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軍+王建東++張成鈺
【摘要】本文立足于精細化管理理念,總結了精細化管理理念的內(nèi)涵,分析了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因素,研究了運用精細化管理理念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精細化管理理念下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2-0172-02
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意見中指出要著力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實效性,啟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工程。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現(xiàn)階段先進的管理理念,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立足于社會,這樣的管理理念有針對性和高效性,其管理效果在極大程度上能夠滿足社會對大學生教育效果的需要,故本文將對精細化管理如何能夠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達到最大的實效性進行多方面剖析。
一、精細化管理理念的內(nèi)涵
精細化管理這一概念起源于企業(yè)管理,現(xiàn)正被延伸應用到學生教育管理的方法中,也逐漸成為教育管理領域的一種重要理念。精細化管理將管理的重心放在管理的過程及每一個細節(jié)中,將管理手段落實到每一個學生,精準到針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以此覆蓋整個管理系統(tǒng)。這種方式對于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實際工作中要求教育工作者注重教育的每一個過程,將管理方式精細到教育過程的各個部分,增強其教育的實效性。本文所要闡述的服務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細化管理,其內(nèi)涵不僅是先進的管理理念、完善的管理模式、優(yōu)秀的管理文化和正確的管理方法,更是由這四項組成的既有密切聯(lián)系又在某些方面有所差別的多層次復合體。
二、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因素
(一)客觀因素
從社會環(huán)境來看,經(jīng)濟全球化伴隨著文化的多元化,不同的生產(chǎn)方式、消費理念和價值觀念相互碰撞、相互滲透,加深了大學生道德行為的矛盾性及復雜性。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在給大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的同時,網(wǎng)絡上存在的大量垃圾信息也給大學生帶來了思想混亂。從家庭環(huán)境來看,當代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比較溺愛,導致他們依賴性較強,以自我為中心,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和自制力。從學校環(huán)境來看,傳統(tǒng)的對于學生的教育方式往往傾向于強制學生的行為,這樣會使對于學生的教育趨于形式化,這樣的教育帶來的影響即教育者無法判斷學生行為的真實性和其內(nèi)心的價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也難以形成合力,這些都會成為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隱患。
(二)主觀因素
從學生自身來看,有些大學生思維片面或絕對化而不夠辯證地看待問題,自我意識較強而發(fā)展還不夠成熟,這就造成了思想道德觀念的復雜化,從而產(chǎn)生了錯誤的道德認知以及道德行為。而且部分大學生自主意識和獨立精神等方面的弱化,也是導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被大打折扣的主要因素。另外,當代大學生步入社會尚淺,故等級意識淡薄,而且在決斷上發(fā)生猶豫,或決斷后行動力較差,在決斷的實施上有巨大的困難。在這樣的情況無疑在極大程度上加大了教育者將正確的思想灌輸給學生的難度。
三、運用精細化管理理念的必要性
精細化管理強調“以人為本”,鼓勵全員參與團隊的管理,這樣的機制能夠最大程度上發(fā)揮團隊中每個人的能力,使集體的利益最大化。高校學生工作的核心是堅持“以學生為本”,通過各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多方位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可靠接班人。由此可見,在精細化管理的應用目的上,針對學生與針對企業(yè)是大致一致的。在當代,基礎教育過程中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欠缺以及社會對大學生思想境界較高的要求使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任務加大了正確教育的重要性,故使用精細化管理理念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不我待。
(一)精細化管理理念符合當代大學生特點
精細化管理理念不僅要求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講究科學管理方法和高效工作方式,又主張“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自我意愿,在最大程度上使學生的意愿成為事件最終的處理方式。然而當代大學生存在依賴性強,溝通力較弱,缺乏團隊意識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精做細,突顯大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簡單對待。因此精細化管理理念符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
(二)精細化管理理念符合思想政治教育過程
盡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整體上是如人所愿,但不得否認其中存在著方方面面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有:大學生中存在的知行不一,社會責任感不強的現(xiàn)象;大學生剛剛脫離家庭全方位的保護,雖進取欲望比較強,但心理素質比較脆弱,如難以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缺乏應對挫折和困難的能力;大學生中存在誠信意識缺失以及道德素質有待提高的現(xiàn)象,等等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精細化程度不夠是導致這一系列現(xiàn)象的重要原因。不可否認,大學生的思想水平的確有待提高。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要通過精細化管理找到實效性不強的原因,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在今后管理的實際操作中落實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使精細化管理起到最完善的作用。
四、精細化管理理念下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具體措施
(一)規(guī)范管理,完善制度,落實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堅持以制度建設為抓手,嚴格按照學校《學生手冊》的各項規(guī)定來完善工作程序,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實現(xiàn)全員、全過程和全環(huán)境的育人機制。在具體工作中應實行量化管理,以真正可靠的數(shù)據(jù)評估教育效果,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明確針對不同類型學生的不同的具體要求,落實相關責任,保證針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層次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接,將管理的人性化與責任感結合起來。
(二)注重細節(jié),強化過程,打牢思想政治教育基礎
堅持觀察并注重管理過程的每一個細節(jié),將精細的管理風格貫徹于整個教育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結果的價值,更多地做到關注學生在教育與自我教育過程中的收獲。在指導服務學生時要注重過程和全程化,充當好學生教育、管理和服務的角色。
(三)豐富載體,不斷創(chuàng)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將精細化管理理念應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在這個信息極度交融的年代,不能將教育的方式局限于師生面對面地說教,而需要用創(chuàng)新的精神,不斷豐富載體,使教育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梢猿浞掷觅N吧、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建立起發(fā)布和收集信息的平臺,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群體的輿論導向,及時解決發(fā)現(xiàn)的問題。寓教于樂,在課余時間組織舉辦學生感興趣的課外素質拓展活動,既能夠穩(wěn)固師生的關系,又可以將精細化管理思想滲透于活動中,使其在無形中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
參考文獻:
[1]韋聯(lián)桂,李翠連.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析——基于精致化管理的思考[J].學理論,2014,(23).
[2]成華軍.精細化管理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8).
[3]蘇健涵.試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細化管理[J].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6).
[4]王建東,楊文軍.輔導員做好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方法和要求[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31).
[5]紐錫珍.精細化:高校教學管理的理想追求[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6).
[6]黃剛.精細化管理理念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10).
作者簡介:
楊文軍(1984-),女,遼寧本溪人,碩士,大連醫(y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訊作者:王建東(1983-),男,山東萊州人,碩士,大連海洋大學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