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芬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中醫(yī)醫(yī)院,云南尋甸 655600
?
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管理
馬克芬
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中醫(yī)醫(yī)院,云南尋甸655600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患者術后疼痛護理效果。方法將該院于2012年5月—2015年3月自愿參與調(diào)查的外科手術患者作為對象,分成不同護理組,即:常規(guī)組(基礎護理)、干預組(綜合護理),干預結束后評定整體效果。結果干預組預后疼痛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治療依從性(95.0%)、護理滿意率(98.0%)和常規(guī)組相比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針對術后外科術后疼痛患者行綜合護理措施作用突出,可減輕疼痛度,提高護理質量,值得借鑒。
[關鍵詞]外科;術后疼痛;護理;效果;管理
術后疼痛是臨床外科常見表現(xiàn),不但加重患者的身心損傷度,還可由于劇烈的疼痛造成嚴重影響,延緩康復速度。資料顯示,臨床術后麻醉消退后,大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切口疼痛癥狀,且術后1 d內(nèi)疼痛劇烈。再加上手術操作中對患者臟器功能的牽引,更是在某種程度上加大疼痛度,嚴重者可誘發(fā)肺炎、壓瘡等病癥,危害生命健康。因此,臨床手術后需加強疼痛護理[1]。該研究從2012 年5月—2015年3月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外科手術患者中選擇200例,使用不同的護理方法對其進行護理,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該院于2012年5月—2015年3月自愿參與調(diào)查的外科手術患者作為對象,分成不同護理組,干預組100例,男女性例數(shù)比62:38,年齡段20~64歲,平均(45.8±2.8)歲;常規(guī)組100例,男女性例數(shù)比64:36,年齡段22~66歲,平均(45.9±2.9)歲。兩組外科患者資料無區(qū)別,可進行評定(P>0.05)。
1.2方法
臨床針對常規(guī)組患者實施基礎護理措施,如:根據(jù)患者疼痛程度行止痛護理,指導其合理飲食,以清淡類食物為主;干預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措施,其具體內(nèi)容如下。
1.2.1健康教育臨床外科患者術后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加強疼痛知識宣傳,使每位患者均充分了解術后疼痛內(nèi)容,提高知識了解度。然后對其實施科學化的控制,便于消除外科患者對術后疼痛的恐懼、緊張等不良心理[2]。當術后患者感覺到疼痛后,護理人員需及時通知醫(yī)師處理,并叮囑患者不可刻意忍受術后的劇烈疼痛。同時,護理人員還需根據(jù)患者疼痛程度實施健康教育,促使其掌握術后疼痛理念,教會其深呼吸方法,便于自我緩解疼痛度。
1.2.2體征監(jiān)測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每隔1 h對患者的心電、血氧和血壓進行一個監(jiān)測記錄;觀察患者的心肺功能;記錄患者24 h尿量(應>2 000 mL)、尿的性質和顏色。
1.2.3體位指導指導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外科患者術后要采取正常的體位,能減輕切口張力,對傷口的愈合也大有益處。一般情況下,患者應采取仰臥位,可2 h更換一次側臥位,為了增強患者的舒適感,可在患者的背部、膝關節(jié)處和臀部墊軟枕,并預防壓瘡。
1.2.4心理護理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患者不了解術式過程、注意事項等內(nèi)容,再加上擔心手術效果、擔心術后疼痛等,易出現(xiàn)緊張、恐懼等心理,給臨床手術的順利進行增加難度。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需耐心向患者講解術式相關內(nèi)容,如:手術過程、臨床重要性,或向其講解手術成功治愈案例,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促使其調(diào)整良好狀態(tài)接受治療。待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需及時詢問切口疼痛度,并耐心傾聽患者想法,指導患者緩解術后疼痛的方法[3]。同時,護理人員還可鼓勵患者家屬多和患者交流,借助聽音樂、廣播等途徑分散注意力,進而更好地舒緩情緒。另外,護理人員還需詳細評估患者的心理指標,根據(jù)心理指標評估結果和患者文化程度制定個性化心理疏導方案,以舒緩不良心理。當然,臨床護理人員需立即向患者解釋疼痛規(guī)律,讓其做好心理準備,便于從根本上避免術后疼痛對身心的強烈刺激,加快康復進度[4]。
1.2.5止痛護理外科手術后的疼痛均于術后1~3 d內(nèi)出現(xiàn),尤其是術后的第1天,隨著麻醉藥物的消失,患者將出現(xiàn)輕微的疼痛反應。在這種情況,需護理人員及時根據(jù)患者身體承受度適當使用止痛藥物,并告知患者止痛藥物成本低、安全性高,便于患者放心服用。若疼痛過于強烈,可借助中醫(yī)針灸的方式進行緩解。
1.2.6環(huán)境護理護理人員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按時更換被褥、床單等,預防切口感染;確保病房溫濕度適宜,病房溫度以22~25度之間為宜,濕度以50.0%~60.0%之間為宜;按時開窗通風,以維持病房空氣的清新度。臨床護理操作過程中,護理人員動作輕柔,減少對患者的不良刺激,根據(jù)患者病情變化及時對癥處理[6];為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可根據(jù)其興趣愛好播放音樂,以輕音樂為主;告知患者晚睡前按時泡腳,同時,術后禁食期間,護理人員借助棉簽蘸取少量水濕潤患者口唇,用生理鹽水清潔其口腔,預防口腔感染。針對口唇干裂患者來說,護理人員行石蠟油涂抹處理;鼓勵患者家屬積極參與到臨床護理服務各個環(huán)節(jié),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關心,進而調(diào)整最佳狀態(tài)接受治療,提高整體效果。臨床整體護理前期醫(yī)院需對相關護理人員實施術后疼痛護理培訓,并及時更新疼痛護理知識。此外,護理人員學習麻醉技術、麻醉藥物的使用方法、止痛藥物的注意事項等,于日常臨床護理中實踐、應用,加深術后疼痛護理了解度,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舒適的護理服務[5]。
1.3評定項目
臨床干預結束后評定疼痛評分變化程度,并觀察其治療依從性和護理質量。疼痛評分標準:借助視覺模擬評分進行評定,分為輕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三種類型,輕度疼痛表明評分處于1~3分之間,中度疼痛表明評分處于4~7分之間,重度評分表明評分在8~10分之間,分數(shù)越高表明越疼痛。依從性標準:臨床治療的依從性由參與治療的相關醫(yī)護人員評定,分為依從、基本依從、不依從3種;護理滿意標準:發(fā)放護理滿意調(diào)查問卷,回收后統(tǒng)計總分,分為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三種[6]。
1.4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對比分析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臨床疼痛評分
調(diào)查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后疼痛評分降低,干預組降低程度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臨床疼痛評分[分,(x±)]
表1 臨床疼痛評分[分,(x±)]
組別 護理后1 d 護理后4 d 護理后1周干預組(n=100)常規(guī)組(n=100)t值P值4.20±0.68 5.89±0.24 23.436 <0.05 5.40±1.10 7.68±0.90 16.042 <0.05 3.10±1.08 5.12±1.21 12.455 <0.05
2.2臨床依從性評定
調(diào)查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后治療依從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臨床依從性評定[n(%)]
2.3臨床護理滿意程度評定
調(diào)查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后護理滿意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臨床護理滿意程度評定[n(%)]
外科手術是臨床較為常見的術式,但術后易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影響。術后疼痛可加大機體耗氧量,加大交感神經(jīng)活性,延緩泌尿系統(tǒng)恢復進度,降低睡眠質量,控制患者的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誘發(fā)靜脈血栓等。術后的劇烈疼痛還會加重患者心理負擔,若不及時處理,將演變?yōu)槁圆“Y,降低生活質量[6]。因此,臨床需加強術后疼痛患者的護理,以減輕疼痛度,加快康復進度。
綜合護理干預是臨床新型護理模式,將治療和護理集中一起,旨在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的臨床服務,期間給予患者個性化的護理措施,可減輕術后切口疼痛度,促進機體康復,提高整體護理質量[7-10]。該結果顯示:綜合護理的干預組患者預后疼痛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干預組的護理滿意率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臨床給予外科術后疼痛患者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基礎護理、止痛護理、環(huán)境護理等綜合性護理措施,可幫助患者更好地掌握術后疼痛的預防、處理知識,便于有效預防術后疼痛的出現(xiàn);同時,綜合性護理措施的實施,還可從根本上舒緩負性情緒,提高疾病治療依從性及睡眠質量,加快康復進度,和臨床報道類似。
綜上,臨床針對術后外科術后疼痛患者行綜合護理措施作用突出,可減輕疼痛度,提高護理質量,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潘建琴,范利平.外科術后疼痛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6):16-17.
[2]李曉燕.112例踝關節(jié)骨折術后疼痛的護理措施[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3):106-107.
[3]楊紅月.護理干預對外科手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24):44-45.
[4]許金花.護理質量控制對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28):137-138.
[5]陳?,?護理干預對減輕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159-162.
[6]楊景芳,劉育瓊,莫劍妹,等.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干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6):207-208.
[7]李艷華,姜麗娜,趙朱云,等.針對性護理干預對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3,24(14):2170-2172.
[8]黃曉麗,吳蓓茸,林海鳥,等.術前疼痛教育對手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7):108-109.
[9]張宇玲,劉秀偉.普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干預效果[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5):118-120.
[10]廖全菊.護理干預對減輕手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求醫(yī)問藥,2013,11(11):212-213.
Nursing Management of Surgical Patients Postoperative Pain
MA Ke-fen
Xundiancountyinkunming,yunnanprovincehospitalof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Xundian,Yunnan Province,6556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surgical patients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effect. Methods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2 - March 2015 voluntary survey of surgical patients as objects,divided into different nursing groups,namely:the routine group(primary care),intervention group(integrated care),to assess the overall effect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prognosis of intervention group pain score lower than normal group,there are difference(P<0.05);Intervention group treatment adherence(95.0%)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98.0%)and higher than normal group,there are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line for postoperative surgical patients postoperative pain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effect is outstanding,can alleviate pain,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is worth using for reference.
[Key words]Surgery;Postoperative pain;Nursing;The effect;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654(2016)02(a)-0181-03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6.04.181
[作者簡介]馬克芬(1976.4-),女,回族,云南尋甸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外科臨床護理。
收稿日期:(201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