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中華
【摘要】本文根據(jù)詞塊理論,針對目前高三學生英語作文表達中詞塊運用進行研究,通過問卷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研究高三作文高低分在詞塊運用上的差異,為教學提供啟示。
【關(guān)鍵詞】英語作文 詞塊 固定搭配詞 語篇短語 句型框架
一、引言
詞塊是語法,語義和語境的合成物。近年來,隨著語料庫的發(fā)展,對詞塊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重視。一些語言學家對大量真實語言材料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90%的自然話語是由詞塊來實現(xiàn)的。1993年Lewis編寫的The Lexical Approach一書的出版,以詞塊為中心的詞匯教學法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和采納。
二、詞塊的分類
現(xiàn)有文獻對詞塊的劃分主要依據(jù)結(jié)構(gòu)和功能兩大主線。本研究中作文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依據(jù)結(jié)合高中英語寫作特點和Lewis(1997)分類,分為以下幾類:
1.固定、搭配詞(Polywords&Collocations),由單個單詞或者2~3個單詞組成,其中的單詞不能隨意替換,如 a symbol of、now that?;蛘哂奢^高頻率出現(xiàn)的單詞組合而成的“半固定短語”,常見搭配有形容詞+名詞 good luck ;動詞+名詞 have a meeting; 動詞+形容詞+名詞 provide weekly tests等,這些搭配是詞項在長期使用中漸漸形成的一種組合,了解這些搭配是準確自然表達英語的基礎(chǔ)。
2.語篇短語(discourse frames)是具有銜接功能、連接句子內(nèi)部或句子間的兩個成分的詞匯短語。例如:
表示語篇開始:as is shown/ illustrated...; we can see...;
表示因果:that is why...; the reason is that...; this is because...
表示順序: whats more; firstly...; secondly...; besides...等。
3.句型框架(sentence frames)如 I am surprised that...; I think that...; my point is that ...;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三、研究設(shè)計
1.研究問題。本文依托Lewis 詞塊分類,運用對比分析對收集高三學生寫作素材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旨在回答以下問題:(1)高三學生作文運用詞塊有何特點?(2)不同水平的作文詞塊使用是否有差異?如果有,差異何在?(3)同一話題詞塊在高低分作文中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
2.研究對象。本研究以對2014年河池市高三英語統(tǒng)考試卷中有關(guān)環(huán)境保護內(nèi)容的“書面表達”部分進行抽樣為基礎(chǔ)分析。(試卷由三位資深教師按照高考評分標準打分)從1000多份試卷中隨機抽取作文得分在五檔到二檔(作文滿分25分,得分在20.5~25的作文為五檔組,15~20的作文為四擋組,10.5~15的作文為三擋組,5.5~10的作文為二檔組)的試卷各80份,共320份。沒有采用一檔作文的原因是因為一檔作文的詞塊短語數(shù)量較少,錯誤較多,無法保證樣本的質(zhì)量。
3.語料采集。抽樣的掃描有專人錄到Microsoft Word 中電子文本,然后再經(jīng)過校對以保證研究的有效性。考慮到采集詞塊的數(shù)量要備研究所用,我們采用了人工識別的方法從生成的詞匯短語表中提取目標短語,并由兩名英語教師進行短語采集對比。
四、結(jié)果與討論
1.總體分析。
使用頻率和數(shù)量是本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由表1可知,高分組作文的總字數(shù)高于低分組。可見,高分組的學生總體上比低分組的學生較能寫出更長的文章。也反映出低分組的學生比高分組的學生使用的詞塊更少。
2.分類分析。
(1)問題體現(xiàn)。本研究將樣本中的詞塊短語進行歸類分析,并結(jié)合學生調(diào)查表中不同學生類型對詞塊分類的掌握程度更進一步分析研究。
從表2和表3中學生調(diào)查表和詞塊種類比例表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不管是高分組還是低分組,搭配詞學生自己感覺運用得最好,而且在四類詞塊中搭配詞也是運用得最多,分別占52.0%和54.5%的壓倒性地位;其次學生高低分學生感覺語篇短語也稍能掌握,在學生作文詞塊分類比例中位于第二,這一發(fā)現(xiàn)與以往語言研究結(jié)相似。即搭配詞和語篇短語在高中高分作文中的重要性不可忽略。
(2)固定、搭配詞。以學生考試題目涉及到的環(huán)保為話題的作文為例,利用Wordsmith對environmental problems一詞進行檢索(表4詞塊類別中英語短語后括號中的數(shù)字表示該詞匯出現(xiàn)的數(shù)量),分析結(jié)果如下:
由表5可見,涵蓋environmental problems 的詞塊短語在高分組和低分組分別出現(xiàn)了428、130頻次,且高分組中還出現(xiàn)了搭配豐富而地道的表達 raise promote /awareness of ;solve; leave...unsolved;cause/focus on / concentrate on/take... Into consideration 等表達,而低分組出現(xiàn)的搭配相對就單調(diào)少很多。由此可見既然搭配詞是高分作文中相對關(guān)鍵容易把握的部分,應在外語學習中被整體學習、記憶,并在語言理解和表達時整體提取使用。教師可以對這類詞塊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訓練,如設(shè)計搭配配對,選詞填空,半開放型填空等。避免英語基礎(chǔ)弱的學生在寫作是搭配使用單一或者錯誤情況。
(3)語篇短語。
上述對學生作文語篇的分析表明,學生已具備一定程度的語篇組織能力和意識,也發(fā)現(xiàn)“I think that ...”在表達觀點的詞塊語篇用語中重復率相當高,這有可能是受到了漢語思維的影響,喜歡用we think that、I believe that 等主觀色彩強烈的詞塊。而高分組的表達相對規(guī)范地道,更符合英語語言特征,更豐富多樣。語篇能力通常被看成是一篇作文的靈魂和關(guān)鍵所在,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充分挖掘語篇中的情感資源組織教學作文,理解文章語篇結(jié)構(gòu),做到從語篇中來,到語篇中去。
五、教學啟示
希望通過本調(diào)查研究,清楚英語高低分學生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以便有的放矢的組織學生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詞匯短語的提煉和積累,同時教師也需要多多整合教材資源,有效的進行語篇短語詞塊的提取和利用,并通過深入詞塊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 and London,England;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2]楊成.高三英語個性化書面表達教學策略.
[3]馬光惠.國內(nèi)詞塊研究回顧[J].英語教師,2012(1).
[4]謝家成.中學英語搭配教學[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
[5]曹榮蘇.基于語料庫的高三學生寫作詞匯短語使用情況調(diào)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2(9).
[6]孫君捷.運用“詞塊”提高初三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