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潔
【摘要】學習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注重與生活的聯(lián)系,將教學目標指向生活源頭,在教學內(nèi)容中引入生活氣息,在教學情境中進行生活模擬,引領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感受語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 陶行知 生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37-01
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生活中進行?!痹谔招兄磥?,教育和生活就是同一過程,教育必須和生活結(jié)合在一起才能發(fā)生作用,只有這樣學生習得的知識才能是活的知識。
生活是五彩斑斕的,充滿各種驚喜,而自然是人類最真實的老師,我們的學問也來自于生活。如何引導學生從“書本思考”向“生活思考”轉(zhuǎn)變?這是當代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值得深思的問題。語文教學不能將學生的視野范圍局限于課本之中,要將生活的品格和價值引入小學語文課堂,在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語文之美,回歸語文之真。
一、教學目標指向生活
陶行知先生指出 “(教育)與人類社會現(xiàn)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語文源于生活,生活處處有語文。我們的教學目標應該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真正學到活的知識。
將課堂教學由教室向外擴展,從書本指向生活,為學生的成長創(chuàng)造廣闊的空間。我在教學《春筍》這一課,我在課堂上展示了一個春筍給學生觀察,甚至還讓孩子上前用手摸一摸。學習《三個小伙伴》,老師可以布置周末作業(yè)讓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去植樹,一步一步照著教學內(nèi)容嘗試,真正學以致用,孩子在植樹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學習《詠華山》,布置作業(yè)讓孩子在假期自己去爬山,寫一篇自己的游記心得。后來有學生上交一篇暑假小練筆《詠黃山》,雖然文筆稚嫩,但看得出黃晨陽小朋友在寫作時將生活與語文融合在一起。孩子們從學習中得到樂趣,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語文的作用,這樣才能學以致用,讓學生的熱情始終伴隨著他們的語文學習。
二、教學內(nèi)容的生活氣息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訴我們:生活就是教育的內(nèi)容,為生活而教育。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為例。教材在每一冊的開篇首先安排了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它的介入無疑是人性化的,學生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帶來良好的學習行為,會有良好的學習表現(xiàn),生活在影響教育?!皩W用字詞句”、“處處留心”、“語文與生活”,每一單元的練習也把生活氣息引入其中,從教學內(nèi)容中學生知道了救護車、消防車、冷藏車等的功能本領,能清楚地說出自己臥室里擺放的家具名稱,能詳細的介紹自己所畫的風景畫,能了解松鼠、蜜蜂、北極熊住在哪里……練習中的口語交際,更注重學生在今后生活中的交往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生活。一二年級小朋友可以同學談談:“春天來啦”“學會勸阻”“可愛的動物”;三四年學生能夠做自我介紹、做小主人招待客人,可以當小小主持人、參與班級(學校)展銷會……
這些內(nèi)容充分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這正如陶行知所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我們的課文內(nèi)容可能是孩子們?nèi)皇煜さ纳磉吺挛?,也可能是他們渾然不知的生活現(xiàn)象,這就要求教師就有敏銳的感悟能力,尋找生活與語文的契合點,把生活氣息引入小學語文教學,讓學生不再是機械的讀教材,而是在學教材,更是在感受生活、領悟生活,讓書本成為學生的“生活百科全書”。
在教學《東方明珠》時,我搜集了大量關于東方明珠的照片,讓學生們感受到東方明珠的確“像一個巨人”。從孩子們驚嘆的表情中,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們對東方明珠的向往,他們已沉醉于東方明珠的魅力之中。教學《小松鼠找花生果》時,我?guī)W生一起去圖書館查資料,我們通過圖片文字等,找到許多和花生一樣果子長在泥土里的植物,孩子們驕傲的表情掛在臉上,我知道他們肯定學到了新的生活常識。學生通過教材了解生活,通過生活而理解教材,從而深入教材內(nèi)容。
三、教學情境的生活模擬
語文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從大千世界中尋找和語文教材相聯(lián)系的現(xiàn)實背景,創(chuàng)設與之相聯(lián)系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 “模擬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學習語文。例如“小小展銷會”,讓學生把自己不需要的圖書、玩具整理并標出價格,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要使自己帶的東西賣出個好價錢,該怎么說?要想從別人那兒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又該怎么說?。生活教育理論要求我們把教學與生活緊密相連,在教學過程中再現(xiàn)生活化的情境,讓生活成為教育的話題,讓學生在生活氣息中學習,讓語文教育成為孩子生活的延續(xù)與提高。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會像生活一樣有五彩斑斕的燦爛,才會充滿活力和無限的魅力。
將語文課堂教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采用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快樂的學習。如何生動地再現(xiàn)教學所需要的生活畫面,這就有賴于報刊、電視、網(wǎng)絡、廣播、電影、演講會、戲劇表演等等課程資源。學習《烏鴉喝水》,我們就可以在課堂上演一演,看烏鴉是如何一顆一顆的丟石子,水面是如何漸漸上升的。如學習《世界多美呀》一文,我們可以通過觀看嬰兒在媽媽肚子里的生活狀態(tài),來想象小雞剛破殼而出的情景。學習《沉香救母》兩課,在上課之前帶和孩子們觀看電影《寶蓮燈》,在課堂上教學“一路上,沉香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道深澗”時,可以結(jié)合電影相關片段,生動的畫面絕對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
語文教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踐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日常生活中尋覓語文教學的現(xiàn)實背景,尋找語文與生活的契合點,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和體驗語文,通過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語文,加強對文字的把握和對語文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徐英暉、王文嶺.《陶行知生活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2014
[2]陸建非.陶行知教育名著(大學生讀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梅汝莉.陶行知與新世紀的教育[J].北京教育. 2001(12)
[4]楊東平.現(xiàn)代中國的教育哲學——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再認識[J].生活教育.2006(01)
[5]張明.陶行知的4顆糖[J].語文世界(小學版),200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