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萍
摘 要:兒童閱讀是一個傳統(tǒng)課題,是一個多學科綜合、交叉的研究領域。目前國內關于兒童閱讀的文獻各有側重,傳統(tǒng)的兒童閱讀研究主要有腦科學領域的兒童閱讀障礙研究、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教育信息化等多個方向。而隨著數(shù)字媒體和移動終端的普及,對數(shù)字閱讀這一領域,國內學者對成人、大學生群體的研究相對豐富。與此相對的是,以兒童為研究對象的數(shù)字閱讀研究卻相當貧乏。兒童數(shù)字閱讀的研究在國外已較為普遍。
關鍵詞:數(shù)字閱讀 兒童 閱讀需求 電子書
一、國內外數(shù)字閱讀與對紙質閱讀對比研究
近年來,隨著數(shù)字媒體的興盛,網(wǎng)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電子書、移動客戶端閱讀為代表的數(shù)字閱讀逐漸開始占據(jù)閱讀市場,傳統(tǒng)閱讀面臨數(shù)字技術的嚴峻挑戰(zhàn),關于紙本閱讀與數(shù)字閱讀孰優(yōu)孰劣有了爭論。
Fathi M. Ihmeideh[1]和 Alexis R[2]通過對低幼齡兒童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分別進行紙質書閱讀和電子書閱讀后,根據(jù)詞匯等語言標準看,電子書的課堂閱讀效果明顯優(yōu)于紙質書。但在注意力、語言、親子互動效率上,起決定作用的是閱讀內容的質量。同樣,王佑鎂[3]以眼動儀對小學四五年級學生研究表明,在數(shù)字閱讀情境下,樣本的閱讀成績高于紙質閱讀,在理解、認知上無差別。
也有相關的早教研究表明,紙質閱讀仍是孩子閱讀的根本。Sara Price通過對2-3歲學齡前兒童的平板和傳統(tǒng)物理的紙質繪畫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iPad的使用并沒有產生新的觸摸活動形式,而只是介質的改變。耿姝[4]認為,從紙質閱讀開始才是最重要、最為孩子以后成長的關鍵。楊鴝[6]通過對包括北京、河北、內蒙古等地家長的調查反映,相較于數(shù)字出版物,作為消費主力的家長仍然更愿意選擇購買紙質出版物。2015年1月,美國知名童書出版?zhèn)髅焦景l(fā)布《2014兒童與家庭閱讀報告》稱,77% 的閱讀過電子書的兒童稱,他們仍然偏愛紙質書。
二、數(shù)字閱讀環(huán)境下的閱讀需求及影響研究
數(shù)字閱讀指使用數(shù)字設備閱讀以語言符號為主的數(shù)字文本內容。其相對應的英文為 Digital Reading。隨著手機、平板的普及率愈高,尤其是移動數(shù)字媒體的低齡化普及,兒童(青少年)的數(shù)字閱讀呈現(xiàn)內容、動機、行為的新特點。
(一)少年兒童的數(shù)字閱讀社會性需求
社會化閱讀,在數(shù)字化閱讀基礎上融合社會化媒體的特征,對文本的消費乃至生產實踐都將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李武[7]對上海初高中生微信閱讀研究發(fā)現(xiàn),青少年開展社會化閱讀活動主要出于是“社交性動機”。
(二)數(shù)字閱讀對兒童認知影響
在王佑鎂[8]、姜洪偉[9]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從注意、感知、記憶、思維與問題解決、言語與想象這五個層面,熟練于數(shù)字化閱讀的未成年人在思維水平,言語與想象能力有良好的表現(xiàn)。被調查兒童和家長對在線閱讀效用大多持肯定態(tài)度。半數(shù)以上的家長認為有正面作用,但應限制時間與內容。
三、教育信息化視角
(一)兒童電子書發(fā)展研究
電子書,通常也被稱為數(shù)字書(Digital Book),是一種用電子文檔形式呈現(xiàn)的出版物。電子書進入教育領域早已是世界性趨勢,全世界包括韓國、美國、法國在內的50多個國家計劃推廣“電子課本”。美國教育部及聯(lián)邦通信委員會在2012年就宣布爭取在2017年前后,讓全美K-12公立學校都用上電子課本。目前,韓國目前該計劃目前正在約50所學校內試點。
林巧雯[9]、王李瑩[10]探究了體驗設計應用于兒童電子書設計的關注點,在多終端多平臺的背景下,提出應將相關兒童數(shù)字閱讀產品品牌化。然而電子書局限性也很明顯,Adriana G. Bus[11]對學齡前兒童和幼兒園的兒童的調查發(fā)現(xiàn),數(shù)字化閱讀導致閱讀理解能力退化。
王帆[12]提出兒童圖書APP應用發(fā)展框架,針對童書APP應用現(xiàn)存的版權和盈利模式問題提出了建議。Natalia Kucirkova[13]調查發(fā)現(xiàn),支持開放內容的APP,教育作用越積極。
(二)移動學習與中小學電化教育研究
電子書包。為踐行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學效果,基于電子書包的新型教學模式成為中小學校進行改革的重要途徑。從近幾年的文獻來看,教學模式研究占絕大部分,研究者包括高校研究人員和中小學一線教師,其研究結果真實反映一線教學實際情況。管玨琪[14]等人的研究中,將電子書包與具體學科結合,對師生的實際教與學的效果的結論都是正面積極的。
(三)數(shù)字閱讀素養(yǎng)
鄒一斌[15]提出,數(shù)字化課堂需要重視,提高教學互動與教學效果,根據(jù)2012年PISA測評結果來看也是大勢所趨。
四、數(shù)字媒介與兒童閱讀推廣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對中國8省市5861名小學五年級到高中二年級學生的調查發(fā)現(xiàn),隨著年級升高,各種數(shù)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均在提高。隨著年齡增長,青少年對對經典文學作品、時事政治新聞等內容的喜愛則在初中時最甚,為滿足兒童數(shù)字閱讀需求,需要大力推廣。陳麗冰等從數(shù)字圖書館建設、公共圖書館具體工作實踐、兒童數(shù)字閱讀素養(yǎng)教育等方面建議了圖書館兒童數(shù)字閱讀推廣和強化的途徑。
五、文獻綜述小結
在2013年到2015年間,數(shù)字閱讀研究熱度仍然持續(xù)。在紙書與電子書閱讀比較領域,國內學者研究著重于數(shù)字化閱讀的優(yōu)勢,同時論證并挖掘傳統(tǒng)印刷讀物在兒童閱讀活動中的不可替代性。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國外研究多主張將數(shù)字化閱讀引入課堂。
在數(shù)字閱讀尤其是電子書和APP對兒童的影響上,目前關于兒童數(shù)字閱讀研究的特點有:(1)國外數(shù)字閱讀研究對象低齡化,傾向于學齡前兒童。國內的研究對象偏向以大學在校生為代表的成人;(2)國外研究方法多采用控制實驗法,國內使用理論分析法更普遍;(3)實驗設計上,國外學者采取分組法形成鮮明對比,而國內學者多采用控制變量法測量同一組研究對象;(4)中外學者在測試過程中均突出媒介與研究對象的互動性;(5)指向性明確。以定性分析為主,主要從分析電子書特點著手,對形式、內容設計提出改進意見。
就目前的研究狀況來說,教育信息化領域中電子書包的理論體系較為完整,兒童數(shù)字閱讀領域的圖書館推廣工作,從理論到實踐方法已產生了很多研究成果。數(shù)字閱讀與傳統(tǒng)閱讀孰優(yōu)孰劣一直未有定論,兒童電子書和兒童數(shù)字閱讀素養(yǎng)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無論是傳統(tǒng)閱讀與數(shù)字閱讀的比較,或是兒童數(shù)字閱讀素養(yǎng),歸到一點,其根本在于數(shù)字閱讀是否會對兒童的閱讀能力產生影響,途徑的不同、影響的大小、角度都可成為研究重點。對于系統(tǒng)化的中小學生數(shù)字閱讀與傳統(tǒng)閱讀能力的比較目前的研究仍然較少。從橫向上看,不論是從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上仍然有較大的研究空間;從縱向上看,兩種閱讀能力在經過較長時間的對比后,會出現(xiàn)何種變化。從這兩種角度出發(fā),目前兒童數(shù)字閱讀的理論研究仍然有很大空間。
參考文獻
[1] Fathi M.Ihmeideh,The effect of electronic books on enhancing emergent literacy skills of pre-school children,Computers & Education 79 2014:40-48.
[2] Alexis R.Lauricella,Rachel Barr,Sandra L. Calvert,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during traditional and computer storybook reading for childrens comprehension: Implications for electronic storybook desig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Computer Interaction 2 2014:17╞25
[3] 王佑鎂,王娟,楊曉蘭,伍海燕.近二十年我國移動學習研究現(xiàn)狀與未來趨勢——基于中西方對比的研究綜述[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1):49-55.
[4] 耿姝.數(shù)字化浪潮下兒童印刷讀物的價值重探[J].編輯之友,2013(9):3-3
[5] 楊鴝,王樹偉.關于兒童紙質出版物和平板電腦類數(shù)字出版物閱讀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科技與出版,2012(9):113-116.
[6] 李武,陳美玲,肖洋.上海市青少年社會化閱讀的使用強度分析:以微信閱讀為例[J].科技與出版,2015(1):99-103.
[7] 王佑鎂.數(shù)字化閱讀對未成年人認知發(fā)展的影響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11):6-11.
[8] 姜洪偉,錢震敏.在線閱讀對都市兒童閱讀習慣的影響研究——基于上海市兒童閱讀狀況的實證分析[J].編輯之友,2013(11):29-32+41.
[9] 楊聰仁,林巧雯.兒童電子書服務平臺使用因素探討[J].出版科學,2014(2):12-16.
[10] 王李瑩.多終端兒童數(shù)字讀物的品牌塑造[J].出版廣角,2013(7):70-71.
[11] Adriana G.Bus,Zso?a K.Takacs,Cornelia A.T. Kegel,Leiden University, Leiden, The Netherlands,Developmental Review 35 2015:79╞97
[12] 王帆.兒童教育APP的質量評價體系建構[J].課程教育研究,2012(34):26-29.
[13] Natalia Kucirkova, David Messer, Kieron Sheehy, Carmen Fernández Panadero,(2014),Childrens engagement with educational iPad apps: Insights from a Spanish classroom,Computers & Education 71 2014:175╞184
[14] 管玨琪,蘇小兵,郭毅,祝智庭.電子書包環(huán)境下小學數(shù)學復習課教學模式的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5(3):103-109.
[15] 鄒一斌,吳勇.PISA閱讀素養(yǎng)測試閱卷程序之啟示——PISA2009閱讀素養(yǎng)測試與上海語文中考的比較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0(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