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架剛剛“新鮮出爐”的戰(zhàn)斗機,我急不可耐地想要上天大戰(zhàn)一場。但是我卻接到了一張考試通知書,各式各樣的考試項目,讓我眼花繚亂又心驚膽戰(zhàn)。事不宜遲,我這就被拖了出去,踏上了“魔鬼考試”的征程。
風洞對我狂吹風
駕駛新戰(zhàn)斗機上天試飛,危險系數無人能知。為試飛員的人身安全著想,我首先被帶進了“人造天空”試飛—一條幾十米長的大管道,人稱“風洞”。
考試開始!我被支架固定在風洞里,承受高速氣流對我的一陣狂吹—風的流速在變化,密度在增強,溫度時高時低。我通過支架的控制,時而傾斜、俯沖,時而上升、下降,猶如翱翔在天空。我能飛多高、飛多快、飛多遠,都會被我體內的儀器一一監(jiān)測出來,然后傳輸給測控間的電腦??上部少R,我的各項指標完全合格!但為了足以確保我的飛行安全,還有二十多個風洞等著給我吹風,還有3萬多小時的風洞試驗等著我去完成!
“火箭”拽我極速跑
漫長的風洞試驗終于熬完了,我卻被告知:風洞里的支架可能會干擾戰(zhàn)斗機的流暢性,影響數據的準確度。所以下一項“雙保險”測試是—火箭橇試驗!它就像是一枚躺在鐵軌上發(fā)射的火箭,拽著我在專用軌道上一路狂奔,以極其復雜的形式運動—俯仰、橫滾、偏航、跳躍振動以及自身的彈性變形。如此一來,我的飛行速度、加速度、沖擊和振動等各項數據,被精確地計算出來,成績達標!
全身上下抗疲勞
長期馳騁“戰(zhàn)場”,我的機翼和起落架將會不斷重復各種動作。為了避免我在飛行過程中因疲勞失效,這兩個部位就成了重點檢查對象。
在疲勞試驗之前,工作人員先將我大卸八塊,接著把我這幾十斤重的鐵疙瘩,小心翼翼地拉至試驗中心,再將我一塊塊地重新拼裝起來。但當我剛“整形”成功,恢復原樣,就又被纏上了膠布帶,掛滿了鋼絲,被長梯子、大吊車、傳感器和導線重重包圍??偪刂剖野l(fā)出各項指令,模擬出不同類型的氣流狀態(tài),經過傳輸線傳遞給試驗大廳的各個傳感器,帶動液壓裝置開始工作,再經過傳輸線把各種數據傳遞回來。我身上每一個易疲勞部位,接受著檢測人員的一一排查,直到確保我具備精力充沛的作戰(zhàn)能力為止。
彈射座椅練“發(fā)射”
一旦上天,萬一我一時故障,彈射座椅便能發(fā)揮功效—飛行員按下逃生開關,連人帶座一起被彈出艙外,棄機逃生。在火箭橇考試過程中,我的彈射座椅被固定在滑車上,一個假人模型來客串試飛人員,坐在了座椅上?;囄膊康幕鸺l(fā)動機將座椅加速到預定的速度,“嗖”的一下,測試假人和傘具連同座椅一并被彈射至空中。與此同時,高速攝影機、遙感、磁記錄、光測等先進的測量儀器,及時記錄下數據。檢測人員根據種種數據,精確地分析出彈射座椅的各種性能,對我進行了適當的改進。
忽冷忽熱不感冒
緊接著,我又被帶到了一個航空試驗中心。這個人工環(huán)境室里設有制冷裝置,可以模擬戰(zhàn)斗機在4萬英尺高度下所經歷的溫度條件!雨雪冰雹的輪番襲擊,讓我身上迅速“白茫茫”一片,長滿“冰胡子”。終于逃脫這個“大冰柜”的“百般折磨”后,我又陸續(xù)被帶到了桑拿房、大沙漠、火海中……嘗遍了惡劣環(huán)境下的每一種酷刑。所幸,我的運行能力倍兒棒,承受住了重重考驗,此關順利通過!
煉獄般的考試總算圓滿收官,我拿著滿分考卷,仰望蒼穹,準備開戰(zhàn)!