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涓
【摘 要】隨著大眾傳媒技術(shù)的不斷進(jìn)步,美劇在中國獲得了蓬勃發(fā)展,本文從目的論視角出發(fā),通過介紹美劇字幕的瞬時性、通俗性和時間限制等特點,以《吸血鬼日記》為個案進(jìn)行研究,指出美劇字幕翻譯應(yīng)遵循目的論的目的性原則,采用口語化語言、簡潔性、流行語和以及歸化的翻譯策略,并給與字幕翻譯一定啟示。
【關(guān)鍵詞】字幕翻譯;目的論;翻譯策略
1 引言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美劇不斷涌入中國,美劇字幕翻譯成為諸學(xué)者的研究對象。字幕翻譯具有與其他翻譯方式不同的特點,其目的就是為了提供影片中最重要的信息,使中國觀眾能夠理解原影片要傳達(dá)的意思。目的論作為翻譯研究的一個新視角,為我們研究字幕翻譯提供一種新思路。本文以流行美劇《吸血鬼日記》的字幕為文本,探討一下目的論視角下其翻譯策略。
2 目的論簡介
20世紀(jì)70年代,以賴斯(Katharina Reiss)、弗米爾(Hans J. Vermeer)、曼塔里(Justa Holz Manttari)和諾德(Christiane Nord)為代表的一些德國學(xué)者提出了功能主義翻譯理論。該理論一經(jīng)提出,便得到了學(xué)界的廣泛關(guān)注。作為對傳統(tǒng)的以“對等”為基礎(chǔ)的翻譯理論的重要補充,該理論為中國翻譯理論的研究開辟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功能翻譯理論的核心是弗米爾的目的論。目的論認(rèn)為,翻譯是一種基于原語文本的、有明確目的和意圖的、部分通過言語媒介的跨文化互動行為。Vermeer(2000)認(rèn)為,目的論共包含了三個原則:目的原則(skopos rule)、連貫原則(coherence rule)和忠誠原則(fidelity rule)。其中目的原則是目的論的首要原則,連貫性原則和忠實原則必須服從于目的原則。至于翻譯的標(biāo)準(zhǔn),目的論用充分性而非等值作為評價譯文的標(biāo)準(zhǔn)。在目的論理論框架下,充分性指譯文要符合翻譯目的的要求。
3 目的論下《吸血鬼日記》字幕翻譯
3.1《吸血鬼日記》簡介
美劇《吸血鬼日記》是一部令人震撼的電影之一,它于2009年開播,電影故事綜合了青春、魔幻、恐怖等電影元素。這部影視作品是由著名的美國女作家L.J. 史密斯的小說改編而成.美劇《吸血鬼日記》帶來的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這一效果也要得益于字幕翻譯的成功。
3.2《吸血鬼日記》字幕的特點
3.2.1瞬時性
由于劇中畫面和人物對白、聲音都是隨著故事情節(jié)一幕一幕不斷更換的,而且《吸血鬼日記》由于“吸血鬼”的緣故,經(jīng)常情景切換比較快,而且有時候語速比較快。字幕在屏幕上留的時間極短,往往具有瞬時性特點。
3.2.2通俗性
由于《吸血鬼日記》中人物錯綜復(fù)雜,而且還有魔幻元素在內(nèi),比如“女巫”、“狼人”以及他們的一些特性,信息量比較大,觀眾要在段時間內(nèi)閱讀并理解文字內(nèi)容,這就要求字幕翻譯的語言要通俗易懂。
3.2.3空間限制
屏幕的大小有限,而字幕一般只占屏幕下方兩行,占的空間太大會影響畫面,字號的大小及每行的字?jǐn)?shù)也有嚴(yán)格的規(guī)定。同樣適用于《吸血鬼日記》。
3.3目的論指導(dǎo)下《吸血鬼日記》的翻譯策略
目的論認(rèn)為,翻譯是有目的的,所以字幕翻譯的主要目的是在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下,向處在特定的文化背景的觀眾最有效地傳達(dá)相關(guān)信息,針對美劇字幕翻譯,要想取得好的成效,必須把握字幕翻譯的目的。字幕翻譯的最終目標(biāo)就是要使影片觀眾看懂影片所要表達(dá)的意義,實現(xiàn)跨文化交流的目的。這就需要采取相應(yīng)的翻譯策略。
3.3.1大量使用口語化語言
由于《吸血鬼日記》中的人物對白大多是口語化語言,所以在翻譯成文時,也應(yīng)采用口語化的風(fēng)格,以使中國觀眾更好的觀看電影,與之流暢的交流。例如:
例句1:Im really tight with the sheriff.
譯文:我跟警長真的很鐵。
“tight”表示關(guān)系好,但是“很鐵”更口語,像中文中有“鐵哥們”這樣的用法,更容易理解。
例句2:Jeremy: Im happy to miss biology.
譯文:我很樂意翹了生物課。
這段對話是吸血鬼獵人對杰里米說的,叫他帶一個吸血鬼給他,將“miss”翻譯為“翹課”,是很口語化的表達(dá)。
3.3.2簡潔策略
美劇字幕的瞬時性、通俗性和時間限制決定了其字幕翻譯必須采用簡潔策略。
例句3:Ok, Ill bite. What is it, this is stuff?
譯文:好吧,我陪你。你在做什么?
原文中“What is it, this is stuff”其實是在說明一個意思,所以在字幕翻譯中可以把這一處進(jìn)行簡潔化,直接翻譯為“你在做什么”,就與前后部分的內(nèi)容連貫在一起,并能很好地讓觀眾理解其中的人物對白和感情變化。
例句4:Vampire hunter: I was wondering if I could speak to you for a minute.
譯文:能否借一步說話。
如果按照原來字面意思翻譯為“我想我可不可以跟你說一分鐘呢?”這樣既繁瑣也沒有表達(dá)其本來的意思。因為吸血鬼獵人對女警長說的話,當(dāng)時Damon 在場,主要是為了不讓Damon聽到,所以才說的這句話,符合畫面的內(nèi)容,又比較簡介。
3.3.3流行語的使用
隨著網(wǎng)絡(luò)的發(fā)展,中國出現(xiàn)很多流行語,特別是網(wǎng)絡(luò)流行語,這些流行語成為新時代年輕人的口頭禪。為了迎合這些群體的需求,在翻譯《吸血鬼日記》字幕時也將臺詞譯為流行語。
例句5:Stefan: you know what
譯文:你懂得
這是Stefan 對Damon 說的一句話,如果翻譯為“你知道什么”其效果絕對沒有“你懂得”好。因為“你懂得”是2010年的網(wǎng)絡(luò)流行語,這樣的翻譯更能深入人心。
例句6:Hooking up with some guy half your age.
譯文:老牛吃嫩草。
這些譯文都用了一些流行語,讓人一看就耳目一新,而且容易懂,貼近中國的國情。
3.3.4歸化的翻譯方法
翻譯中的文化意象翻譯是很讓人頭疼的,《吸血鬼日記》不可能避免的會用一些他們的文化意象來表達(dá)句子,為了更好的在短時間內(nèi)理解,就需要用到歸化的翻譯方法。
例句7:But 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
譯文:但是如果命運真的如此。
“l(fā)emon”的意思是檸檬,在美國俚語里也有次品,令人討厭的人之意。但如果不了解其文化含義,而直譯的話,會鬧笑話的。
例句8:She took my breath away.
譯文:她把我的魂都勾走了。
英文中有這樣的表達(dá)“take my breath away”,但是漢語中沒有這樣的意象,但是“把魂勾走了”符合漢語的表達(dá)習(xí)慣,讓更容易懂一些。
這些翻譯策略的使用,在目的論的指導(dǎo)下更具有說服力,同時目的論的指導(dǎo),又為這些策略的使用提供理論依據(jù)??傮w來看《吸血鬼日記》的翻譯還是比較成功的,符合目的語觀眾的需求。
4 結(jié)語
本文通過分析美劇《吸血鬼日記》的字幕特點和翻譯中所采用的翻譯策略,我們可以看出,目的論對美劇字幕翻譯的重大作用,這就給譯者提出新的要求,同時給與現(xiàn)在的影視字幕翻譯一定啟示。從目的論的目的原則來考慮字幕翻譯,那樣翻譯的字幕才更有吸引力。
參考文獻(xiàn):
[1]Vermeer, Hans. 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 [J].New York: Routledg,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