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興國
[摘要]在大學校園中,社團活動是探索自我、發(fā)展人際關系的天地,是印證課堂所學的試驗場所,生活教育實踐的具體表現(xiàn),是參與社會的引導活動,是塑造健全人格、帶動校園歡樂與活力的重要泉源。社團活動與正式課程相互配合,才能確實有效地達到學教育之宗旨。社團活動的地位和價值理應受到相當肯定和重視。
[關鍵詞]社團活動;綜合素質;功能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1142
1前言
我國傳統(tǒng)教育重視知識學習,對課堂以外經(jīng)驗為主的學習較不關心。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急劇變遷,過去較傾向靜態(tài)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滿足現(xiàn)代社會的需求,新一代的年輕人個人主義及功利主義色彩濃厚,表現(xiàn)出對人不感激、對事不負責、對己不要求、對社會不關心的態(tài)度,因此培養(yǎng)學生從多元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以及施予各種能力訓練,并涵養(yǎng)情意、適應社會的變遷,確實是有相當?shù)谋匾?/p>
未來的工作世界,學習如何在團隊中與他人合作,在科技領域中如何注入人文的關懷,以及做一個能自我學習的科技人,這些情操需要在大學良好的職業(yè)情境中涵養(yǎng)化育。所以,社團活動不僅是帶動校園歡樂與活力的重要泉源,更是增進個人多元智慧及能力的補給站,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積累經(jīng)驗、勇氣、智慧的良機。它的地位和價值理應受到相當肯定和重視。
2社團活動的意義及內涵
學生社團是隱性課程的一部分,由學生自己自愿參加與從事,并由學校負責督導。其目的在于通過學生自發(fā)、自立的活動,養(yǎng)成自立與社會性、參與團體、與人合作的態(tài)度,并透過實踐活動發(fā)展個性與群性。
另外,孟羅(WMonroe)主編的教育辭典中,將社團活動的定義為:“學?;驅W生組織、計劃、發(fā)起的活動,學校并不授予學分。目的在于教育、娛樂或提供學生發(fā)展興趣與能力的機會,此種計劃活動并接受學校某種程度的指導?!?/p>
綜合上述,社團活動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自愿參加的活動,并依學生的興趣、能力及需求,進而選擇決定參加社團類型。并在學校有妥善計劃與安排、健全的組織、按部就班的輔導學生社團運作下,幫助學生取得社會資源,協(xié)助學生社團領導、管理、經(jīng)營”。故社團活動包含了教育性、發(fā)展性、適應性、可評性,并能達到認識自我、適性發(fā)展、適才適用,最終達成自我實現(xiàn)目標。
在校園中,社團活動是探索自我、發(fā)展人際關系的天地,是印證課堂所學的試驗場所,是生活教育實踐的具體表現(xiàn),是參與社會的引導活動,是塑造健全人格、培養(yǎng)負責、守法的國民,最自然、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社團活動與正式課程相互配合,才能確實有效地達到學校教育之宗旨。
社團活動在學生個人求學生涯過程,有以下三方面是有助于學生自我探索、自我認識,最終達到自我成長、服務他人的目的。
21學生社團對學生個人的學習價值而言
學生的求學生涯中,一定要珍惜機會,好好選擇一兩個有興趣的社團,用心參與,不僅只是參與活動而已,更要積極地爭取擔任干部的機會,真實體會做人做事的道理與方法,并培養(yǎng)一兩個有自信的專長;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習到良好的人際關系,真實社會生活之初體驗,期使日后能在工作上或生活上“學以致用”,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
22學校對社團應負的教育的責任
雖然學生社團是非正式課程中的課外活動,是學生基于自愿、自主的情況下所組成的學習團體。但是畢竟學生仍屬于學習的階段,正要從學生的角色過渡到成人的真實生活,由于其經(jīng)驗不足、涉世不深,仍需相關師長的輔導與引導,所以學校應積極推動各項課外活動,期使學生社團活動蓬勃發(fā)展,并結合正式課程內容與社會環(huán)境發(fā)展,以充實學生之生活內涵,使學生能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貢獻所學、促進社會之祥和與進步。
23學生社團經(jīng)驗具有社會教育的功能
學校學生社團的學習經(jīng)驗具有社會教育的功能,一個社會要培養(yǎng)怎樣的公民,有時學生的價值觀與生活態(tài)度往往會影響到社會的潮流與發(fā)展趨勢。要建立一個祥和有禮的社會,需要具有“責任、榮譽、參與”的公民,因此學校要培養(yǎng)學生從自己修身做起,養(yǎng)成凡事負責任的習慣,重視團體榮譽的態(tài)度,有了責任感與榮譽心,才能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的事物,造福社會,并具體表現(xiàn)在生活態(tài)度及生活方式上,進而發(fā)揮影響力去影響周遭的人。
3社團活動對學生自我成長方面的功能
31建立人生理念
建立人生理念內涵有二,同時也是一種學習的步驟,一是了解自我,建立自我概念了解到自我在團體里的形象,并知道自己的能力與限制,進而肯定自我,建立自信心。二是養(yǎng)成一種生活態(tài)度,這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信條,一種信念的堅持,他在生活的順境是自然流露的行為,在生活逆境時是一種精神的慰藉與支柱。
32體會做人的道理
在社團這個大家庭里面,包含了各種的人際關系,有師長、學長姐的長輩關系,有隊友的同儕關系,有受服務的小朋友的慈幼關系。在這些多元而復雜的人際關系中,正能培養(yǎng)一個做人的基本道理,同時也體會角色扮演應有的禮節(jié)。
33學習做事的方法
在社團里,其做事的方法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么不可以?”而是要針對事物做全盤考慮,思考模式應從“對錯的二元論”進化到“多面向分析的多元論”。事情的主體不是自己,而是事情,就服務而言,主體是受服務的對象,我們不能以自己的興趣、喜好、成長經(jīng)驗、價值觀,直接套用在受服務對象上。
4結論
在大學校園中,社團活動是學生課外活動學習領域中很重要的一種學習經(jīng)驗。教師同人應以“學習、服務、成長”為工作信條,秉持“輔導”與“服務”并重的工作理念,以“關懷”“尊重”“教學相長”的態(tài)度輔導學生從事社會服務活動,引導學生透過社會服務的參與,學習做人做事的方法與技巧,除了成長自我之外,更能貢獻所學,參與社會服務工作,向社會學習與真實的社會生活相結合,走出“象牙塔”式的學校生活。同時透過社會服務活動的參與,體會個人對國家及社會的責任,體認榮譽對團體的重要,知道如何維護、爭取團體的榮譽,才能真正落實貢獻所學,服務人群,增進人類福祉的崇高理想。
參考文獻:
[1]陳瑞瑞,牛秀平社團活動與大學生社會化的關系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16):25-27
[2]許峰高校學生社團活動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3):43-44
[3]丁玉蓮,烏尼日,霍秀珍論高校社團的特點、作用、存在問題及對策[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108-111
[4]賈海寧高校學生社團活動與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