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娟
一、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生活是生動活潑的,生活是寫作的唯一源泉。沒有真實生活,就寫不出好文章來。學生不會寫文章至少寫不好文章,大多是因為缺少觀察,缺少真實的生活。沒有生活,就等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了生活,就有寫作的素材,素材多了,寫起文章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我教育學生積累素材有三點。首先,指出具體事物讓學生自己去觀察。然后,把看到的事物寫在本上。比如:“翠屏山”的景色非常美。我告訴同學們有時間去看一看。今年春天,許多同學把看到的景色寫了下來。有一個同學是這樣寫的:“翠屏山,啊,你的景色美極了,簡直成了一個大花園。山上有綠草、鮮花;還有各種樹?;ㄉ嫌谐扇航Y(jié)隊的蝴蝶,有辛勤的蜜蜂在嗡嗡地鬧著。樹上有鳥兒在叫著、鬧著、唱著”。這就是生活,就是最精彩的寫作素材。同學們養(yǎng)成觀察習慣以后,自然就形成了觀察事物、積累生活素材的良好習慣。、其次,就是把多年積累的生活素材介紹給學生,慢慢地向?qū)W生滲透。如:鄰居的馬丟了,相隔二十里地的一年輕人揀到,四處找丟馬人,正在丟馬人很焦急的時候,揀到馬的人找到了丟馬人。有的同學寫在本上,并合理地展開情節(jié)。題目也很驚人:“揀馬人尋找丟馬人”。這種用間接的傳授方式,也能使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再次,就是從書本上積累素材。主要是引導學生對閱讀寫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作文感興趣,同學們愿意閱讀中外名篇名著,主要是借鑒使用。
二、閱讀名篇,學習技巧
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另一個途徑也很重要。就是多閱讀名篇名著。學習這些名篇名著的寫作技巧。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教育學生對語文課的認真學習。有的學生不會學習語文,只因為學語文生在背誦古詩文,做好練習冊就行,忽視了講讀課文的學習分析。時間長了,作文水平就徘徊不前。
我在教學時,對學生要求很嚴格。有代表性的文章,對它的開頭、結(jié)構(gòu)、層次、詳略、修辭方法、結(jié)尾等都要求熟記,并要進行仿寫。
三、教師指導、提高能力
要讓學生作文水平盡快提高,教師的指導非常重要。我的經(jīng)驗和體會是,教師要有自己的作文功底,這是指導學生寫好作文的關(guān)鍵。我認為,用提問方式,采取啟發(fā)式或引導學生展開思路效果較好。
例如:教學家鄉(xiāng)的小河一文時,我簡單敘述了這篇文章的思路。 我的家鄉(xiāng)在西溪河旁邊兒,小河就西溪河,現(xiàn)的河兩邊已經(jīng)沒有了花草樹木,河里已經(jīng)沒有魚蝦。但我要求學生們想像,將來會怎樣呢?我的范文暫不與學生見面。有的同學說現(xiàn)在河水受到污染,自然環(huán)境被破壞。將來一定是:河水清澈見底,站在河邊能看到魚蝦在水中游動。河兩邊是柳樹成蔭,樹上的鳥兒在鳴叫,河邊各種野花在爭先恐后地開放。老師必須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閃光點及時表揚,這樣就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習作練習
1.語言技能訓練法,每堂語文課前5分鐘,學生按老師布置的每周語言訓練的題目,進行有準備的口頭表達。例如各種簡短的應(yīng)用文訓練,各種文體的片斷訓練等等,細水長流,以此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專題訓練法,在一段時間里,集中訓練一個專題。如寫景專題,以空間、時間或邏輯為順序各練習一遍,從中找出寫景的寫作技巧和方法。任何體裁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使容易出錯的地方暴露出來,加以改正。
3.提綱訓練法,此法目的是增加訓練密度,節(jié)約訓練時間。例如訓練記敘文時,教師可啟發(fā)學生提出一些作文題目,如《上學路上的一件事》、《我的好朋友》、《在雨中》等等,在眾多的題目里,選出一個,然后要學生只擬題綱,不求成文,此法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多角度進行立意訓練,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快速思維,同時在寫作益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