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英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和家長已經(jīng)開始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持否定的觀點,希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依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材施教,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并把這些方法運用到教學中,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聽、說、讀、寫的過程,對于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語文教師跟應該靈活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糾正他們錯誤的習慣,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本文將對教育心理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寫作教學和語文實踐活動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小學語文;教學實踐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聽、說、讀、寫的過程,對于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語文教師跟應該靈活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糾正他們錯誤的習慣,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一、教育心理學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教育心理學的很多理論為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提供非常好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師為學生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低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學校,膽子比較小,這個時候教師要根據(jù)他們的興趣和愛好進行教學的切入點,例如把拼音字母編成兒歌幫助孩子們記憶和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樂趣,從而愛上語文知識的學習。
(一)增強學生自信心
人們把由于自信而引發(fā)的積極心理效應現(xiàn)象,稱之為亨利效應。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有了自信,便擁有了決心、意志、勤奮、耐心以及不屈不撓的斗志,他的潛能也會得到發(fā)掘。把亨利效應應用到語文教學中就需要語文教師在于學生的互動和交流中讓他們感受到親切,對他們的發(fā)言給予積極的回應和鼓勵,比如選擇一些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回答問題,在他們給予正確答案時候給予肯定,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信任,從而喚起孩子們對知識的信心,這種自信心的建立也許比課后的輔導有更大的效果。成功的喜悅,自信心的建立,積極的學習氛圍,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有著重要意義。
(二)增加對知識的興趣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當學生有疑難問題遲疑的時候,教師要對他們進行啟發(fā),不把答案直接告訴他們,讓他們有足夠的思考時間,這樣可以讓他們通過自己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答對問題,通過實踐得到的成果可以讓他們獲得更大的愉悅。語文學科是一門語言學科,教育心理學在語言學科的運用會更加的豐富、有趣,教師要多觀察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不同特征,多和他們溝通,培養(yǎng)他們對知識的興趣,用飽含尊重鼓勵的課堂語言,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暢所欲言,從而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三)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1.品味感悟,榜樣激勵。
在小學的語文課本書中有不少關于對英雄描寫的文章,老師可以利用學生欽佩英雄的心理,讓孩子們學習英雄的精神品質(zhì),通過他們對課本內(nèi)容的品味和感悟,發(fā)揮榜樣激勵的作用,學習英雄堅韌不拔、遇事勇敢的品質(zhì)。
2.創(chuàng)設情境,恰當評價。
教師要根據(jù)小學學生的性格特點,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把孩子們帶入的學習的情境中去,?對學生適時、恰當、正確的評價,會使學生產(chǎn)生成功感、喜悅感,激發(fā)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欲望。進行評價的時候要注意理解學生,善于發(fā)揮學生的有點,給學生針對性的合理建議。
二、教育心理學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學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長過程各不相同,他們的寫作基礎也有著些許差異,從布局謀篇,到修辭運用,不同學生表現(xiàn)出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學生賞識學生的寫作才能,在寫作點評的時候,對他們寫的好的地方進行批注鼓勵,哪怕是一個小的用詞,也要給予肯定,這樣一定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減少他們對寫作的畏難情緒。
三、教育心理學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的運用
常常說興趣是孩子們學習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程讓孩子們產(chǎn)生興趣大部分來自于他們平時的實踐和課外閱讀,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十分有必要的注重語文實踐活動以及孩子們的課外閱讀。有目標的閱讀引導效果遠遠大于無目標的隨意閱讀,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背誦一些自己喜歡的詩歌、名言等。組織豐富而有意義的語文實踐活動課,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討論,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拜托死板單一的教學模式。
語文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有更加積極的情感體驗,符合幼兒的心理要求,通過接觸社會的實踐活動,例如參觀,春游等可以讓學生開闊眼界,并使學生寫作有“源”,情有所“寓”。由此可見,一切語文學習的實踐活動,都能使學生獲得學習語文的積極的情感體驗。
總之,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僅僅只是讓學生識字,背課文等,還是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啟發(fā),幫助他們各自品質(zhì)的形成,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語文的教學中,可以有效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心理健康對于小學生來說意義重大,是學生進行各種學科知識學習的基礎,當前教育的形式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多的應用心理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好的品質(zhì),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和生活。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注重教育心理學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把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結合語文學科自己的特點,促進學生各方面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壽康.認知心理學教學觀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
[2]王燕.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交際.2011.
[3]鮑躍華.淺談心理學對語文教改的意義及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麗水師范??茖W校學報.2002.
[4]胡黎華.滿足心理需求品嘗成功愉悅——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心理學原理運用[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1996.
[5]馮兆珍.培養(yǎng)興趣引起注意加強識記——語文教學與心理學關系淺談[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