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屾陳滌新 莫菊蓮 周智勛 溫科偉
作者單位:543000 廣西梧州市人民醫(yī)院骨外科
?
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圍術期抗菌藥物應用效果分析
作者單位:543000 廣西梧州市人民醫(yī)院骨外科
【摘要】目的 了解評價我院骨科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圍術期抗菌藥物的應用情況,為今后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于我院2014年6~12月收治的100例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中,分析圍術期抗菌藥物的應用情況及治療效果。結果 在100例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中,不合理用藥組和合理用藥組比較,愈合效果較差,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均較高。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性(P<0.05)。結論 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不利于患者的恢復,且加重醫(yī)患矛盾。
【關鍵詞】圍術期;抗菌藥物;創(chuàng)傷性骨折
圍術期是指從手術治療確定之時起直到手術相關治療結止的圍繞手術的時期。感染的發(fā)生可按來源分類為外源性感染源和內(nèi)源性感染源。前者可通過嚴格器械及術者消毒加以避免,后者感染源則多來自于患者自身皮膚黏膜及空腔臟器中的細菌,尤其是革蘭陽性菌。在圍術期對患者使用抗菌藥物可以對內(nèi)源性感染進行預防,確保手術效果,減輕術后并發(fā)癥,促進傷口愈合,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復。然而在抗生素的使用中也存在著應用時間不當,應用種類選擇不當?shù)葐栴}亟待解決。這些問題不但對患者的治療無益,反而會加重醫(yī)患負擔,甚至誘發(fā)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為研究我院骨科抗菌藥物的應用效果,現(xiàn)對我院2014年6~12月收治的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隨機抽取100例,并對其進行圍術期抗菌藥物治療,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本院于2014年6~12月收治的166例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調(diào)查分析。統(tǒng)計的內(nèi)容包括,病案號,性別,年齡,手術名稱,手術時間,抗菌藥物使用時間,用法,用量,聯(lián)合用藥情況,用藥療程,術后感染情況。以調(diào)查表的形式記錄填寫并統(tǒng)計。根據(jù)相關文獻,制定圍術期抗菌藥物使用的評價標準,見表1[1]。
表1 圍術期抗菌藥物應用合理性評價標準
隨機抽取合理用藥組和不合理用藥組各50人。其中合理用藥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齡(38.66±22.13)歲。不合理用藥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齡(40.21±18.33)歲。全部患者屬于Ⅱ類切口。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無差異,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全部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情況,住院時間,抗菌藥物的支出進行統(tǒng)計記錄。
1.3 觀察指標
調(diào)查記錄兩組患者抗菌藥物的合理情況,分為合理用藥組和不合理用藥組。并記錄傷口愈合情況進行比較,統(tǒng)計患者的住院時間及抗菌藥物的消費。
1.4 判定標準
根據(jù)相關文獻[2],將傷口愈合情況分為甲級愈合,乙級愈合和丙級愈合。將甲級愈合和乙級愈合視為愈合良好,丙級愈合視為愈合不佳。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庫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并進行t檢驗,檢驗指標設為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對比
100例患者中全部患者均應用了抗菌藥物。合理用藥組的愈合情況好于不合理用藥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合理用藥組與合理用藥組的療效比較
2.2 住院費用
100例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的比較,合理用藥組的住院時間和抗菌藥物花費要低于不合理用藥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合理用藥組與合理用藥組的住院時間和花費比較
對于手術圍術期的抗菌藥物的選擇,原則上應選擇安全性高,抗菌效果好,相對廣譜的抗菌藥物,同時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抗菌藥物聯(lián)合治療[3]。需注意綜合考慮包括手術部位的常見病菌,切口類型及患者身體狀況在內(nèi)的多種因素。在此基礎上選擇安全,價廉,方便給藥的抗菌藥物。給藥的合理與否同樣是合理應用抗菌藥物重要的一點,掌握好給藥時間對于預防感染同樣是極為關鍵的[4]。目前廣泛認為,在術前30 min給藥,可以保證患者由手術開始到手術結束的全過程中,其血藥濃度始終維持有效的抗菌濃度。不合理之處還有,有病例在患者術前過早給藥或術后回病房給藥,可能造成抗菌藥物濃度不夠,抗菌效果不佳或細菌在給藥前已有細菌侵入造成感染[5]。根據(jù)姚莉等研究發(fā)現(xiàn),骨科手術主要感染菌是革蘭陽性(G)菌,特別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因此作為預防用藥,應選用針對葡萄球菌有效且在骨關節(jié)中濃度足夠高的藥物,如第1、2代頭孢菌素(頭孢唑林、頭孢拉定、頭孢呋辛),對青霉素過敏不宜應用頭孢菌素時可選擇克林霉素[6]。對于骨科手術來說,雖然革蘭氏陽性細菌和革蘭氏陰性細菌都有感染的可能,不過對于圍手術期的患者來說,針對革蘭陽性菌進行預防性的抗菌藥物的應用更有必要。具體而言,應選用對葡萄球菌作用良好,且可在關節(jié)骨骼中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的物質(zhì),才能最大化地發(fā)揮抗菌藥物的療效[7]。針對目前各種抗菌藥物的抗菌譜,療效,安全性等綜合分析評價,一二代頭孢菌素的應用最為廣泛。對于可能有革蘭陰性菌感染的患者,可以使用頭孢菌素類與甲硝唑類進行聯(lián)合用藥。不但可以對臨床常見的革蘭陽性細菌與陰性細菌達到廣泛的覆蓋,而且成本較低。本院沒有使用氟喹諾酮類的骨折患者,根據(jù)相關文獻,氟喹諾酮類藥物如左氧氟沙星近年來主要是作為保護性應用的抗菌藥物,目前不推薦作為預防性用藥。本院病例中無應用氟喹諾酮的藥物。
關于用藥的療程同樣是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重要的一點。從相關的文獻可知,大多數(shù)β-內(nèi)酰胺類的半衰期約1~2 h,如果手術時間超過3 h,或失血量超過1 500 ml,可在手術中給予第2劑,并保證在手術開始至術后3~4 h保持手術部位有效的抗菌藥物濃度,可將污染菌殺滅于立足未穩(wěn)之時[8]。其他情況下,不推薦在術中進行常規(guī)抗菌藥物的使用。
根據(jù)本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本院對于創(chuàng)傷性骨折圍術期抗菌藥物的應用存在著種類應用不當,用藥時機及療程把握不佳等等。因此需要醫(yī)院藥學部門加強干預,并強化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觀念,減少可能的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有助患者康復,并進一步促進臨床抗菌藥物的規(guī)范化應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黃小瑜,丁小科,易燕桃,等. 骨科圍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與分析[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7): 163-166.
[2] 郭峰,趙納. 我院臨床藥師干預骨科圍術期患者預防用抗菌藥物效果分析[J]. 中國藥房,2011(34): 3184-3186.
[3] 杜娟,張斌,趙秀莉. 320例腫瘤患者圍術期預防應用抗菌藥物調(diào)查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8): 1901-1903.
[4] 梁智明,何錦鈞,梁碧怡. 48例骨科手術術后抗生素聯(lián)用對比分析[J]. 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0,10(7): 635-637.
[5] 張萬智,郭雪玲,秦媛. 300例骨科患者圍術期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 中國藥房,2010(6): 501-503.
[6] 姚莉,賈春燕,趙生俊. 骨科I類切口圍術期抗菌藥物應用調(diào)查及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J]. 中國藥房,2012(26): 2419-2422.
[7] 余興群,宦娣,王哲,等. Ⅰ類切口手術圍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調(diào)查分析[J]. 淮海醫(yī)藥,2013,31(5): 444-446.
[8] 卓霞,闞燕,閩鵬. 骨科I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使用干預效果研究[J]. 中國抗生素雜志,2013(10): 799-800,I0001-I0002.
Analysis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Antibacterial Drug in Treatment of Traumatic Fracture
HUANG Shen CHEN Dixin MO Julian ZHOU Zhixun WEN Kewei Orthopedics Department,People’s Hospital of Wuzhou,Wuzhou 54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operative utilization of antibacterial medicine in orthopaedic patients. Methods 100 orthopaedic patients were chosen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4,100% of them were received preoperative antibacterial. Analyzed the medicine utilization. Results Among the 100 patients,people with irrational use of drugs shared lower wound healing rate. Moreover,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and hospitalization stay were much lower in patients with rational use of medicine. All the differences above were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ly(P<0.05). Conclusion Irrational use of medicine does harm to patients’ healing and increases of both patients and doctors’ burden.
【Key words】Perioperative period,Antibacterial medicine,Traumatic fracture
【中圖分類號】R9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6)03-0075-03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