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宇
摘 要: 近年來,教育制度的改革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主體,初中語文教學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能力,結(jié)合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和學習需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只有讓學生找到最適合的學習方法,才能快速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正確引導,扮演好領(lǐng)導者和輔助者的角色。
關(guān)鍵詞: 初中語文 自主學習 提高能力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了,學校在教育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校與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要把教師的思想強加到學生身上,不僅不能讓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嚴重的反而會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反感。在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不僅是新時期背景下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還是從長遠意義上真正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做到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這要求教師從自主學習的概念入手,研究出一套全新的教學方案。
一、自主學習的概念
什么是自主學習?從字面上看便不難得出答案。自主學習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所不同的是,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都是教師把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進行總結(jié),在課堂上學生僅僅需要記錄教師所講述的內(nèi)容,并沒有自己思考的環(huán)節(jié),而自主學習,是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總結(jié),將教學內(nèi)容先理解再吸收的過程。學生會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知識進行整合,使其更容易被自己接受,從而強化學習效果。
二、自主學習的特點
自主學習的過程決定了其具有創(chuàng)造性、合作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創(chuàng)造性是指在自主學習時,學生并不是對教師所傳授的內(nèi)容簡單地復制下來,而是在與自身情況相結(jié)合后對知識進行再創(chuàng)造,便于理解與掌握。合作性是指在獨立思考問題時,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這時學生往往會選擇與同伴相互交流,吸取別人的優(yōu)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在合作過程中促進共同進步。開放性是指自主學習的時間、地點、方式都比較自由,沒有固定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思考,更有利于把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而且學生可以制訂學習計劃,從而提高自控能力,提高個人素質(zhì)。
三、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途徑
1.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
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轉(zhuǎn)變教學觀念,不要把傳授課本知識當做唯一目的,而是爭取做到為學生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都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上學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引領(lǐng)學生對問題進行深究,激發(fā)學生想要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欲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時刻保持對知識的渴望,才能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幅度提高。
2.對學生成績進行多方面評價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案中,對學生的評價僅限于考試分數(shù),久而久之,教師和學生都會產(chǎn)生“只要分數(shù)高,學習過程無所謂”的錯誤觀念。實際上并非如此,很多情況下學生的知識水平并不能在考試卷紙上得到準確反映,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了,對學生的教學評價要綜合學習方法、綜合素質(zhì)等方面,以求全面考察學生的真正水平。在以往的教學評價方式下,學生和老師都過于追求成績,有些學生僅僅在考試之前死記硬背一些知識點,就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并沒有真正掌握知識,學生的學習水平不能得到本質(zhì)提高。學校和教師如果能改變教學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加以重視,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就會隨之改變,更注重對自身學習方法的探究和反思,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由此看來,改變教學評價方法,是使教師更加關(guān)心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途徑,在學生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視的情況下,會強化自主學習能力。
3.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比一味地傳授給學生書本知識更重要,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教師傳授的學習方法,學生要做到把它巧妙地運用到學習中。例如教師在教給學生如何讀透一篇課文之后,再給學生布置一篇文章,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自己讀,在整個過程中都要注意對學習方法的運用,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做出標記,帶到課堂上與教師和同學一起討論。這樣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都處于主導地位,在不懂的問題解決之后,學生就會自己總結(jié)經(jīng)驗,在下次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就能夠做到自己解決。長此以往,就能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更加完善,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初中階段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自主學習的范圍很廣,包括自己讀書看報、邊讀邊記、定時寫日記,等等,學生可以從最簡單的步驟開始,循序漸進,在不斷的摸索和總結(jié)中完善學習方法。教師在整個過程中一定要加以指導,同時注意不要破壞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原則,才能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正確的軌道上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陳麗華.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D].上海師范大學,2011.
[2]王曉紅.語文自主學習方式的探索與思考[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