我院采用小劑量的紅霉素,不良反應較小,使用安全性高。因此,建議醫(yī)護人員在治療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時選用小劑量紅霉素的治療方法,使患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江雪娟,張藝.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 78 例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2,11(24):1979-1980.
[2] 李淑芹,商廣芝,李松.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0,12(4):94-95.
[3] 鄒柳燕.小劑量紅霉素治療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4,20(13):143-144.
[4] 李俊標.小劑量紅霉素治療小兒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療效[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7):3938.
中圖分類號:R725.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7-01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