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曉芳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6-0257-01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币酝恼n堂教學,教師都非常重視課堂紀律,忽視學生的積極參與,這樣壓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難以對音樂進行感知,難以在音樂學習中營造一個和諧的內(nèi)心世界,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自信心的形成。那么,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音樂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讓學生處于一種平等、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以下是對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體會。
一、注重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
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課、熱愛音樂的情感沒有什么比富有熱情的學習更具有效率了。當學生真正喜愛上音樂課甚至熱愛上音樂時其學習的效率將超乎想象,他的潛能也是不能估量的。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努力引導學生熱愛音樂的責任非常重大。那么該如何來激發(fā)呢?首先,教師要有對音樂的熱愛之情,這是音樂教師最基本的一種素質(zhì),因為音樂要用心來體會,用心來感受,老師首先要對音樂有著熱愛之情才能把它傳達給學生,學生才能夠受到感染。因為有了對音樂的熱愛才會有心教學,學生也才會喜愛上音樂課。其次,從“美”體驗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熱愛之情。音樂的美,是一種藝術(shù)的美,把音樂的美的情感傳達給每一位學生,讓他們與老師一同產(chǎn)生共鳴。例如:在聆聽一段優(yōu)美的音樂時,我會讓學生和我一起輕輕地閉上雙眼,用心靈感受,并投入到音樂藝術(shù)的懷抱中;在聆聽活潑歡快的音樂時,我會讓學生加上身體的語言來感受音樂;在音樂課中老師美美的示范也是很重要的,教師的聲音往往能激發(fā)學生對美的判斷,不同歌曲用不同的聲音不同地情感來進行詮釋,從而讓學生學會理解美并追求美。因此美的體驗會讓學生產(chǎn)生對音樂的熱愛之情。再次,在細節(jié)中挖掘?qū)W生熱愛音樂情感。很多學生在他不經(jīng)意處流入出喜歡音樂的情感,那么音樂老師要善于把握住,讓它“蔓延”下去。例如:在教授一年級《歡迎新同學》時,我問全體學生,你們覺得新同學這一天快樂嗎?為什么?有一個新來的孩子回答到:我覺得這一天很快樂,特別是同老師一起唱歌跳舞的時候。我當時非常感動,抓住這個細節(jié),再次請他與我合作表演。在今后的學習中他很用心,看得出他已經(jīng)萌芽熱愛音樂的情感。因此抓住細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課、熱愛音樂的好方法。
二、注重教學重心的轉(zhuǎn)移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yǎng)表現(xiàn)能力。新課標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自信的演唱、綜合性藝術(shù)表演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chuàng)造性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并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實踐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睘榱诉_到這樣的目標,可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來實現(xiàn)。例如:開展班級演唱會,讓會彈琴的同學伴奏,推選一名主持人,請協(xié)作能力較好的同學寫臺詞,同學間自己組合,讓他們自己做課堂的主人。組織一場活動,教師則作為一名聽眾觀賞其表演,這樣同學不僅得到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舞臺,而且運用音樂的方式同他人進行交流及情感溝通,促進了班級同學間的親和力,也使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同學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那么,同學就能在音樂中享受樂趣,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這樣又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得到發(fā)展。而后,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對表演進行評價,并提出新的努力目標,這樣既鼓勵了學生的表演,也讓學生明確了提高表演水平的要求和技能,使他們在下一次中有所提高。
2、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實踐的過程,不同的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會有一定的差異,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和閱歷,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的和諧關系,在教學中靈活多樣的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強學生的信心和勇氣,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激發(fā)學習熱情,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
陶行知先生說過:“創(chuàng)造力最能發(fā)揮的條件是民主?!笨梢?,民主的方式是促使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的先決條件。在音樂教學中,我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很少參與,學生往往成為被動的聽眾和機械的模仿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便會喪失自主的學習心理,對音樂失去興趣。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學生的個性,擺正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把教師從“教書匠”的角色轉(zhuǎn)變成音樂實踐的主體,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如我在教學欣賞課《大森林的早晨》時,讓學生進行了邊聽音樂邊作畫的嘗試。我說:你們聽了這么優(yōu)美、抒情的樂曲,打算用什么色彩渲染這首曲子呢?一個學生趕快說:我想象出早晨的森林,空氣清新、陽光明媚!另一個學生說:我想象森林的早晨,小鳥唧唧喳喳的在枝頭歌唱。還有一個學生搶著說:我要畫森林里的大蘑菇,漂亮的像小傘一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個不停,豐富的想象力好像插上了翅膀在自由自在的翱翔。這時,我不失時機地引導他們:你們的想像力太豐富了,那就聆聽音樂,動手作畫吧!話音剛落,同學們就高興地說:太好了!太好了!大家按各自的小組邊討論邊作畫,只短短的幾分鐘,同學們就在歡樂、和諧的氣氛中完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每個人都沉浸在成功的愉悅之中。通過邊聽音樂邊作畫,學生們的想象力和發(fā)散性思維得到充分的展示。他們不僅得到了情感的體驗,還培養(yǎng)了實踐的能力,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也充分發(fā)揮出來。
三、注重合理有效的發(fā)展性教學評價
音樂課的教學評價是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學中合理有效的發(fā)展性評價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1、運用激勵性的教學評價。激勵性的教學評價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課堂上富于鼓動性的語言能使學生受到極大的鼓舞,成為他學習的動力。例如:在課堂上,常用贊許的目光激勵學生,或者用使用一些“你唱得非常富有感情,我們都被感染了,我們給他掌聲”、“你們的動作真優(yōu)美”等一些激勵性的評價,學生的自信心很快就增長了,學習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2、評價的形式可以多元化,通過老師、學生自評、互評、他評等多種形式進行評價。評價要做到人性化,在評價中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進行評價,讓同學之間互相欣賞對方的優(yōu)點。當然,如果存在的問題就一定及時解決,例如有的學生某個地方唱錯了,大家要一起幫他糾正,在此同時也讓有著同樣問題的同學得到改進,并且鼓勵他進步。3、評價要具有全面性,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要相信每位學生都有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使他們的潛能都得到開發(fā)。
四、及時有效的教學反思
為什么說及時有效,是因為剛上過的音樂課其優(yōu)缺點最容易被記住,在反思時思考如何將不足之處改進,及時地把它糾正過來,效果是最佳的。相反,如果沒有進行反思或反思不夠及時,很可能造成以后上課再犯類似的錯誤,這樣教學就得不到更有效的進步。在教學反思中多問幾個為什么,并且多在學生當中尋找答案,會得到更好的效果。也可以將學生的學習反思納入到教學反思中。例如:上完課問問學生你認為這堂課老師哪里最激發(fā)你的興趣等問題,學生的答案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教學反思能發(fā)現(xiàn)并改進教學上的一些問題,從而促進音樂課有效教學。
總之,音樂課堂教學需要大家深入理解新的教育理念,以小見大,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研究、改進,這樣才會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感官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qū)W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達到提高課堂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