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欣
【摘 要】 漢字是記錄與書寫漢民族語言的符號系統(tǒng),是華夏民族先祖智慧的結晶。記錄、保存、傳播輝煌的歷史和長久積累的知識都得依靠漢字才得以實現(xiàn)。書寫規(guī)范漢字,是每個中國人應有的基本能力,初中階段是是學生形成對漢字的認知與審美的重要時期,因此在這一階段讓學生正確認識書寫規(guī)范漢字的重要性,調動他們書寫規(guī)范漢字的積極性顯得至關重要。書寫規(guī)范漢字可以加深學生對字形字義的理解,激發(fā)他們學習漢語的熱情,可以陶冶學生情感,培養(yǎng)審美能力,可以培養(yǎng)學生傳承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責任感。
【關鍵詞】 規(guī)范漢字;書寫;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3-00-01
漢字是記錄與書寫漢民族語言的符號系統(tǒng),是華夏民族先祖智慧的結晶。記錄、保存、傳播輝煌的歷史和長久積累的知識都依靠漢字才得以實現(xiàn)。漢字承載著幾千年來的中華文明,承擔著推動中國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歷史重任。書寫規(guī)范漢字,是每個中國人應有的基本能力,同時,理解漢字蘊含的深刻文化內涵,增加對漢字的熱愛,是每個中國人應有的基本素養(yǎng)。
毋庸置疑,漢字書寫的訓練應從小抓起。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初中階段是人心理逐步成熟的重要時期,是思維獨立性與判斷性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具體到漢字書寫教育而言,是學生形成對漢字的認知與審美的重要時期。語文是初中階段學習的主要科目,正確書寫漢字,對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各科知識、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這一階段做好培養(yǎng)學生的漢字書寫工作顯得至關重要。
但是目前初中生漢字書寫的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從我們關于初中生漢字書寫的810份調查問卷結果來看:學生中經(jīng)常寫錯別字占37%,經(jīng)常提筆忘字占22.2%,覺得自己的字不好看占85.9%。日常生活中,通常會用電話、短信、郵件等方式與他人取得聯(lián)系占89.6%,使用書信、留言條等與他人取得聯(lián)系的占10.4%。手寫時代漸行漸遠,學生認為人們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感會削弱的占100%,認為書法藝術會趨于消亡的占69%。調查問卷提醒了我們很多細節(jié),學生在網(wǎng)絡時代的沖擊下,逐漸失去了對于漢字的感知能力,并且開始對漢字失去了興趣和信心,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擔憂的問題,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學生寫字水平越來越差、字跡潦草、提筆忘字等現(xiàn)象非常普遍,還有很多學生甚至在坐姿、執(zhí)筆等方面都存在問題。書寫過程中筆畫筆順的錯誤很多,寫出來的字凌亂不堪,達不到規(guī)范、端正、整潔的效果,許多時候自己的字跡不能被他人識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麻煩,這些問題有時甚至能影響學生的一生。規(guī)范漢字書寫的任務已然刻不容緩。要解決學生漢字書寫的問題,應先讓學生正確認識書寫規(guī)范漢字的重要性。
一、書寫規(guī)范漢字可以加深對字形字義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的熱情
漢字不僅僅是符號,也是文化本身,漢字的創(chuàng)造來源于天地萬物,傳承中國古老的文化,記載中國悠久的歷史。每一個漢字都包含著深刻的內涵,深刻地認識漢字和正確的書寫漢字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比如漢字“虐”是頭朝右的虎形,“彐”是“爪”的橫寫,老虎撲食時爪子向前朝外,故下面是朝外的,若寫成“彐”就變成老虎殘害自己了,這就講不通了。再比如“染”——古時人們從山上割來一些草“木”用“水”熬煮出顏色,然后把白布放下去煮“九”次(多次),就能把布染成顏色了。所以“染”的右上是“九”而不是“丸”。學生若能正確書寫這些漢字,不僅可以使他們正式認識漢字,了解其深層的涵義,也可以避免他們再寫錯別字,而且略帶趣味的解釋加深了他們對于字形字義的理解,更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對于漢語的熱愛和學習的熱情。
二、書寫規(guī)范漢字可以陶冶學生情感,培養(yǎng)審美能力
漢字是用線條組成的具有審美價值的方塊結構,是審美和實用的結合體。漢字的筆畫本身就是美的造型,其書寫起落有致,形態(tài)萬千。漢字講究重心均衡,疏密有致,主次相應。無論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給人剛正美感的楷書;還是放縱流動,一氣呵成給人以流暢自然之美的行書;還是狂放不羈,筆畫連綿給人以奔放飄逸之感的草書,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線條美。同時,漢字有音,每音含聲,共有四聲。中國詩人便可借此奏出或激越高亢、或低昂沉郁、或簡淡清亮、或重濁宏邁的樂章。其音韻之美變化無端,可使人聞之變色,或喜上心頭,或泣下沾襟。這也是漢字獨有的抑揚頓挫的音樂美。李清照凄美婉約的詩歌讀起來就和辛棄疾慷慨悲壯的詩歌完全不同,帶給人們兩種極致的情感體驗。因此可以借用魯迅的一句話,漢字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不是舞卻有舞的節(jié)奏,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因此寫好漢字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三、書寫規(guī)范漢字可以培養(yǎng)學生傳承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責任感
學生堅持寫好規(guī)范漢字,能從中體悟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學生寫好規(guī)范漢字,有利于學生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并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思想和民族自豪感。一個方塊字,就是一個天地,一個世界,一段歷史,一個民族的心靈、記憶、希望與寄托。漢字已經(jīng)將中國的多種文化因素巧妙地融匯到一起,漢字中潛藏了中國的許多傳統(tǒng)文化,如:中國的倫理文化、中國的民俗與祭祀文化、中國的哲學觀等等。比如中國文化當中的中庸之道——講求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比如“中”、“申”等很多字都是左右或者上下對稱,它們講求的是為人處事中和,要恰到好處,恰如其分,這是最為健康和理想的狀態(tài)。漢字六書當中的象形,就是要將事物最原初的狀態(tài)保存下來,流傳下來。不加修飾,展現(xiàn)其最為自然的本真狀態(tài),這不就是道家當中的“道法自然”嗎?這些偉大的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傳承,而學生就是其中的中流砥柱,每一位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學生都應當以傳承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自己的歷史責任,而書寫規(guī)范的漢字是這傳承開始的第一步。
當然,書寫規(guī)范的漢字對于中學生來說,還有很多其他重要作用,比如,以字可以立人。今天,漢字的書寫依然是衡量一個人素質的標尺,一個人的字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文化、氣質、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等精神面貌。寫好字也可以培養(yǎng)他們認真嚴謹、堅持不懈、不斷拼搏的精神品質。再者,寫好漢字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為學生在其后學習其他科目時掃清理解上的障礙,增強表情達意的能力,從而為學習這些科目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