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花
摘 要: 班主任是學生管理的主要實施者,班主任的管理藝術(shù)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動態(tài)。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注意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關(guān)鍵詞: 班主任 尊重 愛
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采取壓制手段,迫使學生承認錯誤,致使學生口服心不服,這樣的教育已經(jīng)越來越不適應(yīng)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因此在進行對學生的教育時,我常常想起李鎮(zhèn)西老師的話:“教育的美,美在理解,美在機智,美在創(chuàng)新。”班主任應(yīng)“以學生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只有這樣,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案例
我班有一名男生叫于××。他上課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招惹是非;作業(yè)經(jīng)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同學向我告狀。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yè),知錯就改,爭取做一個同學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后來口頭上答應(yīng)了,可他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此時我的心都快涼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一想,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后進生無法轉(zhuǎn)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的進步,必須面對現(xiàn)實。我暗下決心,轉(zhuǎn)化工作在悄然進行。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走訪他的家庭。在走訪中我發(fā)現(xiàn)他媽媽有小兒麻痹后遺癥,生活基本能簡單自理,沒有工作,平時在家照顧他的日常生活。他的爸爸因盜竊被判了三年,現(xiàn)在在監(jiān)獄接受勞動改造,他和媽媽靠低保和親戚的接濟生活。他的學習無人過問,因家庭環(huán)境心里多少有些自卑,故產(chǎn)生自暴自棄的心理:逃學、偷錢、說謊……了解了情況后,為了讓他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再次找他談話,在談話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小學的班主任老師。我心里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為什么會恨那個老師?”他小聲地回答:“因為她常常批評我?!蔽翼樦鴨枺骸袄蠋煘槭裁磿T谡n堂上批評你?”“因為我常違反紀律,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書寫也不工整……”“你明明知道自己的錯誤,為什么還要明知故犯呢?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是一個初中生了,是一個小男子漢了,你要學會擔當,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學生,你知道應(yīng)該怎樣做嗎?”“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jié)友愛,認真完成作業(yè)……”“好!”“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后來,他無論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進步。每當他有一點點進步,我就及時給予表揚,不斷鼓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guān)心他,幫助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耐心細致的干部坐他旁邊,目的是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或課堂時間幫助他,輔導他。有時這個同學會產(chǎn)生一些厭煩情緒,說他不太聽話,不太樂學……這時,我就鼓勵她要有耐心,慢慢來。后來,在同學們的幫助和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進步。學習上知努力了,紀律上也進步多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共同努力,在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他終于摘掉了班級倒數(shù)第一的帽子。
人們常以蠟燭喻老師,但我喜歡以火柴自喻,蠟燭似乎太感傷,而火柴則貴在點燃莘莘學子的心靈之火,讓他發(fā)出純凈、濃烈的燁燁之光,這光明將照亮他們的路。愿:我們攜起手來乘賞識之風,捧起關(guān)愛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種,使每一位后進生都能沐浴在師生的關(guān)愛之中,
二、感想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后進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后進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于××的情況比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對自己的錯誤、缺點認識不足,對老師的批評教育產(chǎn)生厭惡、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與他談心,與他交朋友,使其認識錯誤,樹立做個好學生的念頭;充分發(fā)揮學生力量,編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的同學跟他坐,給予學習和思想上的幫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業(yè),讓他感到老師的關(guān)心、重視……用關(guān)愛喚起他的自信心與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他努力學習,從而向品學兼優(yōu)的方面發(fā)展。
在更新教育觀念的今天,作為熱愛學生的教師,我們有責任讓學生樹立信心進而達到育人的目的。只有用真誠的愛心,才能敲開學生那扇禁閉的心扉之門,每一扇門的后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個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用我們的愛心,用我們的真心,用我們的熱情,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眼中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