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英
摘 要: 由于聾生特殊的生理性,對其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在聾校信息技術教學實踐活動中,文章從構建良好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選擇恰當教學方法、培養(yǎng)良好課堂常規(guī)四個方面對聾生信息技術課實現高效課堂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聾生 信息技術 高效課堂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信息技術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各個方面。為了使聾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更好地融入主流社會,提高他們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在聾校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是必不可少的。聾校開設信息技術課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培養(yǎng)聾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那么怎樣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內,讓學生更多地掌握計算機操作技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我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一、構建良好師生關系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前提
其施教的對象是聾生,他們和普通學生相比,不但有著該年齡階段學生的普遍特點,而且有著特殊學習心理、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在這種特殊環(huán)境下,通過建立好和諧、融洽、互信的師生關系,將是打造高效課堂的第一步。反之,如果師生雙方存在對立關系,將嚴重影響高效課堂的打造。筆者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實踐而且效果良好。首先,付出比教普通學生更多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真正從心底里關心、關注、關愛每個聾生,充分了解所教授的每一個聾生性格和心理,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實現良好理智和心靈的交融溝通。其次,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堅持提高自身的學識修養(yǎng),成為有學識、有師德的老師,學生會帶著愛戴、敬佩、信任之心,學習就會更認真專注,更積極主動,學習效率就會提高。最后要尊重學生,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給學生多創(chuàng)造正確回答問題的機會,多強化鼓勵引導學生,營造寬松親切的教學氛圍,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和巨大的熱情,就會心甘情愿付出更多的精力,主動求知、探索、實踐,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學科,通過激發(fā)學習興趣作為“催化劑”,培養(yǎng)聾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行為,摒棄聾生自卑心理,則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嘗試:一是創(chuàng)設教育情境,引起學習興趣。聾生需要以目代耳,在授課過程中要多運用情景教學技巧,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吸引他們的目光,促使學生樂于參與、關注活動,使學生們更容易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如在教學《Word表的制作》一課時,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導入:羊村小學開學了,村長給喜羊羊和美羊羊安排了一項特殊任務——制作班級課表,可是喜羊羊和美羊羊動手畫出了課表,卻不知道怎么用電腦制作出想要的班級課表:同學們,你們能幫喜羊羊和美羊羊制作一份精美的課表嗎?簡短的故事讓學生產生高昂的情緒,并能全身心地投入word表格的制作的學習中。二是鼓勵合作交流,激發(fā)學生興趣。聾生班的特點是小班上課,但學生的認知和掌握能力仍然參差不齊,在教學活動中,適當將“先進生”和“落后生”合理分配成兩三人學習小組,有時也會將自己編入學習小組,同時鼓勵“先進生”掌握更多的電腦知識并幫助指導“落后生”,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合作能力、交往品質等,從而使他們長久保持對信息技術的興趣。但是實踐發(fā)現分組學習要適當,不可隨意、過多地運用,否則會產生學生之間交流排異,導致教學得不償失。
三、選擇恰當教學方法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核心
著名語文教育家、語言學家呂叔湘說:“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把課教活了。如果說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么在各種教學法之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核心,也是教師應該常修常研之道。在教學實踐中筆者主要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教法探索:一是抓好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是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一定要注重適時運用。如在教學Excel時,我一般都把每節(jié)課的學習要點分解到作品任務中并通過多媒體進行顯示,學生一進入機房,就會知道今天本節(jié)課的任務是什么,然后進行有目的的學習。二是抓好自主探究教學法的運用。巧妙設置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質疑、解疑,可以使學生自主融入學習中,實現完成學習構建的目標。如先讓學生瀏覽本課的學習任務,觀看一些基本的操作教程,獨立嘗試完成任務,在學習探究過程中,老師再適時進行教學演示,有利于培養(yǎng)聾生的獨立自學的能力和領悟有效的學習方法。
四、培養(yǎng)良好課堂常規(guī)是打造高效課堂的保證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曾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绷己玫恼n堂常規(guī)是正常教學的保證,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保證。該作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做法:一是以校規(guī)和學生守則為依據,明確信息技術課課堂規(guī)范,讓學生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使學生在時刻自律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使課堂學習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二是建立合理的“賞罰”制度,來維護規(guī)范的課堂教學常規(guī),可以根據本同班級的不同情況制訂,使學生在不斷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鼓勵與認可,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使課堂教學得到順利進行。三是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注重儀表端莊、言行得體,時刻關注學生,課堂做到巧導多練、注意與學生互動交流等,掌握課堂教學的推進進度,潛移默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四是教師要妥善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fā)事件,在教學過程中不免有一些偶發(fā)的事件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具體事件的因果,因勢利導,妥善處理問題,打造高效課堂。
總之,聾生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必須根據聾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思維特點,教師要潛心研究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持之以恒,達到高效教學目的的同時拓展聾生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使聾生成為適應社會發(fā)展、服務社會發(fā)展的有用之人。
參考文獻:
[1]曹秀明.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營造高效教學課堂.考試周刊,2012,38:58.
[2]許亞萍.精心組織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情感讀本,2015,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