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皓
【摘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學模式被試驗、應用到初中數(shù)學教學領域,其中以導學案教學模式影響最為深刻和廣泛。它是在進步理念支撐下成功實踐產生的,采取的是一種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鼓勵并引導學生自學并共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它在理論基礎和實踐操作上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本文旨在研究其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探究其在農村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導學案 初中數(shù)學 有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32-01
導學案是以杜郎口中學為代表的學校在探究實驗中產生的,它強調學生自學為主,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煉的基礎上輔以教師的指導,具有一定的進步性、有效性和科學性,但是由于理論與實際之間存在差異性導致在實踐中“導學案”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對此本文總結了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應用策略。
一、“導學案”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實踐存在的問題
1.課前準備不充分
課前備課包括教師的備課準備、學生的自主預習準備以及教師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掌握等。一是很多教師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沒有轉變,二是學生的課前預習方式不對,預習效果不理想。很多學生并沒有認識到預習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只是簡單地完成題目,沒有認真思考并且提出主觀問題,沒有問題自然就沒有解決問題的體驗?!皩W案”提倡的自主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自然就得不到深刻的體會。其次,教師往往也對學生的預習效果掌握不全面。調查中一些學校的數(shù)學課會設定上午的第2、3節(jié)課,很多教師會第一節(jié)課時短短時間內收集學生的“導學案”進行批注,學生多,時間不足導致教師批復學生對當堂數(shù)學課提出的問題過于倉促和潦草。如此,教師不夠重視,學生不認真,如此惡性循環(huán),自然導致導學案的預習任務效果不好。
2.課堂教學形式散化
很多教師對“導學案”教學模式理解不夠深刻,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導學案課堂教學散化。無論是小組交流合作預習還是課上問題的提出,以及后期的課堂探究,還有教師對整堂課程的學習總結環(huán)節(jié),教師多多少少會出現(xiàn)過于放任學生自己學習等問題,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的知識傳授沒有做到很好的結合。
二、“導學案”在農村初中數(shù)學有效課堂的應用策略研究
現(xiàn)如今,農村教學條件和環(huán)境相對而言不如城市教學條件和環(huán)境好,教學效果一直都不是很理想?!皩W案”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自學能力,是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總結問題的一個過程。下面結合實例闡述“導學案”是如何提高農村的初中數(shù)學有效課堂的。
預習是學生對于一堂課、一種知識的學習的基礎,是課堂學習、探索的基礎,“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成功之處在于重點把握了學生的課前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而“導學案”引入后,就做到了把預習書面化,老師可以及時的檢查每個學生的預習情況,并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和理解去把握整堂數(shù)學課的走向和重點、難點。在前期的預習效果檢查環(huán)節(jié),教師也可以設定10分鐘或者短時間進行一些互查、互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們通過互相交流問題來初步掌握基礎知識和課前疑問。
課程進行中,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總結后通過列舉的方式向同學們展示多數(shù)學生都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還有重點需要學生掌握、學習的知識。運用導語等方式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依據學生自主提出的問題來解決問題,讓學生們自主談論疑點,把課堂還給學生,總結概括大部分學生存在的知識疑問,然后根據數(shù)學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認知、分析討論和親自計算的方法去解答疑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學生們之間的差異性,按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式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助精神,促進學生彼此優(yōu)勢互補,相互合作。就比如,學習平行四邊形課程時,學生們要先認識這個圖形,知道它的特點,然后彼此討論該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再去討論圖形定義,然后是性質,最后證明什么樣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又回歸到一開始的討論中,到底什么樣的圖形算是平面四邊形。
在課上,如果最后學生們沒有通過討論和自主推演得出答案后,教師就要進行點撥解疑。如在學習平方差公式時,先讓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去認識平方差公式的結構,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平方差公式成立的特點,如公式的(a+b)(a-b)=a2–b2,但是公式變成(-a+b)(a-b)時,最后就不是a2–b2。這個時候就要強調平方差公式的本質是相同項的平方減去相反項的平方。注意符號的不同和變換。最后可以安排環(huán)境讓學生小組代表做總結和學生認識,這樣就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以及總結課堂知識和學習技能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鍛煉。
【總結】在農村相對而言比較閉塞的學習環(huán)境下,將“導學案”引入初中數(shù)學教學模式是提高農村初中學生數(shù)學學習自主能力的一種成功教學實踐。這種以學生為主體輔以教師教學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由于模式的實驗的時間較短,不可能十分完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實踐研究,充分發(fā)揮其對于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深刻作用。
參考文獻:
[1]譚瑞軍.數(shù)學“導學案”教學的再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3,01:49-51.
[2]屠卓婭.初中數(shù)學以任務單形式設計導學案的實踐研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4:71-72.
[3]何善亮.基礎教育學?!皩W案導學”教學變革的理性思考——“學案導學”的價值意蘊、現(xiàn)實困境和超越路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4: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