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存朋
【關鍵詞】英語課堂;Free talk;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21-0071-02
英語教學中,F(xiàn)ree talk環(huán)節(jié)不僅能反映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還能通過學生在Free talk中超出教師預設部分的回答,了解學生語言運用的真實水平,但筆者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不少教師在具體操作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存在下列問題。
問題1.教師主動,忽視差異。
最近,筆者觀摩了幾節(jié)英語課,雖然教者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頗費了一番心思,但還是沒有走出教師過于主動的誤區(qū)。以下是一節(jié)課中的Free talk: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Miss Zhang.
T(面向學生1): Nice to meet you.
S1: Nice to meet you too.
T(面向學生2): Whats this in English?
S2: Its a pencil.
T(面向學生3): How many pencils do you have?
S3:Five.
從整個Free talk的過程來看,教師完全占據(jù)主動,學生只是被動機械地回答,并沒有用英語交流的意識,更談不上有用英語交流的欲望了。雖然教師在對話中,照顧到了不同的學生,但卻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因為并非所有學生都能回答出教師的問題,隨意選擇也造成了后進生群體的緊張,而每個問題找一個學生回答的方式,也忽視了對學生話輪意識的培養(yǎng)。長此以往,F(xiàn)ree talk會成為學生不愿意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
對策:下放權力,讓學生自主控制課堂
教師可以采取輪流值日的形式,每天安排一位學生充當小老師,先通過幾個關于日期、星期等常規(guī)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堂;隨后,教師給出當天的討論話題,可以是教材上的內(nèi)容,也可以是自己創(chuàng)編的話題。但不管什么問題,都要讓語言在真實情境中運用。
有教師在執(zhí)教譯林新版《英語》四下Unit 6 Whose dress is this?時,先問了一些有關天氣、季節(jié)的問題,再由值日生上臺,利用PPT呈現(xiàn)當天的話題,臺下學生就這些話題和值日生展開交流。
話題: clothes,seasons,my day
S1(指向自己的外套): Look at my coat.
S2(值日生): Its so beautiful!
S1: Do you like coats?
S2: No, I dont. I like dresses. What clothes do you like?
S1: I like coats.
新課程倡導互動式的教學,除了師生互動外,教師更應該鼓勵生生互動。在生生互動中,學生沒有心理壓力,暢所欲言,能提高自身的語言理解能力和用英語交流的意識。同時這種輕松平等的語言環(huán)境,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話輪意識。
問題2:方法陳舊,形式單一。
如今,英語教師更關注一節(jié)課中重點詞匯和重點句型的處理,對于課前的五分鐘,大多數(shù)教師會采取簡而化之的態(tài)度。因此這樣的情景隨處可見:
T: How are you today?
S: Im fine.
T: What day is it today?
S: Its Friday.
T: How is the weather?Is it sunny?
S: No, it isnt. Its rainy.
問題雖然簡單、便于操作,但卻令人乏味。有心的教師會設計一下當天Free talk的話題,但每天如此,也會使學生失去交流的興趣。
對策:改變形式,讓Free talk精彩紛呈
如何才能讓學生在Free talk中發(fā)揮他們的才能,筆者認為教師應做一個領航者。教師可以提前擬定題目,然后讓學生圍繞話題準備一些演講、小故事、順口溜、謎語、小游戲。教師還可以提供一些大家熟悉的單詞,然后讓學生將這些單詞編成一段話。
如:教完譯林新版《英語》五上Unit 5 What do they do?之后,筆者設計了這樣的Free talk:
關鍵詞: sister,nurse,weekend, autumn, clothes
在經(jīng)過兩分鐘的準備,有學生給出了這樣的匯報: Hello, boys and girls. Im Peter. I have a sister. She is a nurse. She goes to work at weekends. Her favourite clothes are T-shirts. Its autumn now, but she wears a T-shirt. Its cool, I like my sister.
問題3:缺乏評價,收效甚微。
經(jīng)常聽到一些教師說:今天的課我真的是精心設計了,但學生還是無精打采,有些學生對于一些簡單的問題都不屑回答,也懶得舉手。其實,缺乏積極的評價,再好的教師,再精彩的教學設計,時間長了,都難免會出現(xiàn)以上情況。例如:譯林新版《英語》四上Unit 3 How many?的公開課上: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S: Its ....
T: Is this your ...?
S: Yes, it is./ No, it isnt.
T: Do you like it?
S: ....
教師利用當天的Free talk,和學生就文具和玩具進行對話,這既復習了上一單元句型,又導入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設計很精巧,本是一節(jié)課的亮點,但學生卻很不配合,教師當即被潑了冷水。課后向學生了解,原來學生早就習慣了這樣的開場,一點都不新鮮。
對策:有效激勵,讓學生樹立自信。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積極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有著激勵作用。在學生交流提問的過程中,教師不必吝嗇自己鼓勵的話語,多一些激勵,就能讓學生在贊賞中逐步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教師也可以給表現(xiàn)好的學生獎勵一些小貼畫、小星星。每個月將獲得星星或貼畫最多的學生評為本月的“話輪大王”,讓他們來主持下個月班級中舉辦的英語角活動。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開展Free talk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能培養(yǎng)他們學英語、說英語、用英語的良好習慣。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