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昌群
摘 要: 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我國英語教學歷程中的一個轉折,作為初中英語教學工作者應竭力圍繞這一中心做到: 融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課內外相結合。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 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266-01
中學生這個年齡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單純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他們眼中枯燥無味,冷冰冰的語法、詞匯,他們便不感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fā)興趣,學得主動,提高效率。
一、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增強學習興趣的溫床
融洽的師生關系會保持并增強學習興趣。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教師再認真,學生不愿學,成效是很小的。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優(yōu)秀。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因此,為了學生學得有興趣,學得輕松主動,特別需要融洽師生關系。平時應注意讓學生既聽從教導而又感到教師的和藹可親。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主動關心幫助,讓學生感到自己還是有希望的。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當然,這并非說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而是批評和表揚是出于同一個目的的愛護他們。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要讓他們不傷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也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洽,學生才會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二、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課堂環(huán)境如何,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表要灑脫,精神要保滿,表情要輕松愉快, 目光要親切,態(tài)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簡潔,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guī)范、漂亮, 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
為了淡化傳統(tǒng)教學給人們的印象。要“寓教于樂”“動靜結合”“學用結合”“師生配合”。課前,可根據(jù)教學內容,由教師用學生聽懂和大致聽懂的英語講一個幽默笑話,一則諺語,或由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英語會話練習,自由演講,自由談,集體唱一首英語歌曲。從而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完成教學前的預熱活動。
英語有一則諺語說,“好的開端,就是成功了一半。”(A good beginni- ng is half done),導入新課要講究藝術。根據(jù)教學內容你可設置一個懸念吸引學生;也可提出一個發(fā)人深思的問題,抓住學生;也可從直觀教具和演示開始。要注意在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和語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踐。這樣,每個學生都可品嘗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情趣大振,熱情倍增。一旦學生出了差錯,不要埋怨訓斥、責怪,要注意糾正錯誤的技巧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不受挫折。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下課前可給學生設置一個新的“懸念”,留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放一遍課文錄音,讓學生小結一下課堂主要內容,唱一首歌曲等。
三、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
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個好的方法,經(jīng)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的興趣,鞏固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如初學、鞏固、和復習,就不能用一樣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付出心血,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追求。在教學中,這應該是教師大有作為的地方。 比如教字母吧,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教得快、教得準、教得好,讓學生學得有趣味,也并非每一位教師都能這樣做的。有人照本宣科,每次幾個字母,依次教完就過去了??捎腥税炎帜缸龀煽ㄆ寣W生做字母排隊游戲,分組進行字母排隊比賽,教唱字母歌。這樣做學生學得快而好,還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反應靈敏能力,集體觀念。兩種做法,兩種效果,前者索然無味,后者其樂融融。
教課文,可根據(jù)不同體裁和內容在不同階段上,可采用模擬對話,扮演角色,講故事,述大意、改變人稱,變對話為敘述,變敘述為對話,即興口頭作文,看圖說話,組句成文等多種形式。這樣就會把死教材活用,學生學得興趣濃,用的機會多,效果必然好。
四、課內外相結合
英語教學應主要放在課內,向45分鐘要質量。但要學好英語光靠每周幾次英語課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還要大力開展課外教學活動。但這種話動,不應是課內教學的繼續(xù),也不應是無組織的放任自流。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班級,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同學,進行適當?shù)亟M織。比如,有目地的培養(yǎng)骨干,開展英語 游戲、開演唱會、朗誦會,講演比賽,識詞默寫比賽,作文比賽,聽力比賽,等等,既可各班進行,也可同年級、全校進行。其目的是活躍學生課外生活,鞏固課內學的知識,創(chuàng)造英語的氣氛,培養(yǎng)學生學英語興趣,使課內外結合,相得益彰。
眾所周之,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一旦有了興趣,學生便會主動學習,積極學習。如果班級形成了一股積極學英語的風氣,那么會帶動所有學生共同學好英語。
參考文獻
[1]《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 張正東 《外語教育學》,科學出版社,1999
[3]吳道存 《怎樣教好英語》,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