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歡
【摘 要】思想品德課程作為初中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導和鼓勵學生樹立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初中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發(fā)展階段,傳統(tǒng)教學模式單一、枯燥,使得學生主觀意愿上并不愿意接受思想品德知識,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角色扮演法以其自身靈活性、參與性等優(yōu)勢,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實踐應用中能夠顯著提升思想品德教學質(zhì)量。文章從角色扮演概念入手,分析角色扮演法應用的重要意義,最后結合初中生特點探討角色扮演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希望為初中思品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角色扮演法;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運用
近年來,素質(zhì)教育體制改革趨勢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改革取得了長足發(fā)展。思想品德課程作為一項基礎性課程,在教學中,應立足于學生的基本生活,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fā),使得教育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地服務。新時期下,越來越多的新教學方法應用在實踐教學當中,其中角色扮演法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調(diào)動了學生積極性,且能夠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性。因此加強對角色扮演法應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角色扮演概述
文中研究的角色扮演,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價值爭論、道德兩難的問題情境,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并體會角色內(nèi)涵,從而能夠自主解決問題。角色扮演法的提出建立在社會直覺論、社會學習理論基礎之上,使教育教學理論發(fā)展的成果,在具體應用中通過道德導向?qū)W生的正向引導,探索道德教育、人格塑造有效途徑。
二、角色扮演法應用的重要意義
角色扮演法應用,使得學生能夠參與其中,增強學生對角色的認同感、完善學生人格,為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做好充分的準備。從心理學層面上來看,初中時期是學生的自我概念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合理的角色扮演法,能夠使得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另外,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角色扮演法具有游戲?qū)傩?,與學生心理特征具有較高的契合度。通過角色扮演,能夠改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枯燥、乏味等不足之處,且能夠?qū)碗s的問題進行簡化處理,從而逐漸培養(yǎng)學生自身實際問題解決能力。
面對多元化社會發(fā)展趨勢,課程改革明確要求思想品德教學不僅要傳授基礎知識,更為關鍵的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未來生活中道德兩難矛盾、明辨是非,增強學生責任感。
三、角色扮演法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結合上文角色扮演法運用的重要意義,可以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廣泛推廣。在運用中,應立足于初中生當前身心特點開展教學活動,才能夠最大限度上提高教學效果。詳細來說。
(1)設置教學情境。情境設置科學、合理與否直接決定角色扮演法應用效果。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對活動主題進行設計,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差異,合理安排角色,為角色法教學進行預熱。另外,教師還需要給學生觀眾設置相應的觀察任務,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xiàn)出觀察任務。
(2)實施角色扮演。布置完任務后便可以進行實際表演。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指導者、組織者積極作用進行實際表演。既要靈活調(diào)控扮演過程,還需要引導觀眾進行細致的觀察。通常情況下,一堂課共有45分鐘,為了獲得最佳活動效果,可以將扮演時間控制在5~8min為最佳。角色扮演并非獨角戲,需要兩個及以上同伴的相互交流與合作,因此同伴之間的合作和配合非常重要。所以說,教師要給予學生強烈的歸屬感,使得學生能夠在實踐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如在學習“行為與后果”相關內(nèi)容時,海因茨為了醫(yī)治妻子的重病需要一種新藥,但是藥品價格很高,自身經(jīng)濟條件負擔不起。教師可以設置相關情境,讓學生進行空椅子技術的角色扮演。學生扮演海因茨,對著另一種空椅子表述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等,通過角色互換,讓扮演者能夠充分感受到人物的真實情緒及內(nèi)心感受,進而做出傾向性選擇。在此基礎上,能夠引導學生學會傾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會及時與教師、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地解決相關問題。
(3)采取多元扮演法。扮演法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教師不能夠只選擇某一種方法,可以嘗試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除了上述提到的空椅子方法,還可以采用新聞發(fā)布會、辯論賽及模擬法庭等方法。青少年關心社會發(fā)展,可以從時事政治入手,在教學活動開展前五分鐘,讓學生扮演新聞發(fā)言人進行新聞發(fā)布,其他學生對熱點新聞進行討論,表達自己的看法,形成良性循環(huán),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關注時事的良好習慣。對于辯論賽,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設置不同的主題,如“社會秩序的維護靠法律、還是道德”,幫助學生能夠充分認識維系社會秩序的重要意義,最后明確法治與道德二者對于社會秩序的維護都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缺一不缺,不可以顧此薄彼。采取這種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對思想品德知識的認識和學習,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4)及時討論及分享。在課程教學開展之前,教師已經(jīng)做了足夠的預設。通過預設,能夠?qū)缪莼顒愚D變?yōu)榫哂心繕诵?、計劃性的活動,以避免扮演活動與主題相脫離。扮演活動是一種具有開放性特點的教學方法,如果不能夠加以控制,極有可能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因此教師在活動中,要加強調(diào)整和控制,并處理好課堂意外情況。最為關鍵的是討論環(huán)節(jié)作為價值引導的重要時機。在討論中,教師要強調(diào)重點,避免在表演技巧上的討論,從而實現(xiàn)道德認知具體化目標,使得學生能夠與道德認知形成共鳴,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有效性。
(5)給予學生獨立思考機會。與其他學科不同,思想品德并非純粹的客觀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是對生活的深入理解及對是非的有效把握,為學生未來工作、生活提供更多指導。因此即便是角色扮演,也不能夠在討論過程中完全傳遞給學生。所以教師要堅持合理原則,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問題,不需要強求教學效果在課堂內(nèi)呈現(xiàn)出來。教師可以通過課后任務布置的形式,幫助學生對思想品德內(nèi)容的消化和理解,在下節(jié)課堂教學開展之前,對任務完成成果進行分享,對其他同學也能夠產(chǎn)生積極影響。
四、結論
根據(jù)上文所述,角色扮演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在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效果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取傳統(tǒng)教學方法之精華,樹立現(xiàn)代教學理念,立足于新課改精神,將理論與實踐、邏輯與情感有機整合到一起。深入分析學生個性化特點,結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相關教學情境,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合理安排扮演者及觀察者,結合角色扮演內(nèi)容進行及時的討論和總結,將教學內(nèi)容重難點呈現(xiàn)出來,最后為學生提供更多獨立思考的機會,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從而促進初中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冬梅.淺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德育教育的策略[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三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2.
[2]胡成亞.角色扮演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探索與反思[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7):41-42.
[3]馮高峰.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策略[J].成功(教育),2012,(03):155.
[4]陳剛.“學案導學”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讓“學案導學”回歸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質(zhì)屬性[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0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