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爾布,王逢朝,康海鑫,連躍宗,崔秀琴
(三明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福建三明365004)
?
鋼渣-石粉混凝土工作性和水泥膠砂力學性能實驗研究
田爾布,王逢朝,康海鑫,連躍宗,崔秀琴
(三明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福建三明365004)
摘要:利用鋼渣微膨脹補償石粉干縮的思想,復摻鋼渣-石粉取代部分水泥進行混凝土工作性和水泥膠砂強度實驗。實驗結果分析表明:復摻鋼渣-石粉增大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但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會隨著石粉摻量增大而變差;因鋼渣具有活性,參與后期二次水化反應,3、28 d膠砂強度隨著鋼渣摻量(25%以內(nèi))增加而基本保持不變,而7 d的隨著鋼渣摻量增加而減少;石粉不具有活性,3、7、28 d膠砂強度隨著石粉摻量增加整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復摻鋼渣、石粉的3、7、28 d膠砂強度隨著復摻摻量增加,整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且隨著石粉摻量增加,強度下降趨勢明顯。
關鍵詞:鋼渣;石粉;坍落度;強度
鋼渣是鋼鐵冶煉中排放的廢棄物,由于鋼渣安定性和易磨性較差,因此鋼渣的綜合利用率僅20%[1-2],鋼渣粉磨到一定細度時,游離的CaO和MgO被活化,在水泥水化早期就參與反應生成Ca(OH)2和Mg(OH)2,經(jīng)水化反應后生成較多的結晶水化物、具有膨脹特性的鈣釩石,體積微膨脹;而石粉部分取代機制砂(0~20%)進行混凝土干縮試驗,發(fā)現(xiàn)干縮率隨石粉含量增加完全呈遞增趨勢[3-5]。對于鋼渣和石粉對混凝土性能研究有很多研究[6-10],但是很少利用鋼渣微膨脹補償石粉帶來的干縮的研究還很少,因此本文將先對復摻鋼渣-石粉取代部分水泥進行混凝土和水泥膠砂力學性能進行研究,以期對后續(xù)研究提供借鑒。
1.1 實驗材料
(1)水泥
本研究采用紅獅牌P.O 42.5型普通硅酸鹽水泥,其主要技術指標見表1。
表1 水泥的主要技術指標
(2)粗集料
為福建三明的花崗巖碎石,其物理性能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粗集料性能測試結果
(3)細集料
本研究細集料為三明沙溪河產(chǎn)的河砂,屬中砂,各項指標均符合規(guī)范的相關要求,其物理性能測試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細集料性能測試結果
(4)鋼渣
本實驗所用鋼渣的生產(chǎn)商為福建福建鋼源粉體有限公司,主要化學成分及技術指標見表4。
表4 化學成分及技術指標
(5)石粉
本實驗所用的石粉為福建省三明市某公司研磨生產(chǎn)的石粉,45 μm方孔篩篩余量10%,其主要化學成分及技術指標見表5。
表5 化學成分及技術指標
1.2 配合比
用于測試鋼渣、石粉交叉摻量混凝土坍落度的配合比見表6。用于測試鋼渣、石粉交叉摻量混凝土膠砂強度的配合比見表7。
表6 鋼渣、石粉交叉摻量混凝土坍落度的配合比
表7 鋼渣、石粉交叉摻量混凝土膠砂強度的配合比
2.1 坍落度試驗
根據(jù)相關的規(guī)范,在混凝土攪拌均勻后進行坍落度試驗,實驗結果見表8和圖1。從表8和圖1可以看出,隨著石粉和鋼渣總摻量增加,整體呈出增大趨勢,而黏聚性和保水性卻呈現(xiàn)變差趨勢。從比表面積上分析,因為石粉的比表面積(320 m2/kg)略小于水泥(380 m2/kg),石粉可起到填充作用,減少使顆粒間的空隙,降低空隙水量,增加自由水量,進而增大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變性能,故隨著石粉取代水泥質(zhì)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不斷增大。同時因為石粉的吸附水能力較水泥差,致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會隨著石粉摻量增大而變差。
表8 坍落度實驗結果
圖1 石粉-鋼渣交叉摻量混凝土的坍落度變化曲線
2.2 強度試驗
2.2.1 單摻鋼渣粉對膠砂強度的影響
單摻鋼渣粉對膠砂強度的實驗結果見表9,圖2、圖3為鋼渣摻量和時間對膠砂抗壓、抗折強度的影響曲線。
表9 單摻鋼渣膠砂強度
圖2 鋼渣摻量對抗壓強度的影響
圖3 鋼渣摻量對抗折強度的影響
由表9和圖2可以看出,隨著鋼渣增加,膠砂3 d抗壓強度整體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趨勢,但是變化不明顯,7 d抗壓強度卻呈現(xiàn)整體下降趨勢,而28 d的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最后相對持平。從圖2可以看出,鋼渣摻量10%左右,對膠砂強度影響開始產(chǎn)生突變。由于鋼渣對參與早期水化幾率較低,膠砂強度主要由水泥產(chǎn)生,因此3 d的膠砂強度隨著鋼渣摻量變化影響不大;而7 d膠砂強度,由于鋼渣摻量增加,減少了中期水化的水泥,從而導致膠砂強度下降;由于鋼渣參與了二次水化反應,膠砂28 d后期強度整體上與空白組相當,甚至更高。同樣,由圖3可以看出,膠砂抗折強度隨著鋼渣摻量增加整體上表現(xiàn)出與其抗壓強度相近的規(guī)律。
2.2.2 單摻石粉對膠砂強度的影響
單摻石粉對膠砂強度的實驗結果見表10,圖4、圖5為石粉摻量和時間對膠砂抗壓、抗折強度的影響曲線。
表10 單摻石粉膠砂強度
圖4 石粉摻量對抗壓強度的影響
圖5 石粉摻量對抗折強度的影響
由表10和圖4可以看出,膠砂3 d、7 d、28 d抗壓強度隨著石粉摻量增加,整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從圖4中可以看出,3 d、7 d、28 d膠砂抗壓強度下降的趨勢是逐漸增大,主要因為石粉沒有活性,其不參與二次水化反應,僅僅起填充效應作用,不像鋼渣參與水泥中后期二次水化反應,且3 d膠砂中水泥主要進行了一次水化作用,而7 d、28 d膠砂中水泥一次、二次水化均起重要貢獻,所以石粉摻量越大,二次水化作用效果就越差。因此,3 d、7 d、28 d膠砂抗壓強度下降的趨勢隨著石粉摻量增大而增大。同理,由圖5可以看出,膠砂抗折強度隨著石粉摻量增加整體上表現(xiàn)出與其抗壓強度相近的規(guī)律。
2.2.3 復摻鋼渣、石粉對膠砂強度的影響
復摻鋼渣、石粉對膠砂強度的實驗結果見表10,圖6、圖7為復摻摻量和時間對膠砂抗壓、抗折強度的影響曲線。
表11 復摻鋼渣、石粉膠砂強度
圖6 石粉、鋼渣摻量對抗壓強度的影響
圖7 石粉、鋼渣摻量對抗折強度的影響
由表11和圖6可以看出,復摻鋼渣、石粉的膠砂3、7、28 d抗壓強度隨著復摻摻量增加,整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圖6中,在石粉摻量較?。?%)范圍內(nèi),由于鋼渣參與二次水化作用,膠砂后期強度隨著鋼渣摻量增大而增大,但是隨著石粉摻量增大,膠砂強度不管是早期3 d還是中后期7、28 d均處于下降趨勢,且28 d膠砂強度持續(xù)快速下降的。其中,摻量(石粉:鋼渣=10.0∶7.5)至(石粉:鋼渣=12.5∶12.5)時,圖6中抗壓強度基本沒有變化,這主要由于增加5%鋼渣摻量對強度有利的貢獻抵消石粉不利貢獻。同理,圖7所示,膠砂抗折強度隨著復摻鋼渣、石粉摻量增加整體上表現(xiàn)出與其抗壓強度相近的規(guī)律。
在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中,石粉可起到填充作用,減少使顆粒間的空隙,降低空隙水量,增加自由水量,增大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同時因為石粉的吸附水能力較水泥差,致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會隨著石粉摻量增大而變差。
水泥中3 d早期基本不進行二次水化反應,鋼渣參與后期二次水化反應,因而3 d的膠砂強度隨著鋼渣摻量變化影響不大,7 d膠砂強度隨著鋼渣摻量增大而下降,28 d膠砂后期強度整體上基本不變,甚至更高。而石粉沒有活性,3、7、28 d膠砂強度隨著石粉摻量增加,整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
復摻鋼渣、石粉的3、7、28 d膠砂強度隨著復摻摻量增加,整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且隨著石粉摻量增加,強度下降趨勢明顯。
參考文獻:
[1]吳蓬,梁志強,呂憲俊.鋼渣粉的膠凝性能及活化研究進展[J].中國粉體技術,2015(4)∶80-84.
[2]張勁,陸文雄,王雪,等.鋼渣的利用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粉煤灰綜合利用,2014,02∶46-50.
[3]涂昆,劉家祥,鄧侃.鋼渣粉和鋼渣水泥的活性及水化機理研究[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62-68.
[4]邢琳琳.鋼渣穩(wěn)定性與鋼渣粗骨料混凝土的試驗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
[5]姚楚康.石粉特性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4.
[6]蔡基偉.石粉對機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及機理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6.
[7]Zhang Tongsheng,Yu Qijun,Zhang Jiangxiong,et aL. Prepar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bLended cements and recLamation of iron concentrate from basic oxygen furnace steeL sLag[J]. Resources,Conservation & RecycLing . 2011,56(1)∶48-55.
[8]Yi Huang,Xu Guoping,Cheng Huigao,et aL. An overview of utiLization of steeL sLag[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2,16(4)∶791-801.
[9]田爾布,劉奮醒,張仁巍.粗集料骨架結構的高強混凝土工作性研究[J].公路,2011(10)∶162-165.
[10]蔡琪瑛.磨細鋼渣粉對水泥混凝土性能影響的研究[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2(5)∶5-8.
(責任編輯:葉麗娜)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Steel Slag-stone Powder Concrete Workability and Cement Mort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TIAN Erbu,WANG Fengchao,KANG Haixin,LIAN Yuezong,CUI Xiuqi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Sanming University,Sanming,F(xiàn)ujian 365004)
Abstract:Referencing the ideoLogicaL of sLag expansion compensating micro powder shrinkage,test the concrete workabiLity and mortar strength mixed with steeL sLag-powder to repLace part of the cement. SteeL sLag-stone powder increases the sLump of concrete mixture,but concrete mixture cohesiveness and water retention wiLL deteriorate with increasing stone powder content;The steeL sLag participates post-secondary hydration reaction because of its active properties,and 3,28 d mortar strength substantiaLLy unchanged with steeL sLag content(Less than 25%)increased,but 7 d mortar strength decreases with the steeL sLag content increasing;3,7,28 d mortar strength show a downward trend with stone powder dosage increase because it does not have an active;3,7,28 d mortar strength show overaLL downward trend with compLex mixed content increases,and the strength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stone powder content increases.
Key words:steeL sLag;stone powder;sLump;strength
中圖分類號:TU5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09(2016)03-0067-05
收稿日期:2016-01-08
基金項目:福建省教育廳科技項目(JA12307);福建省科技廳重點項目(2013Y0076);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指導性計劃項目(2012D125);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2015J01646);三明學院科研發(fā)展基金(B201302/G)。
作者簡介:田爾布(1981-),男,漢族,講師,主要從事結構工程(混凝土結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