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
【摘要】每個班級由不同知識水平、性格特征的學生組成,所以每個班級的問題也是不一樣,但是教師的職責除了“培優(yōu)”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補差”,即我們所說的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本文將針對筆者實習學校的情況來對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后進生轉化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后進生 原因 轉化策略
后進生的轉化是每個老師所要面對的工作。很多老師對后進生的態(tài)度是“恨鐵不成鋼”,希望他們能早日提高自己,進而提高整個班級的成績。但是很多時候,教師由于太心急,沒有客觀分析后進生之所以落后的原因,結果是欲速則不達,最后還惡化了師生關系。筆者在實習過程中針對此現(xiàn)象,結合當?shù)噩F(xiàn)狀進行了主客觀分析,對后進生形成的原因進行了總結,以下就是筆者認為比較重要的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一、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1.客觀原因。
(1)社會環(huán)境。筆者實習的地方是在深圳,經濟的發(fā)展產生了很多的成功學和以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青少年學生尚未成年,缺乏對信息的篩選和判斷能力,導致一些“讀書無用論”之類的觀點蔓延到學校,嚴重影響學生的價值追求,認為只要有錢就好,學習是沒用的。這就勢必會導致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驟減,到最后產生厭學、自暴自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的現(xiàn)象。
(2)家庭狀況。深圳生活節(jié)奏快壓力大,物質生活的豐富相對應的是精神生活的缺失。家長鮮有時間關注孩子的學習,再加上經濟上比較富裕,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并不抱有“考上大學才是唯一出路”這種想法,所以學習對某些學生來說沒有太多的誘惑力,這也是導致學生學習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3)學校教育。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標準單一,只用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業(yè)水平,沒有從宏觀上全方位多角度去評價學生的成長和學習,學校只關注學習成績、升學率,老師只喜歡成績好的學生,導致后進生缺乏學習的勇氣和向上的動力。學校沒有關注到后進生其他方面的特長。后進生得不到老師的關注很容易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甚至自卑,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2.主觀原因。
(1)缺乏自制力。后進生最大的缺點就是性格上不夠堅毅,學習容易半途而廢,缺乏自制力,不能持之以恒地學習。學習是一件挺苦的事情,學海無涯苦作舟,后進生受不了這種日復一日的學習,從思想上就容易松懈下來,覺得自己做不成這件事情。
(2)缺乏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心理傾向,恰當?shù)膶W習動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后進生不知道學習的意義在哪里,不知道為了什么而學習。這種情況在筆者實習的學校里很常見,并且他們對學習缺乏興趣,認為學習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抱著這種心理去學習,成績當然不會好。
(3)自我效能感低。班杜拉研究表明,影響一個人學習成績好壞的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自我效能感。學生自我效能感比較低,對自己學習能提高這件事情沒有充分的自信,勢必會產生自己能力低的心理傾向,嚴重影響后繼的學習,甚至自卑。
二、后進生轉化的策略
1.確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根據(jù)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設置適合學生發(fā)展的目標。很多時候由于教師要求全班齊步走,設置的學習目標都是統(tǒng)一的,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忽略了后進生的實際水平,導致后進生的學習越來越吃力。設置合適學生的目標,鼓勵后進生朝著一個一個的小目標前進,進而取得更多的進步。后進生在取得一個目標的成功以后,教師應該及時給學生以鼓勵和獎勵,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
2.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成敗歸因。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認為,不同的學生對自己學習成功或者失敗會歸結為不同的原因,大致總結為下面六個方面: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身心狀況、任務難度、運氣好壞、環(huán)境影響。如果學生失敗了,將失敗歸結為內部因素的學生就會努力尋找自身的薄弱點和不足,爭取下次做的更好;將失敗歸結于外部因素的學生會一直給自己的失敗找借口,停滯不前。所以,每次考試結束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成敗歸因,讓學生對自己的成功和失敗進行客觀的分析總結,總結出自己的弱點和優(yōu)勢,進而在下一次的任務中有所提高。
3.家校聯(lián)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庭教育必須要和學校教育一起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多方位地對學生的學習、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有些老師由于不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對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xiàn)不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以至于不能很好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所以學校要定期開展家長會,深入了解學生在家中的表現(xiàn),多和家長溝通。根據(jù)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學生只有低一級的需求滿足了才會想著去追求高一級的目標,有些學生可能家庭很貧困,沒有充足的物質條件滿足學習需要,或者學生家庭不和睦,家長一直吵架,導致學生性格孤僻自卑膽小,沒有時間去安心學習。老師要了解到這一點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問題,已達到后進生轉化的目的。
后進生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比較受教師關注的問題,但是教師要明白一點,那就是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教師要對后進生抱著“不拋棄,不放棄”的念頭。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給他們以信心,多鼓勵,多傾聽,真誠地和他們溝通,而不是戴有色眼鏡看他們,要支持他們,讓后進生的一小小點的進步慢慢的累積,最后質變?yōu)楦蟮某晒Α?/p>
參考文獻:
[1]文豐安.高校后進生思想轉化工作方法探微[J].教育與職業(yè).2008(32).
[2]王榮琴.后進生學習困難的心理原因及其轉化策略[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