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名男生因未鑄成惡果,給予記過和警告處分是恰當(dāng)?shù)?。法律是莊嚴(yán)的,但依法懲治又怎能忘記立法和執(zhí)法的初衷——懲治犯罪目的是給予后人警示,不要再犯,而不只是為了單純地追求某種程度的報復(fù)。未成年人由于沒有社會生活的磨礪,思想相比較而言還是單純的,某些時候的“犯罪”就是一時的“沖動”,其舉動是缺乏理性的甚至說是“幼稚”的。對待他們此時的“犯罪”,法律不能被一時的“輿論審判”所綁架,要寬容寬容再寬容。如果不管不顧地“嚴(yán)懲”,這些孩子今后的人生空間將是“狹窄的”。所以說,對偶然而不是慣犯的未成年人,教育與挽救應(yīng)永遠(yuǎn)是第一位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