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
【摘 要】 互聯(lián)網對青少年性教育既有干擾作用也有輔助作用,應對策略:一是要大力開展青少年性教育,引導其正確對待網絡渉性信息;二是要加強網絡管理,減少色情信息的傳播途徑;三是要建立青少年性知識網站,完善性教育網絡平臺。
【關鍵詞】 青少年;互聯(lián)網;性教育;作用;應對策略
性是人的一種本能,也是一種自然的社會現(xiàn)象。英國著名性心理學家靄理士曾經指出:“性作為一種生理、心理、社會現(xiàn)象,始終伴隨著每一個人,它深刻影響著一個人的健康、幸福和人格”。青少年隨著生理發(fā)育的成熟,對性充滿了好奇與渴求,需要科學的性教育。盡管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對待“性”的態(tài)度更為坦誠,但是,由于受“談性色變”大的社會傳統(tǒng)文化慣性的影響,使得家長和學校對青少年涉及的性問題時依然諱莫如深,不回避但也不鼓勵,在不出問題的情況下,放任自流。這就使得我國的青少年性教育還存在很多的誤區(qū)和空白。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手機通訊技術的發(fā)展,個人電腦、手機網絡愈發(fā)普及,傳統(tǒng)的性觀念被打破,青少年通過搜索引擎很簡單就可以查詢到很多關于性的信息、圖片和影像資料,而其中很多色情內容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卡巴斯基實驗室的統(tǒng)計,在2013年,有16.8%的孩子訪問過成人網站??梢?,網絡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就促使專家學者們在研究青少年性教育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如何利用互聯(lián)網引導青少年對性的認知,使青少年健康的成長。
一、互聯(lián)網對青少年性教育的干擾作用
互聯(lián)網使人們獲取信息更加迅速便捷,信息量更加龐大,同時在眾多的信息之中,參雜著大量的色情淫穢信息。青少年由于受到認知層次的限制,面對龐雜的互聯(lián)網信息,認知和實踐失衡,往往陷入網絡沉湎其中,特別是對一些色情淫穢信息的抵制就顯得極為脆弱。這對青少年性生理、心理以及價值健康發(fā)展都產生了負面影響?;ヂ?lián)網對青少年性教育的干擾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性暴露在青少年視野之中
隨著技術的進步,媒介對信息的傳遞的獲取門檻愈來愈低。印刷時代,人們需要通過報紙等媒介獲得信息,這要求人們要懂得認字;電視機的產生,降低了門檻,人們不需要識字,通過視聽就可以獲得信息。這兩種媒介由于與受眾的互動性不強,傳播內容就較為容易控制。許多色情淫穢的內容很難通過報紙和電視傳遞給青少年,即使一些渉性內容,很多也是經過審查才能公開發(fā)售或播放。這些對青少年性教育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這些影響大多是在可控制范圍之內。而互聯(lián)網則可以突破報紙、電視的局限性,有關性的內容的獲得變得更加容易,青少年只需要通過手機在搜索引擎里輸入關鍵詞就可以獲得大量渉性網站,其中不乏一些淫穢色情網站。網絡使性對青少年來說不再神秘,赤裸裸的色情畫面、影像暴露在青少年視野之中,使其過早的接觸到本該屬于大人們的秘密。據(jù)統(tǒng)計,性早熟95%以上來自環(huán)境刺激,其中語言、文化環(huán)境的污染是最不容忽視的。互聯(lián)網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青少年性早熟的發(fā)生。互聯(lián)網普及程度不斷提高,使人們對其控制愈發(fā)困難。據(jù)中國互聯(lián)網信息中心調查顯示, 2015年新網民最主要的上網設備是手機,使用率為71.5%,較2014年底提升了7.4個百分點。2015年新增加的網民群體中,低齡(19歲以下)、學生群體的占比分別為46.1%、46.4%,這部分人群對互聯(lián)網的使用目的主要是娛樂、溝通,便攜。手機上網的利用,使青少年上網具有了更大的即時性、隨意性和隱蔽性。互聯(lián)網為青少年對性的好奇提供了認識的“捷徑”,使他們不僅可以了解、知道,甚至會過早去嘗試。
2、互聯(lián)網誘發(fā)了青少年的性欲
互聯(lián)網中的色情內容形式多樣,內容刺激。色情網站通過圖片、視頻、文字、聊天室、色情游戲、黃色笑話等形式傳播色情信息。另外還通過網上論壇、聊天室進行網上“虛擬性行為”、“性交流”、“性交易”,這對正處在性意識萌芽和成熟期的青少年帶來的性沖動和引發(fā)的性沖動是強烈而難以抑制的。青少年好奇的天性和網絡中色情的誘惑,以及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對預見性行為嚴重后果能力的不足,都有可能導致青少年偷食禁果,嘗試性行為。
青少年盲目的模仿從色情圖片、視頻中看到的性行為會導致嚴重的后果。色情圖片和視頻追求的是視覺刺激效果,往往夸大性功能,向受眾展示的是性美好或者刺激的一面,而沒有涉及到諸如性倫理,性衛(wèi)生、避孕等問題。由于青少年缺乏對性的正確認識和性衛(wèi)生知識,盲目的模仿性行為往往會導致青少年意識不到性行為帶來的后果。許多青少年因此感染性疾病、導致少女懷孕、流產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不適當?shù)男孕袨檫€可能引發(fā)青少年性心理疾病和性功能障礙,影響其未來的婚姻生活。根據(jù)一些醫(yī)療機構統(tǒng)計顯示:接受流產的學生中,初中生占10%,高中生占20%,技校(職業(yè)學校)生占45%,大學生占25%;在校生占61%,18周歲以下的占74.1%,19-20周歲的占8.6%,21周歲以上的占15.5%,她們的平均年齡18.64歲。數(shù)據(jù)還顯示,少女們對正確掌握避孕知識及緊急避孕知識的不到10%;對再次人流持無所謂態(tài)度的占6%;其中對性病知識的正確了解只有20%,能正確回答艾滋病傳播途徑者不到30%。青少年盲目性行為不僅直接影響到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長,還會影響到其未來婚姻的和諧,引發(fā)一定的社會問題。
互聯(lián)網中的色情信息激發(fā)了青少年的性欲,引發(fā)青少年性沖動,在自控能力不足,對后果的認識不清晰的情況下極易喪失理智發(fā)生性犯罪。青少年因為受網絡色情影響而走向性犯罪的實例數(shù)見不鮮。據(jù)調查顯示,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中關押的因網絡直接導致犯罪的61名未成年犯中,強奸犯有14人,占23%,并且青少年性呈犯罪低齡化趨向。
3、互聯(lián)網影響青少年性價值觀的正確樹立
性價值觀是人們關于性的價值的觀點與信念?;ヂ?lián)網的應用和普及打破了傳統(tǒng)的性道德觀念,解放了人們的“性”思想。同時互聯(lián)網上非主流文化也顛覆著青少年對傳統(tǒng)性觀念的認識,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曾經網絡上鬧的沸沸揚揚的“破處門”事件的主角只是為了向同學證明自己的非主流本色,而花錢雇人和自己做愛并把視頻放到網上。中學生為爭奪男女朋友而大打出手的新聞屢見報端。對一些主張非主流的青少年來說性是一種自由,而這種自由是隨心所遇不考慮后果的。根據(jù)一個權威網絡調查報告指出:目前的青少年之所以會經常出現(xiàn)一夜情,同時擁有多個性伴侶,早孕等……大部分青少年都覺得,有性經驗是一種很有面子的行為,甚至以自己同時擁有多個性伴侶或者多次一夜情經驗而自豪。這種非主流的價值觀勢必會為個人和社會帶來很多問題,正如里科納指出的那樣, 那種認為性屬于個人自由、個人生活方式個人價值觀, 而與品格無關的普遍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在錯誤性價值觀的引導下,過于開放的性行為對青少年人格品德的樹立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形成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二、互聯(lián)網對青少年性教育的輔助作用
互聯(lián)網是一把雙刃劍,它對青少年性教育有一定的干擾和負面作用,但是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日臻成熟,人們對互聯(lián)網認識和利用的更加全面、相信,互聯(lián)網在我國的青少年性教育過程中將發(fā)揮重要的輔助作用。
1、有利于創(chuàng)造和諧的性教育環(huán)境
和諧的性教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首先需要整個大的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特別是人們對性的態(tài)度的轉變。只有人們轉變以往“談性色變”的態(tài)度,以更加開明的立場來看待性,那么在和青少年談論性的時候才能更自如和自信,才能更好的把握青少年性健康的發(fā)展趨勢,引導青少年健康的性行為模式。而互聯(lián)網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信息平臺,互聯(lián)網可以通過群組、論壇、圖片、影像等手段向人們傳播有關性的知識、理念,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對性的態(tài)度,使之更為開明。只有當人們對性不再陌生,才不會避諱和青少年探討有關性的話題。西方國家在上個世紀初,由于“性解放”運動興起而導致的少女懷孕、不安全流產、孕婦死亡率、性傳播疾病與艾滋病等社會問題使他們加大了對青少年性教育的力度,形成了寬松的性教育環(huán)境,性教育也取得了極大的成果。瑞典自開展性教育以來,性病的患病率極低;20歲以下女孩子懷孕生育的情況幾乎沒有;在1991年—1996年的5年間,瑞典15到19歲青年的艾滋病感染率下降了32.4%,淋病和梅毒的感染也分別下降了65.8%和55.9%。性教育的成功不僅保證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同時也更進一步的促進了社會風氣的好轉。我國同樣也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寬松的社會環(huán)境促進青少年性教育的發(fā)展,而這需要不斷的加大對性知識、性理念的宣傳。
2、有利于搭建青少年性教育平臺
青少年性教育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的共同努力,離不開媒介的輔助。網絡媒介是最有吸引力的性教育輔助工具。第一,利用互聯(lián)網打造全面的性教育信息傳播途徑。充分利用網絡教育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觀性的特點通過文字、聲音、圖形、視頻等多種形式傳播性知識、理念等教育信息;第二,利用互聯(lián)網實現(xiàn)性教育雙方的互動交流。利用微信、QQ、MSN等即時交流工具以及論壇等,青少年可以通過網絡向老師、家長、專家等咨詢有關性的相關問題,并獲得及時的咨詢信息和輔導,避免了當面咨詢性問題的尷尬而更加受到人們的歡迎。另外,通過論壇等方式人們就某一渉性話題展開討論,隨著話題的不斷深入,人們對性的認識在潛移默化中就會變得十分深刻,這比單純的說教更容易讓青少年接受。例如,以“艷照門”事件作為案例,經過深入的探討使經少年逐步認識到有關性道德、性隱私以及性與犯罪之間的關系等,從而引導青少年樹立良好的性道德,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
三、政策和建議
互聯(lián)網的普及和應用,淫穢色情信息的傳播,一定程度上對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帶來不利的影響,導致了青少年性罪錯率上升等一系列的問題,但是從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我國青少年性教育方面存在缺失。因此,加強青少年性教育,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這個平臺引導青少年掌握科學的性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性道德、樹立正確的性價值觀念是我們做好青少年性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要使網絡對青少年的影響化弊為利,就必須采取以下措施:
1、大力開展青少年性教育,引導其正確對待網絡渉性信息
目前我國青少年性教育還存在很多的缺失,如長期以來我國沒有形成完整的青少年性教育體系,缺乏性教育專職老師以及對青少年生理衛(wèi)生課程不夠重視等,使青少年獲得性知識缺少正當途徑。加強青少年性教育,完善青少年性知識結構,使性對青少年來說不在神秘,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色情信息對青少年的誘惑。同時,時刻注意網絡出現(xiàn)的一些渉性信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直截了當?shù)耐嗌倌暧懻摼W上一些熱點的前因后果極其深層次原因,提高青少年的辨識能力,使其能夠正確分辨性知識和色情內容的區(qū)別,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性價值觀。
2、加強網絡管理,減少色情信息的傳播途徑
網絡的管理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共同努力,才能為青少年構建一個安全的網絡環(huán)境。目前家庭手機上網已經十分普遍,家長可以通過和青少年交談上網經驗引導其正當使用網絡,安裝屏蔽軟件來阻止青少年接觸一些不良的網絡信息,當發(fā)現(xiàn)青少年觀看色情信息時,家長應該保持冷靜,因勢利導向其介紹一些關于青少年性生理健康的圖書或網站而不是一味的批評和指責。學校一方面要整頓好校內計算機網絡的安全環(huán)境,為青少年提供校內上網的條件,減少學生去網吧的次數(shù);另外一方面學校要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可以采取集體討論的方式就網絡色情問題讓同學們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從而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色情信息會造成的不良后果,自覺抵制色情網站的誘惑。社會方面要形成寬松的性教育氛圍,同時政府要加強對網站、網吧的監(jiān)管力度,堅決打擊色情網站。前段時間我國對色情網站的集中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凈化了青少年上網的環(huán)境,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保證。但是由于互聯(lián)網的國際性的特征,不可能從源頭上徹底杜絕色情信息,因此對色情網站的預防和打擊始終是不能松懈的。
3、建立青少年性知識網站,完善性教育網絡平臺
青少年性教育要充分利用目前的網絡資源,借助現(xiàn)有的技術條件,搭建可以供青少年自由查閱、咨詢、討論、溝通的性教育網絡平臺,使青少年在生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渉性問題都能在這個平臺上得到回復解答。同時還應該建立專門的青少年性知識網站。目前關于青少年性知識介紹的網站并不是很多,一些生殖健康網站雖然涉及到青少年相關的性知識,但是大多是以文字表述顯得不夠生動。并且很多的生殖健康網站設有成人用品廣告鏈接,并不適合青少年過早的接觸。中國學生網中的兩性板塊雖然較為詳細系統(tǒng)的介紹了關于性的生理和心理知識,對青少年了解性是什么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但是其仍然多以文字敘述,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對低年齡段的少年來講還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難。構建專屬于青少年的性知識網站,根據(jù)青少年不同發(fā)育階段設立不同的版面,通過文字、圖例、動畫等不同的形式向青少年解釋有關性的生理、心理知識。同時,注意對青少年性道德、性價值觀念樹立的引導,讓青少年性知識網站成為性教育平臺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 李鴻生.關于性教育的思考[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7).
[2] 少女懷孕熱線求助者日趨低齡化:http://news.qq.com/a/20080429/002472.htm.
[3] 翟中東.關于恢復性司法精神的引入[N].法制日報,2005-02-04.
[4] 青少年性犯罪低齡化 性教育不夠導致走上歧途http://news.qq.com/a/20071022/002011.htm.
[5] 楊超、石書臣.“以品格”為基礎的性教育——美國青少年性教育模式的啟示[J].當代青年研究,2003(2).
[6] 陳再躍.西方學校青少年性教育的啟示[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8.
【作者簡介】
馬 凱(1984-)男,山東濟寧人,廣東青年職業(yè)學院社會工作系助教,研究方向:青年與社會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