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敬巖 王娣
腹膜后腫瘤患者手術麻醉治療的方法分析
滕敬巖 王娣
目的 探析腹膜后腫瘤患者手術麻醉治療的臨床方法。方法 選擇30例行腹膜后腫瘤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比較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和椎管內麻醉在循環(huán)方面變化。結果 2組全身麻醉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將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運用在腹膜后腫瘤手術患者治療中,可使麻醉手術更平穩(wěn)。使患者更平穩(wěn)度過手術期,值得運用推廣。
腹膜后腫瘤;手術麻醉;臨床方法
腹膜后腫瘤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腫瘤類型,主要指的是起源于腹膜后的一種腫瘤。通常發(fā)生在腔隙內,其來源包括血管神經、胚胎殘留組織、筋膜肌肉、淋巴組織、腹膜后間隙脂肪以及疏松結締組織等[1],不僅威脅患者健康,還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本文重點探討了腹膜后腫瘤患者手術麻醉治療的臨床方法,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間大連大化集團公司醫(yī)院收治的30例行腹膜后腫瘤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每組15例。B組中男9例,女6例,年齡32~70歲,平均(50.3±12.5)歲;A組中女7例,男8例,年齡33~72歲,平均(50.4±12.6)歲。2組的性別、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情采取針對性治療方法,其中手術切除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對于無法行手術切除的患者,可以給予放療和化療治療,尤其是兒童神經細胞瘤,應該采取放療措施。手術的過程中,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A組給予患者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B組給予患者椎管內麻醉。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種麻醉方式術中血壓、心率、血氧全麻患者呼吸末CO2、椎管內患者呼吸頻率的變化,分別以△BP、△HR、△SPO2、△ETCO2、△Rf表示。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本次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組間比較,在處理瘤體前后血壓和心率波動B組較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氧飽和度、呼吸末CO2、呼吸頻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腹膜后腫瘤雖然發(fā)病率不是很高,但卻是一種很特殊的外科疾病。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腹痛、惡心、腰背痛、嘔吐以及腿痛等癥狀,臨床上將其分為兩種類型: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其中惡性腫瘤所占比例較高,約為80%左右。通常情況下,腹膜后腫瘤患者發(fā)病后,腫瘤會壓迫周圍組織,導致患者出現(xiàn)明顯的刺激癥狀。比如腫瘤刺激胃部,患者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狀;腫瘤刺激膀胱,患者會出現(xiàn)尿頻、尿急等癥狀,并且隨著病情的進一步惡化發(fā)展,腫瘤不斷壓迫雙側膀胱,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導致尿毒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當前臨床上在對腹膜后腫瘤進行治療時,手術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但是淋巴瘤患者無法接受手術治療,只能接受放療和化療。由于腫瘤容易與腹腔臟器中的血管和神經以及腹膜后緊密粘連在一起,進一步加大了手術難度,在手術的過程中,為了確?;颊哐h(huán)功能、呼吸功能以及內環(huán)境的平衡,麻醉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措施,其中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當前,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運用椎管內麻醉。臨床上在對腹膜后腫瘤患者行麻醉手術時,咪達唑侖、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等是比較常用的麻醉藥物[3]。臨床研究資料表明,少數(shù)體積較大的腹膜后腫瘤會對血管造成壓迫,使血壓明顯波動,影響機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4]。椎管內麻醉雖然對機體影響小,但是無法用于頭胸創(chuàng)傷和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比較適合運用在下肢和下腹手術中[5]。通常情況下,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手術的過程中,往往需要運用全身麻醉。全麻可以有效阻止患者的過度應激反應,并且氣管內插管不僅可以給予患者充足的氧氣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還能發(fā)揮較好的鎮(zhèn)痛、鎮(zhèn)靜效果[6]。麻醉期間可以根據(jù)手術進度運用心血管活性藥物更加平穩(wěn)的維持血壓心率。椎管內麻醉在大面積阻滯交感神經的同時一但處理腫瘤時則會造成血壓的巨降,而本身椎管內阻滯后就有一定血壓的降低[7]。對于老年人心腦血管功能代償不全的很危險。增加手術期間的循環(huán)意外的風險。此外,手術的過程中,一定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和生命體征變化,尤其要充分了解腹膜后腫瘤特征,根據(jù)患者情況,對頻率、潮氣量以及氣道壓進行調節(jié),從而確保手術效果[8]。
綜上所述,臨床上將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運用在腹膜后腫瘤手術患者治療中,能夠使術中循環(huán)更平穩(wěn),患者更安全的度過圍術期。
[1] 王維明,魏鐵鋼.腹膜后腫瘤手術的麻醉治療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19):52-53.
[2] 劉慶全.原發(fā)性腹膜后腫瘤臨床診治分析(附103例報告)[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3,7(9):457-459.
[3] 劉小平,賈鑫,張宏鵬.復雜性腹膜后腫瘤手術中血管重建應用與評價[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4,6(5):90-92.
[4] 和鋼,李錦,李全達.腹膜后腫瘤手術治療探討(附 26 例臨床分析)[J].實用腫瘤雜志,2014,6(5):110-112.
[5] 宋少柏,王平,梁法啟,等.累及重要血管的腹膜后腫瘤手術處理經驗(附20例報告)[J].中華外科雜志,2013,6(11):124-126.
[6] 胡元達,周星明.累及鄰近臟器和血管的腹膜后腫瘤手術治療體會[J].中國綜合臨床,2012,6(2):180-182.
[7] 李鐵剛,皮執(zhí)民.原發(fā)性腹膜后巨大腫瘤外科手術經驗[J].腹部外科,2001,14(3):141-142.
[8] 邱暢,張慶鵬,陳志達,等.原發(fā)性腹膜后腫瘤手術聯(lián)合放射治療患者預后的Meta分析[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5,40(5):382-38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20
遼寧 116031 大連大化集團公司醫(yī)院 (滕敬巖 王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