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宇
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前要做“熱身運動”,但你未必知道,運動以后的“冷身運動”同樣非常重要。
“冷身運動”,顧名思義就是使身體從運動狀態(tài)轉(zhuǎn)化為靜止狀態(tài)的適應(yīng)過程,這樣可以避免運動者的血壓下降過快而影響健康。如果沒有進行“冷身運動”,劇烈運動后突然停止運動,人們可能會出現(xiàn)眩暈、惡心、筋疲力盡的感覺,嚴重者還可能會暈倒。
劇烈運動時,人體血液循環(huán)加快,如果突然停下來,此時血液主要集中在腰以下部位的血管內(nèi),因此會導(dǎo)致血壓下降,嚴重者會因心臟血液太少而引起昏迷甚至死亡。研究顯示,血壓下降時體內(nèi)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最高時會增加10倍,而腎上腺素會令血管收縮,從而使血壓升高。但對于有些人來說,腎上腺素分泌量太多會使心臟中毒而引起心臟病。
因此,“冷身運動”可謂身體的“保護傘”。首先,“冷身運動”能使脈搏逐漸減緩至安全水平;其次,“冷身運動”能使大量的血液返回心臟,以保證大腦的血供;此外“冷身運動”還有助于加速代謝產(chǎn)物排出體外,促進體力恢復(fù)。
十分鐘“冷身運動”怎么做
運動后身體真正平靜下來,通常需要一小時左右,最好通過舒緩的冷身運動,逐漸調(diào)整身體狀態(tài)。
最常見的冷身運動包括劇烈運動后的慢跑、跑跳運動后的快走、力量練習后的舒展體操等,這些運動可以維持肌肉的積極性,促進血液回流。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冷身運動中,需要逐漸減慢動作,至身體恢復(fù)平靜(心率降至120次/分鐘以下)即可。一般來說,冷身運動需要5-10分鐘的時間。
此外,在運動結(jié)束后一小時內(nèi),盡量不要吃飯、睡覺、洗澡等,以免全身血液集中在某個部位,而導(dǎo)致大腦供血供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