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穩(wěn)步發(fā)展,圖書館的管理內容與服務也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更新而朝著信息化的方向邁出了新的步伐。這種變化在3G時代到來后,體現得更加一目了然。我國傳統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內容陳舊,形式單一,不論從哪個層面來分析,都已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廣大讀者的基本要求,改革與更新亟不可待。本文將從我國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現狀著手,對其今后的發(fā)展方向進行深度探究。
關鍵詞: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發(fā)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1
新型的移動通信技術能夠為讀者全面了解圖書館和進行圖書信息檢索提供便捷,傳統陳舊的圖書管理模式在新技術出現后,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在科學技術這一大環(huán)境下,如若對新的信息動態(tài)置若罔聞,不聞不問,則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也就是說,如果繼續(xù)沿用以前陳舊的圖書館管理模式,無疑是坐以待斃。只有密切關注外界信息的動態(tài)變化,保持實時更新,及時應對新信息技術發(fā)展帶來的考驗,才能使我國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保持長青態(tài)。在認清楚這一形勢后,采取正確措施,保持同步發(fā)展,才不至于落后。
一、我國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現狀
1.我國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方法和途徑
WAP移動服務能夠擴大信息的承載量,提高信息的獲取速度,在2007年被我國部分高校率先引進并使用。在諸多優(yōu)點體現出來之后,隨后許多高校也都紛紛效仿,開始實施。隨著新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移動信息服務方法和管理模式也越來越豐富多樣化,不再單一。這一點,從一年后電子閱讀器,其他閱讀軟件也被逐漸應用于該項服務中可以體現出來,但事實表明,這兩種服務的使用遠不如前者的應用廣泛。近年來,新媒體的盛行,也給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帶來了變化。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使用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賬號來實時分享和更新圖書館最新信息,使讀者不僅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圖書館信息,也可以幫助轉載和宣傳信息。這些服務技術的出現,豐富了以往陳舊單一的管理模式,使得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得更加高速和快捷。
2.我國圖書館實行移動信息服務以來的情況
在國內,以國家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等為首的大型圖書館,率先應用了這種新型移動技術服務。在此之后,許多其他的高校圖書館也都紛紛效仿,采取了同樣的移動通信服務技術。盡管這種管理服務形式能夠帶來的好處多多,但卻并沒有被全面普及和采用。截至目前為止,國內許多圖書館才剛剛開始推行這種服務技術,更有部分圖書館還遲遲沒有邁出接收新技術的步伐,所以,加大這項服務的宣傳和廣泛應用迫在眉睫。
大量研究表明,移動信息服務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除了讀者對于新興技術的好奇之外,更多的是希望能夠實時獲取圖書館的最新信息,方便隨時隨地的閱讀。其中,最主流的應用方式是能夠時刻進行圖書信息檢索,獲取所需圖書的借閱情況、及時辦理圖書續(xù)借手續(xù)等。無論是對于圖書管理者,還是對讀者,都節(jié)約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提供了便捷、高速的新道路。
3.我國圖書館實行移動信息服務發(fā)展特征
(1)使用率較低且不平衡,媒介使用不平衡
事實上,移動信息服務技術在我國尚未全面推行,并為達到全面發(fā)展的狀態(tài),還只有較小一部分的圖書館采用了這項服務。而在已經實行的各圖書館中,對信息技術應用的成熟度也各有千秋,參差不齊。在系統新建、軟件開發(fā)、網絡管理平臺等諸多方面,在例如國家圖書館、清華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等地方能夠得到熟練應用。而在那些剛剛起步的圖書館信息管理中,這些新型技術都還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與運用。
(2)我國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項目少
從總體上來看,我國以往的圖書館信息服務內容缺乏,形式單一,而現在的服務項目較以往有了一定的改善與完整。當今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項目已能夠提供用戶服務指南、信息實時共享、圖書檢索、借閱圖書情況查詢和圖書推送等多種多樣的服務。
二、我國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發(fā)展對策
1.技術支持與版權保護
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經歷了空前的發(fā)展,主要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fā)展,用戶的需求度和滿意度也隨之越來越高,為了滿足讀者的需要,圖書館信息服務技術也必須順應時代技術的前進方向,提高自身水平,開發(fā)出一套能夠與當今社會匹配的技術。在以往,圖書館閱讀服務都還只能在筆記本電腦上進行,這給閱讀帶來了極大地不方便,因此若能支持閱讀服務在移動設備上也能進行,則會給讀者的閱讀帶來極大的便利。
另外,雖然數字技術提供商逐漸提高了自我保護,但由于到目前為止我國對數字技術版權的保護法律尚未健全,因此應該提高對版權保護的警惕性。對高校圖書館來說,學生讀者群體大多是通過校園局域網進行圖書信息檢索和獲取,這對版權問題是一種無形的保護。但有時讀者難免會通過外網,或在其他環(huán)境下進行訪問和瀏覽查詢,這就容易損害圖書館的利益,對數字技術版權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
2.用戶隱私保護以及圖書館建設資金問題
目前,網絡混亂,廣告信息魚龍混雜,個人的隱私信息很容易被盜取。在解決這一難題時,圖書館信息服務系統可充分利用用戶授權或IP地址過濾技術來鞏固網站建設的安全可靠性,幫助保護用不同方式進入該平臺的用戶資料信息。網站的安全建設和維護工作,也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物力,因此必須為這一工作提供切實可行的基礎和保障。
三、總結
從長遠來看,發(fā)展、完善和普及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系統對我國圖書館的建設工作而言,是具有深遠意義的。這一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并非一蹴而成,因此堅持并全面完成這一建設任務是我們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劉小景.泛在圖書館理念下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1,(4):72-74.
[2]茆意宏.面向用戶需求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1):76-86.
[3]孔云,廖寅,資蕓等.基于微信公眾賬號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研究[J].情報雜志,2013,(9):167-170.
作者簡介:布和畢力格(1976-),男,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qū)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