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顯銀
摘 要: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起點的基石,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必要條件。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是關(guān)鍵的一項任務(wù),小學語文老師應(yīng)該運用什么樣的方法和措施實現(xiàn)識字教學的任務(wù)呢?主要探討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主要途徑,希望給其他老師帶來一定程度的幫助。
關(guān)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探討
在小學階段,語文課程中的識字練習是語文學習的關(guān)鍵任務(wù),從小學生入學學習語文起,就開始學習認字,由最基本的拼音開始學起,然后一步步學習較簡單的字詞,如果說學生不認識字,其他的科目都將無法順利進行。接下來,我們從三個方面來探討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主要途徑。
一、以學生為本的指導策略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應(yīng)該明確識字教學的目標:指導學生認識基本的字詞,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除此之外,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我們不能一味地看重考試成績,把考試結(jié)果作為第一位,正確的做法應(yīng)該是注重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和方法,隨時了解和掌握學生識字的程度和進度。所以,老師在識字教學的指導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明確識字目標,豐富識字形式,從而完成識字的指導任務(wù)。
二、加強閱讀,在閱讀中進行識字教學
小學生在識字過程中,經(jīng)常沒有足夠的耐心進行識字,往往遇到自己不會不懂不認的字和詞就不再繼續(xù)進行識字學習,或者是根本不去詢問老師字詞的意思,也不會主動去查閱字典,就當沒看見逃脫過去,長此以往,他們不會的字越來越多,逐漸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這主要是因為小學生的閱讀范圍過于狹窄,視野過于局限,小學語文老師應(yīng)該安排小學生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nèi)進行一定數(shù)量的閱讀,加強小學生的識字能力,只有在豐富自身閱讀量的基礎(chǔ)上,他們儲存的字詞才會越來越多,語文水平才會不斷提高。
三、變換識字教學方式,加強識字練習
在小學生識字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老師可以通過變換識字教學方式來加強學生的識字練習。之前小學識字教學的方式非常呆板,無非是老師帶領(lǐng)學生重復讀字的音、記憶字的結(jié)構(gòu)等這樣的識字教學方法?,F(xiàn)在,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在備課的過程中把所學的字和圖片進行處理和制作,如,在學習“?!边@個字的時候,老師可以播放海的圖片,引導學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行識字學習。學生在不同情境下,進行不同形式的識字練習,這樣學生的識字水平就會得到整體性的提高。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應(yīng)該指導學生提高識字水平,只有以學生為本,在大量的文章閱讀中進行識字教學,變換識字教學的方式,加強識字練習,學生才會對識字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且在長期的識字練習中得到綜合提高。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