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文文
(江蘇省栟茶高級中學,226406)
?
探究性教學設計的若干原則
冒文文
(江蘇省栟茶高級中學,226406)
教學設計是教師組織課堂有效教學的“腳本”.它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圍繞教學目標針對重點、難點進行合理規(guī)劃,對教材內容以及相關教學資源充分進行整合,而且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具有重要作用.那么,高效的教學設計又應遵循哪些原則,本文筆者結合具體案例,談談探究性教學設計的若干原則.
一、探究性教學設計需要突出過程性
在當下的信息時代,學生不缺知識,缺的是對教學內容的獨特見解.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結合教材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盡可能根據(jù)學情設計教學,改造教學.也許學生探索或許在課堂上并不成功,但是對于學生來說,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所以,要設計探究性教學,必須突出過程性.
案例1“基本不等式”的教學設計
師:同學們,我們在初中已經(jīng)學過不等式,比如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等等,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不等式,誰來舉例,看看能不能用不等關系來表述.
生:比如我們班上學生體重、身高就是不等關系,還有我們同學各自的家到學校距離也是不等關系.
師:是的.從科學角度來看,不等是絕對的,相等才是相對的.數(shù)學是生活的,同樣也是其他學科的基礎.比如一個簡單的例子,下面由一些物理元件構成的電路(如圖1),現(xiàn)在請你們一起來探索一下其中的不等關系.
請你們先看看電路圖,然后根據(jù)電路圖把線路連接好,移動滑動變阻器,認真觀察燈泡亮度變化,說說其中原理.
(說明:在這個物理實驗中,設電阻塊電阻R=a+b=20 Ω,回路實際電阻為r.學生在滑動變阻器的過程中,其燈泡亮度變化,從而思考電阻大小的變化,并且加以總結,得出不等式,感受其中的不等關系.)
生:滑動變阻器在滑動過程中,燈泡從亮到暗又回到亮,這說明電路回路中電阻從小到大,最終又回到?。?/p>
師:現(xiàn)在你們對實際電阻繼續(xù)研究,看看能不能歸納其中的數(shù)學不等式.
(學生分小組探究)
從設計來看,這種方法既“照顧”了學生的舊知識,又激發(fā)了學生興趣.由于需要學生動手操作,因而能夠牢牢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當然更重要的是在學生進行探究過程中,他們的思維得到了真正發(fā)展.這里,我們需要認識到,只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能夠多層面、跨學科思路,盡可能將相關數(shù)學知識融入到各學科乃至實際生活中,通過換位思考分析學生對探究內容的興趣以及可能性,那么學生的探究無疑會推動促進課堂精彩生成.
二、探究性教學設計需要強化知識整合
對于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來說,知識容量較大,如果放手直接讓學生探究,其效果必然低下.對此,教師需要強化知識整合,重點加強數(shù)學知識在實際問題解決中的運用.而對于數(shù)學復習課堂來說,更需要加大知識容量,增加解題技巧探究.實踐證明,以變式教學、題根教學、一題多解教學等方式,可以明顯提高數(shù)學解題功效.
案例2向量恒等式
的應用.
簡析向量恒等式也可以稱為極化恒等式,在高等數(shù)學中是向量數(shù)量積與向量和以及差之間的關系式,它可以通過公式充分展示三者的復雜關系,因而對于實際數(shù)量積問題解決有著非常好的優(yōu)勢.通過引導學生探究,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了解問題相關知識背景,而且還能幫助優(yōu)秀學生對更深層次的知識進行拓展.而要實現(xiàn)這一系列教學目標,則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進行深挖細究,而且還符合當前學生實際,一般情況下屬于較高層次的探究.
三、探究性教學設計需要彰顯思維發(fā)散性
引導學生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給學生一定的平臺,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等形式自行探究,而這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思維的發(fā)散特征.因而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針對思維發(fā)散性,以及問題解決多樣性都需要考慮.而這也是新課程理念所提倡的.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就必須強化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訓練.
思路1如圖3,根據(jù)?ABC是銳角三角形可以得出:點A在線段DE上運動(不包括端點),其中∠BDC=∠BCE=90°.
思路2根據(jù)正弦定理,得
簡析本題解決方式很多.思路1是其中的典型解法,通過數(shù)形結合的方式直接將向量數(shù)量積問題轉化為投影問題.這種方式對于引導學生探究向量關系本質來說最方便.而對于思路3來說,則是學生最喜歡的解題思路,對于空間思維比較敏感的學生可以直接把題目化為坐標方式,這是一種代數(shù)思維的求解方式.而思路2,則是通過正余弦定理,利用函數(shù)處理函數(shù)值域的問題,思路也非常清晰.
四、探究性教學設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信息化手段在教學中運用越來越頻繁,比如近年來數(shù)學實驗室、圖形計算器,等等,非常流行.這里筆者認為,教師也需要與時俱進,尤其是針對高中數(shù)學教學,更需要與時俱進.比如,在教學設計中就可以設計一些可以采用的教學工具,甚至可以通過計算機工具以及數(shù)學實驗的形式引導學生探究.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和圖形計算器十分流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幾何畫板或圖形計算器幫助進行函數(shù)圖象教學,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嘗試,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學生可以利用圖形計算器設計一些簡單圖形,從而解決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
對于學生來說,數(shù)學實驗相對新穎,不僅可以吸引他們興趣,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進行探究,這是教學設計中常用的探究性方式.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反映了其探究的全過程,而且教師還能全程跟蹤學生實踐情況,對學生實踐及時作出指導.當然,針對這種課堂設計還需要教師充分了解信息工具,能夠自己熟練進行操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促進學生進行探究.
總之,教學設計僅僅是課堂教學的“腳本”,是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并不唯一,在實際運用中也不是一層不變的.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根據(jù)學生認知以及動手實踐能力,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探究,以便有效提高學生動手探究能力,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思維,否則一味使用,反而會降低課堂教學效率,這是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